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馬克龍近日真是火力全開,直接對上了以色列總理内塔尼亞胡。
馬克龍不客氣地提醒内塔尼亞胡:别忘了,以色列可是聯合國決議建立的。
這話一出,内塔尼亞胡哪肯示弱,立馬回擊:以色列是“獨立戰争”打出來的,跟聯合國決議沒半毛錢關系!
事情還得從聯合國1947年的第181号決議說起。
那會兒,英國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快到頭了,聯合國決定,好吧,這塊地就分成兩半,一邊是阿拉伯國,一邊是猶太國。
結果,猶太人覺得這是天賜良機,阿拉伯人卻炸了鍋。
1948年,一場“獨立戰争”轟轟烈烈地打響,猶太人憑借着頑強的戰鬥意志和外界的支援,愣是打下了今天的以色列。
馬克龍提到的就是這個決議,他覺得,既然聯合國說了要建兩個國家,那以色列就得遵守遊戲規則。
可内塔尼亞胡不買賬啊,他說,決議是決議,實戰是實戰,沒有我們戰士的鮮血,哪有今天的以色列?
這話題,簡直就是曆史遺留問題的“火藥桶”,一提就炸。
不過,這場“口水戰”的導火索,其實還是以色列在黎巴嫩南部的地面進攻。
以色列和真主黨,那是多年的老對手了。真主黨作為黎巴嫩的反政府武裝,一直在跟以色列較勁。這不,最近又打起來了,聯黎部隊還躺槍了。
聯黎部隊,全稱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那可是維和的中堅力量。
可這次,多名聯黎部隊人員被以色列襲擊受傷,法國等40個派遣國能不生氣嗎?
黎巴嫩以前是法國的殖民地,馬克龍每次去黎巴嫩通路,那黎巴嫩人都把他當救星。
以色列這麼折騰黎巴嫩,馬克龍臉上無光,自然特别惱怒。
馬克龍說這是“故意針對”,簡直“絕不可接受”。法國外交部更是召見了以色列駐法國大使,稱這“嚴重違反國際法,必須立即停止”。
可内塔尼亞胡呢?他不但沒收斂,反而更加強硬。
他說,以色列不會單方面停火,因為真主黨是“恐怖組織”,必須打!
說到這,咱們得插一嘴。真主黨雖然在很多人眼裡是“反派”,但他們在黎巴嫩百姓心中,那可是反侵略的“正義力量”。
以色列這一打,黎巴嫩百姓遭殃啊。是以,馬克龍才會這麼着急,呼籲“立即且持久的”停火,說“黎巴嫩人民不能成為犧牲品,黎巴嫩不能成為新的加沙”。
可内塔尼亞胡哪聽得進去?他還指責馬克龍等呼籲對以禁運武器的國家“虛僞”,說這些國家正尋求限制以色列自衛的能力。
這話就說得有點過了。以色列是自衛嗎?侵占别人的家園,濫殺無辜,這也叫自衛?
再說了,馬克龍呼籲停火,那也是出于人道主義考慮。
這場“口水戰”越演越烈,還扯上了伊朗和哈馬斯。内塔尼亞胡說,伊朗沒對真主黨、哈馬斯等實施武器禁運,憑什麼要求以色列禁運?
這話聽起來挺委屈,但仔細一想,以色列這不是在“耍無賴”嗎?
伊朗跟真主黨、哈馬斯那是一夥的,當然不會禁運。可以色列呢?它是侵略方啊,怎麼能跟伊朗比?
法國這次也是真生氣了,計劃于10月24日就黎巴嫩局勢召開國際會議,目标之一就是保證黎巴嫩的主權。
這下,内塔尼亞胡得更頭疼了。畢竟,法國可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說話還是有分量的。
其實啊,這場“口水戰”背後,還是那些老問題:領土争端、民族沖突、宗教沖突……這些問題,哪個都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
說實話,以色列這一年,在國際上的形象确實塌了。侵占别人的家園,濫殺無辜,這可不是什麼光彩的事。
自然,以色列是想着能畢其功于一役,把事情搞得天翻地覆,最好再拉美國下場,一舉擊潰中東所有的反對力量,徹底解決自己未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生存問題。
甚至不惜大開殺戒、大開戰端,多線作戰,把幾乎所有的大國都惹毛了。
就像一個輸到底的賭徒,什麼也不管了。
法國人罵歸罵,以色列也未必聽,但是,一點一點累積的國際壓力,早晚會把以色列壓得喘不過氣來。
直到它的嚣張氣焰,徹底被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