天天看點

伊朗總統在直升機事故中罹難,一文梳理事件全過程

作者:海陽融媒

當地時間20日,伊朗總統萊希、外長阿蔔杜拉希揚等進階官員确認在一起直升機事故中罹難。一文披露事故細節,詳解萊希及阿蔔杜拉希揚生平。

“硬着陸事故"

伊朗總統在直升機事故中罹難,一文梳理事件全過程

△當地時間5月19日,霍達阿法林縣,伊朗總統萊希(左二)出席了大壩落成儀式。

當地時間19日,伊朗總統萊希與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一起參加了霍達阿法林縣的水庫大壩落成儀式。随後,萊希所乘直升機與另外兩架直升機從霍達阿法林縣前往伊朗東阿塞拜疆省省會大不裡士,計劃參加一個石化綜合設施的落成典禮。

伊朗總統在直升機事故中罹難,一文梳理事件全過程

△萊希在直升機上

萊希與伊朗外長阿蔔杜拉希揚、東阿塞拜疆省省長拉赫馬提等多名進階官員同乘一架直升機。直升機飛至伊朗東阿塞拜疆省瓦爾紮甘地區上空時,由于不利的天氣條件發生硬着陸事故。

全力搜救

事故地點附近為山區,地形複雜,且事發時天氣惡劣,多霧寒冷,能見度低,搜救工作難度很大。

事故發生後,伊朗第一副總統穆赫貝爾召開内閣會議,确定伊朗副總統曼蘇爾和伊朗衛生部長前往事故現場,同時調集一切力量來跟進事件進展。伊朗軍隊、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及警察投入全部設施和力量進行搜尋工作。

曼蘇爾表示,此前曾與事故直升機上的人員建立溝通,但信号随後中斷。

伊朗紅新月會應急管理指揮中心的消息顯示,共有73支救援隊參與到事故直升機的搜救工作,其中23支配備專業裝置的救援隊已經從首都德黑蘭以及周邊省份派出。

直升機事故的消息傳出後,土耳其、伊拉克、俄羅斯均釋出聲明,派遣救援人員和裝置,努力為搜救行動提供各種支援。

其中,土耳其國防部派遣了一架“遊騎兵”無人機。這架無人機在當地時間20日早識别出熱源,很可能是直升機發生事故的地點。該地确切坐标被提供給伊朗方面。

“沒有人員生還的迹象”

伊朗總統在直升機事故中罹難,一文梳理事件全過程

△伊朗法爾斯通訊社披露的圖檔,顯示總統萊希乘坐的發生事故的直升機已經被發現。

20日早,萊希乘坐的直升機殘骸已找到,救援團隊接近事故現場。

伊朗救援團隊使用無人機對直升機事故現場進行探測。救援人員說,直升機的螺旋槳以及駕駛艙被燒毀,通過熱成像,救援人員無法探測到溫度。通過對事故區域的搜尋,沒有人員生還的迹象。

随後,邁赫爾通訊社、伊朗官方通訊社、伊朗國家電視台等伊朗媒體以及伊朗副總統确認了伊朗總統萊希及其他機上人員罹難的消息。

伊朗總統易蔔拉欣·萊希和伊朗外交部長阿蔔杜拉希揚生平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總統賽義德·易蔔拉欣·萊希1960年出生在位于伊朗東北部的馬什哈德。他曾擔任伊朗國家監察組織主席、國家總檢察長、司法總監等職。2021年6月19日,萊希當選伊朗總統,同年8月5日宣誓就職。萊希在就職演說中表示,人民希望新一屆政府兌現承諾,伸張正義,打擊腐敗和反對歧視。新政府将努力通過解決經濟問題改善民生。

對外方面,萊希主張同鄰國以及友好國家展開合作,以抵消美國制裁給伊朗帶來的影響。

此次發生事故的直升機除了載有伊朗總統萊希,還載有伊朗外交部長阿蔔杜拉希揚等多名進階官員。伊朗外長阿蔔杜拉希揚生于1964年,畢業于德黑蘭大學國際關系專業。除了母語波斯語外,他還精通阿拉伯語和英語。阿蔔杜拉希揚曾于2007年至2010年擔任伊朗駐巴林大使,于2010年至2011年擔任伊朗外交部波斯灣和中東司司長,于2011年至2016年任伊朗外交部阿拉伯和非洲事務部副部長,并于2021年起擔任伊朗外交部長。

伊朗第一副總統将經最高領袖準許暫代總統職責

墜機事故發生後,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内伊表示,希望萊希及随行官員平安回家,同時國家和政府工作不會受影響。

萊希等人确定罹難後,伊朗政府内閣舉行了特别會議,将會宣布萊希等人的葬禮安排。

伊朗政府内閣釋出聲明,“向國家和人民保證,将繼續萊希總統的前進道路,國家的治理不會受到幹擾”。

根據伊朗憲法第131條,總統死亡、被免職、辭職、缺席或患病時間超過兩個月,或總統任期結束由于某些原因而未選出新總統時,伊朗第一副總統應在最高領袖的準許下承擔總統的權力和職責。由伊朗伊斯蘭議會議長、司法總監和第一副總統組成的委員會有義務在最多五十天的時間内安排選舉新總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