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深化、拓展與創新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網

馬克思主義曆史作為在近代中國史、中國革命史和中國共産黨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的學術文化形式,在今天,中國馬克思主義史研究面臨着如何深化、拓展和創新的問題。20世紀30年代、40年代左右,中國馬克思主義史開始形成并逐漸發展,新中國成立後,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占主導地位,形成了唯物主義曆史觀指導的中國曆史研究格局和更加健全、系統化的學科體系。在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科建設更加完善、學術内涵日益充實的背景下,如何充分發揮曆史的社會功能,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提供理論支撐和曆史解釋,是中國馬克思主義史研究的當務之急。進一步探索中國馬克思主義史的重大曆史理論問題,深入研究中國馬克思主義曆史百年的發展曆程,在唯物主義曆史觀指導下建構具有中國特色的曆史體系,是目前中國馬克思主義史研究的主要方向。

社會性質是中國馬克思主義曆史話語的核心理論問題

社會性質不僅是中國馬克思主義曆史面臨的首要實際問題,也是理論的核心問題。對中國古代曆史不同時期社會性的判斷和對近代史"兩半"理論的确定,構成了中國馬克思主義史系統地解讀中國古代和近代史的理論架構。這一理論成就,是馬克思主義史家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革命實踐中提出和展示的,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不同階段,從學術上進一步探索和完善。

深化、拓展與創新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

改革開放後,"無奴論"在中國古代曆史階段重新出現,"新理論"在中國古代曆史時期出現,對"封建主義"真正問題的論述一度非常激烈,其核心問題仍然指向社會本質。"奴隸制論"更傾向于從中國古代社會形态和社會性質的特殊性出發進行論證,一些學者結合考古學、民族學和人類學材料,論證中國古代社會的形成模式和發展特點,反思如何打破馬克思主義曆史研究中存在的公式化問題。雖然有學者以極端的觀點讨論這些問題,但"無奴理論"卻産生了更大的影響。有學者對"無奴理論"的回應是,馬克思提出了亞洲的四種生産方式,即曆史上的古代生産方式、封建生産方式和資産階級生産方式,而社會經濟變革理論又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唯物主義曆史觀點的重要組成部分。奴隸社會不一定是奴隸人口的大多數,但以奴隸制為主導的生産方式作為中國古代奴隸制的基本特征是家庭奴隸制全面發展的重要特征,我國曆史上存在一個發展奴隸制的階段。雖然很難說是哪一種認識獲得了"共識",但對奴隸制社會本質的讨論促使學者們探究唯物主義曆史觀的社會形态學的理論内涵,推動唯物主義曆史觀與中國曆史觀相結合的中國馬克思主義史研究。

對"封建主義"真正問題的讨論,直接關系到對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本質的分析。有學者認為,"封建"一詞在"封建社會"中使用的含義并不古老,名稱錯位,導緻秦漢之後出現"泛封建觀",是"封建主義"的誤用。其他學者認為,自近代以來,使用許多概念不能對應的情況并不少見,使用古代和現代進化論的概念有其合理性,曆史研究不應片面地堅持古代意義而否定現在的意義,中國馬克思主義曆史上的"封建社會"并沒有偏離社會形态理論的唯物主義曆史觀點的原意, 是唯物主義曆史觀與中國曆史相結合的創新成果。與"無奴論"和"奴理論"更多的是從曆史事實來考察"奴隸社會"的存在,在中國古代的研究特點是不一樣的,"封建"一詞從曆史的概念層面出發,而是較少關注中國馬克思主義曆史叙事的真實領域,而是客觀地遵循"封建"的名稱和責任"封建社會"是否存在真正的懷疑。

總之,"無奴論"隻是否定了中國古代"奴隸社會"的存在,試圖從中國曆史更具特色的宗族、父權制、個人依戀、土地制度、政權形式等曆史事實中總結這一時期的社會性質特征,認為中國古代也可以成為直接進入封建社會的"特例"。這一理論并沒有超越唯物主義曆史社會形态學的總體理論架構。相對而言,以"封建主義"之名對中國"封建社會"的折磨和質疑所帶來的影響,在中國馬克思主義史上中國古代史的上演問題上,可能更值得關注。究其原因,是跨越兩千多年的中國"封建社會",構成了中國古代馬克思主義史的叙事主體,中國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國資本主義的萌芽,中國封建社會為什麼會延長,中國封建社會的一些問題也就由此而來。同時,中國現代社會的性質被确定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其理論基礎與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性質密切相關,這種社會社會以前是建立在唯物主義曆史社會形态理論基礎上的,如果否定中國古代曆史上的封建社會階段, 它将打斷中國馬克思主義曆史發展過程中不同社會形态的社會本質的叙事鍊條。

還值得一提的是,關于古代曆史的分期,存在着一個持久的問題,那就是,為什麼古史的分期問題不能長期解決呢?這種曆史理論或研究模式本身有問題嗎?其實,這類問題本身就帶有明顯的非人文色彩。在國内外古今學術史上,有多種不同影響的曆史哲學和曆史理論,旨在總結曆史發展動機,總結曆史變遷規律,建構文明格局,展望曆史發展的未來。作為人文科學基本屬性的曆史,尋求可以解決所有曆史問題或像自然科學那樣得出"科學定律"的結論,是與曆史相悖的。

中國現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本質,是中國共産黨在長期艱苦的革命鬥争中所作的理論建構,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理論創造。20世紀80年代以後,有學者對"兩半"理論提出質疑,認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主義分别是指國家地位和社會經濟形态,從獨立國家向半殖民地發展并繼續向殖民地發展的過程是"沉淪"的過程,從封建社會向半封建社會過渡和向資本主義演進的過程是"向上發展"的趨勢。 這不應該并排折衷或混淆。這種認識也成為現代史研究領域"革命曆史範式"與"現代範式"鬥争的原因之一。"兩半"理論的本質點是,中國現代社會的半殖民化、半封建化是中國衰落的根本原因,相應的中國反帝反封建鬥争是現代中國崛起程序的主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社會形态理論與中國現代社會現實相結合的整個概念。隻有建立在"兩半"理論和完成反帝反封建主義曆史任務的基礎上,才能把中國近代史的叙事與"革命史"和"現代化"兩種範式結合起來,對中國近代史作出更全面的解讀,這應該是近年來更多學者經過研究和讨論後形成的共識。

需要指出的是,中國共産黨在正确認識中國近代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的基礎上,确定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任務、方針和政策,是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基本保證。雖然由于形勢的變化,曆史發展的内在邏輯不一定像單線推理那樣直接,但中國革命勝利的曆史事實應該是檢驗唯物主義曆史理論在中國曆史發展過程中的"适應性"的重要砝碼。在這方面,《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曆史》中對中國古代和近現代社會本質的研究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逐漸客觀評估和研究視野拓展

自20世紀20年代、30年代關于中國社會本質的辯論、關于社會史的辯論和郭沫若的《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以來,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從形成到發展,再到在中國曆史上的主導地位,已經走過了近百年,這在中國近代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它見證了許多曆史趨勢和流派。20世紀90年代以後,20世紀中國學術史研究一直是學術界的熱門話題,但有一段時間,中國馬克思主義史的研究在關注度和成就數量上都低于非馬克思主義史。與郭沫若、範文蘭等馬克思主義史學家的研究實力和評價相比,與胡石、傅欣、陳玉科等史學家的研究力度和評價相比,差異明顯。近年來,這種情況發生了重大變化,對我國馬克思主義史的研究顯然受到更多學者的重視,在深入探索材料的基礎上,探讨了不同時期中國馬克思主義史的發展趨勢,對馬克思主義史家的學術思想和社會影響進行了更全面的研究和評價,結果大大增加。數量的積累必然導緻對品質的新要求,而關注度的提高将帶來對問題的更多元度意識。

新中國成立前,中國馬克思主義曆史是在展示中國革命道路、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掌握思想文化領域曆史話語等多重制實需要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探索中國曆史中不同的社會形态和社會本質,以明确中國革命的現實目的,建構唯物主義曆史觀與中國曆史相結合的研究模式,以顯示對中國曆史宏大叙事的學術追求,使中國馬克思主義曆史從建立之初就具有雙重特征, 這也是馬克思主義曆史學派與中華民國其他曆史學派的主要差別。由于其多重特點,對中國馬克思主義史的評價是分歧的。研究曆史資料與理論、學術與現實的互相作用,研究中國馬克思主義史不應隻突出其實際需要,削弱其學術内涵,也不應隻注重其學術分量而忽視其現實目的。

研究有兩種傾向:一是用所謂"學術獨立"的單一标準看馬克思主義曆史,突出其現實功能,無視馬克思主義史的内在學術邏輯,把馬克思主義曆史研究中的一些重要課題批評為"假問題"和"僞問題";二是用所謂"學術獨立"的單一标準來看待馬克思主義曆史,突出其現實功能,無視馬克思主義史的内在學術邏輯,把馬克思主義曆史研究中的一些重要課題批評為"假問題"和"僞問題";第二,以馬克思主義曆史研究的内在邏輯來看待馬克思主義曆史,把馬克思主義曆史研究中的一些重要課題批評為"假問題"和"僞問題";第二,以馬克思主義曆史研究的一些重要課題為"假問題"和"僞問題"來看待馬克思主義曆史。有意或無意地避免了這種方式對曆史本身的負面影響,并接受了對馬克思主義曆史中的問題和缺點的學術批評。特别是20世紀80年代、90年代以後,曆史界有重視曆史資料檢驗、弱化宏大叙事的傾向,輔之以清末時期實證史研究的肯定,"曆史就是曆史資料"等概念,評價體系更傾向于具體研究和曆史證據, 馬克思主義曆史不斷被邊緣化。這兩種現象都阻礙了馬克思主義曆史研究在中國的正常發展和評價。

事實上,在唯物主義曆史觀的前提下,受制于不同的現實氛圍或特定的時代背景,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家經常總結經驗教訓,自我調整。比如社會史辯論中出現的公式化傾向,即被賀幹志、绯伯贊等學者及時總結,20世紀40年代出現的影射曆史傾向,在1950年代受到郭沫若、範文蘭等學者的批評和自我批評。新中國成立後,對馬克思主義史領域一系列重要曆史理論問題的熱烈讨論,實際上是對中國馬克思主義曆史主導的新條件下,過去出現或積累的理論與曆史相結合所産生的各種問題的大規模讨論和糾正。 客觀地達到豐富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術内涵的實際效果。

近年來,随着中國馬克思主義史研究的加強,研究中存在的問題促使研究者進行更深入的思考。過去,馬克思主義史的研究更多的是關于曆史著作,忽視了史學家著作背後的各種研究動機和現實背景,對馬克思主義曆史的研究開始改變文本的單一定性模式,将文本呈現與時代背景相結合。馬克思主義曆史中的曆史資料與理論之間一直存在着緊張關系,馬克思主義史家根本不重視曆史資料的偏見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糾正,探索馬克思主義史學家如何處理曆史資料與理論的關系,已成為進一步研究的課題。 但是,如果不離開不同時期的政治背景,隻從學術層面研究問題,就不可能清楚地闡述這個問題。是以,馬克思主義曆史研究需要從曆史資料、理論和時代三個次元上考慮。

就中國馬克思主義史研究組而言,用唯物主義曆史觀點讨論社會曆史辯論前後的中國曆史問題的人員背景比較複雜,一些非中共學者理論素養較高,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結合中國曆史的介紹、翻譯和研究,不應完全排除在中國馬克思主義曆史研究的範圍之外。從李大昭到郭沫若,從馬克思主義史家"五老"到新中國成立後的廣大史學家再到馬克思主義史的研究,在這個過程中,馬克思主義史家的代際譜系及其前後的學術觀點,也需要認真對待。過去,研究把馬克思主義史家塑造成一個觀點和立場完全相同的學術團體,事實上,馬克思主義史家們對許多學術問題有許多不同的看法,有過許多激烈的辯論,對了解馬克思主義曆史中不同學術觀點的形成和争議,将有很大的幫助。對社會曆史發展、社會經濟、土地制度、萌芽資本主義、農民戰争、階級分析、曆史主義與思想史、朱子研究等研究領域、研究課題和研究方法,在中國馬克思主義史研究中,應歸納和評價,如何将中國馬克思主義史的現有研究成果融入到問題意識和研究話語中去 已開發或更新。

建構中國曆史"三個體系"

中國特色曆史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的建設,是以中國曆史百年曲折發展的經驗教訓為基礎,成為中國曆史界的共識。中國曆史"三個體系"的建設,當然需要借鑒中國傳統曆史積累的要素,同時也要積極借鑒國外的曆史理論和研究方法,而中國馬克思主義史是建構中國曆史"三個體系"最重要的學術資源。一方面,20世紀上半葉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中國發展起來,形成了初步的研究體系和基礎學科的規模,新中國成立後,占統治地位的中國馬克思主義曆史獲得了新的發展機遇。另一方面,中國馬克思主義史為中國革命和建設提供了豐富的思想資源,具有鮮明的實踐特色和突出的學術創造力,證明了它有能力承擔中國曆史的曆史責任,在新的曆史條件下不斷發展創新。

中國現存的史學科體系,無論是中國史、世界史、考古學三級學科,還是通史、破曆史、特史等分支曆史學科,其中相當一部分都是在馬克思主義史之後不斷被主流豐富或創造出來的。繼續完善馬克思主義曆史學科體系,探索新文科建設道路,應該是建構中國曆史學科體系的主要思路。學科體系是學術體系的支撐,學術體系的形成需要曆史理論和曆史理論的支撐,中國特色曆史理論是中國曆史學術體系建設的主要内容,中國曆史學術體系的建設離不開唯物主義曆史觀指導下的理論創新。同時,将中國馬克思主義曆史探索理論與曆史現實、成就和經驗相結合的過程,是建構中國曆史學術體系的主要資源。話語體系是中國曆史學科體系和學術體系的展示體系,是中國特色曆史的有效展現,涵蓋了中國曆史掌握學術話語權,展示了中國曆史研究的學術前沿和學術特色,傳播曆史知識,普及曆史教育等功能,中國馬克思主義曆史話語體系在馬克思主義曆史的主導地位更為突出。 其意義更加突出。

(作者為北京師範大學曆史學院教授、曆史理論與曆史研究中心研究員)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社會科學雜志 作者:張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