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毛選深度解析:教員公開發表論持久戰,為什麼不怕日本人偷學?

毛選深度解析:教員公開發表論持久戰,為什麼不怕日本人偷學?

最近很多讀者朋友找我買《毛選1-5卷深度解析》紙質版,希望通過學習1-5卷每篇的深度解析,來讀懂、讀透毛選,汲取智慧。

日常,有讀者朋友找我咨詢:一甯老師,為什麼教員公開發表論持久戰,難道不怕日本人偷學嗎?

其實,這些問題都在毛選裡面有相關的智慧去講解了,是教員多年在井岡山、在延安、在長征途中都總結出來了智慧,是多年鬥争的經驗,隻是很多人不會活學活用罷了!這類分析問題的方法和思路,我也都總結到了《毛選1-5卷深度解析版》這本書内。

今天,我再用毛選的的思維來試着剖析,也“解剖這隻麻雀”,做一回深度解析,供熱愛讀毛選的讀者朋友閱讀。

教員公開發表《論持久戰》,難道就不怕侵華日軍偷學,想出反制辦法嗎?

不怕,因為這根本就不是想出個政策就能解決的事。

如果明白了《論持久戰》的精髓和本質,就會明白,就算當年的軍國日本所有高層徹夜苦讀《論持久戰》,冥思苦想應對之策,也改變不了日本會失敗的最終結果。

況且當年的侵華日軍也沒有将論持久戰太當一回事。

簡而言之,教員将抗日戰争的規律和特點說透了,這個規則我可以用來加強我,然而敵人不僅不能利用,反而要想盡辦法隐藏扭曲這個規律和特點。

01

論持久戰講的是以弱勝強,以少勝多,以正義勝不正義的方法。

遊擊戰争十六字口訣:“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也是以弱勝強的口訣。

那弱者如何戰勝強者呢?

首先得看環境,得看有沒有可以利用的條件,得看事物的性質。

一隻猛虎和一個手無寸鐵的普通人同處一屋,那這個人基本不可能戰勝老虎。但是如果這間屋子藏有一把槍;如果這間屋子結構奇特,老虎行動受限,人卻能行動自如;

那這個人就有了戰勝老虎的條件和環境。

如果什麼都沒有,或者就算有,你卻發現不了這些條件,也利用不了,那弱者是翻不了盤的。

教員在《論持久戰》中對中日雙方的國情和戰争的走向做了很多分析,但這一切分析都有一個前提:

“中日戰争不是任何别的戰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和帝國主義的日本之間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進行的一個決死的戰争。全部問題的根據就在這裡。”

這個前提條件就規定了戰争雙方各自的特點,也指出了我們可以利用什麼條件,規定了這場戰争的性質。

中國之是以能勝,日本之是以最後會失敗,一切緣由都在這裡面。

教員教導我們,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時候,要抓主要沖突,要抓主要沖突的主要方面。

很多人搞不清沖突是啥意思,也不明白啥叫主要沖突的主要方面,其實很好了解。

不要把沖突這個概念想得太死闆,沖突其實就是具體的事物、過程、世界,甚至是思想。

抗日戰争時期,中國内部有很多沖突,國共之間的沖突,國民黨内部各派系的沖突,革命勢力反革命勢力之間的沖突等等,但真正決定中國走向的沖突是中日兩國之間的沖突,這就是主要沖突。

中日之間,因為侵華日軍發動的侵略戰争,組成了一對沖突,這也是對抗程度最激烈的沖突。

因為并不是所有的沖突都會發展到對抗階段,有些沖突是可以采取柔和手段化解的,但抗日戰争時期的中日兩國之間的沖突,那就得決出一個雌雄才能結束。

也就是教員所說的:“一個決死的戰争。”

而中日兩國的國情,以及發生的時代和具體環境,以及戰争性質,又構成了這對沖突的特殊性。

戰争将中日雙方牢牢聯系在一起,雙方地位的轉化最終也都要通過戰争這個紐帶來實作。而抗日戰争的特殊性要從沖突雙方身上來尋找,最明顯的特殊性要從占據主導地位的一方身上找。

在這對主要沖突裡,日本無疑占據了主導地位,也就是主要沖突的主要方面。

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日本研究透徹,這樣占據次要地位的我們,才能找到方法,妥善利用條件,利用這其中的聯系,最終實作轉換雙方地位的目的。

分析抗日戰争的特殊性,首先要做的應該是洞悉軍國日本發動戰争的動機,不是明面上的原因,而是隐藏在各種現象背後的本質。

分析主要沖突的主要方面,分析事物轉化的條件、環境、性質,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探索這其中暗含的穩定聯系,然後利用這種聯系,加快或者延緩沖突雙方地位的轉化。

說穿了,就是摸清脈絡,對症下藥,才能藥到病除。

毛選深度解析:教員公開發表論持久戰,為什麼不怕日本人偷學?

03

那日本和中國的國情如何呢?

教員是這麼分析的:

第一點,日本作為帝國主義國家,是一個綜合實力很強的國家,軍事、經濟、組織力在全世界都是能排上号的。是以,日本能在抗日戰争初期占據主導地位。

而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鴉片戰争以來國力不斷流逝,到了抗日戰争時期還未能實作國家獨立,依然是個弱國。

第二點,日本自己本身就是一個沖突體,曾經在中日甲午戰争時期,日本相對于腐朽的清朝來說是一個向上發展的國家,然而到了抗日戰争時期,帝國主義日本的内部沖突已經激化了,進入了事物發展的後半段。

正是為了緩和國内越發激化的沖突,日本才冒險發動了不正義的入侵戰争。又因為軍國日本的制度特殊性,軍人大多偏激、殘忍,又會反過頭來進一步激化日本國内和國外的沖突。

反觀中國,雖然是個弱國,但中國人民經過多次革命失敗的洗禮後,已經煥發了新面貌,也有了共産黨這樣先進的政黨,此外,抗日戰争是中華民族反對侵略者的戰争,是能獲得全體人民支援的。

從這方面來說,中國雖然處于弱勢地位,但卻是向上發展的,日本雖占據主導地位,卻是向下發展的。

第三點,日本是一個軍事強國,卻是一個資源匮乏的小島國,人力物力都不足,後勁不足,這是日本的劣勢。日本希望能在戰争中解決資源匮乏後勁不足的問題,但中國的頑強抵抗,不僅不會讓日本達成目的,反而會加速日本資源的消耗速度。

反觀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大國,具有很強的戰争潛力,後勁足。這是中國的優勢。

第四點,日本發動侵略戰争,雖然在國際社會能得到法西斯國家的幫助,可同時,也會遭遇到一個更強大的國際反對力量。

反觀中國人民進行的是反侵略戰争,是正義的一方,這就能讓我們收獲廣大的國際援助。因為這個時代是正義陣營占據優勢的時代。

以上四點就是抗日時期,中日兩國的主要特點,不帶有主觀揣測,客觀而全面的特點。

這四點的分析思路可以概括為:

· 1、沖突雙方的實力對比,也就是綜合實力對比。

· 2、對沖突雙方各自内部沖突的主要方面進行分析,主要分析方向是看主要方面的性質,是進步還是退步,是趨向穩定團結還是趨向激化分裂。

· 3、對沖突雙方客觀擁有條件進行分析,主要分析方向是各自内部條件,在後續發展的過程中對雙方實力的影響,是有利影響還是不利影響。

· 4、對雙方所處的外界環境進行分析,分析外界條件對沖突雙方的影響, 是互相抵消,還是有多寡之分。

以上四點在具體沖突中所占的位置,也就是對事物進展的影響力,得看具體情況,還要看階段。

在抗日戰争初期,雙方第一個特點的影響力最大,支配了戰争局勢的發展,雙方第二、第三兩個特點是這場戰争核心的東西,将對未來的局勢發展有很大影響,也是雙方未來角力的重點。

第四點是變數,世界大戰這一更大的沖突事物對抗日戰争這一沖突事物将造成何種影響,得看後續發展如何。

要是能熟練應用這套分析沖突雙方的方法,穿越到三國時代,成不了頂尖謀士,混個一流謀士還是不難的。

04

可能會有一些人會說,我看不出這些特點有什麼作用。

強就是強,弱就是弱,除了強弱這個特點之外,其他的特點都是末節,不起作用,改變不了局勢。

如果有作用,中國相比日本有三點優勢之多,那為何在抗日戰争初期,占據主導地位的卻是日本,而不是中國呢?

事物發展有一個過程,要用聯系和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沖突的轉化不是自動的,是要弱勢的一方主動去推動。

我們要如何做,才能加強發展我們的優勢,以彌補我們的弱點;又該如何利用敵人的缺點,以抵消它自身的優點。

解決問題得有正确的方向,而特點就是指路明燈。

《孫子兵法》有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道理都是相通的,孫子兵法教你要分析對陣雙方的特點,才能百戰不殆,而唯物辯證法教你要全面的看問題,教你要抓主要沖突,還教你如何分析。

教員說:“戰争就是這些特點的比賽。這些特點在戰争過程中将各依其本性發生變化,一切東西就都從這裡發生出來。”

這話是啥意思呢?

戰争雙方打來打去,除了必要的軍事知識之外,其實就是圍繞這些特點做文章,誰做的好,誰利用的好,誰就能赢。

簡單來說,分析出這些特點後 ,我們就可以看清楚事物發展的全貌,得出客觀的觀點,對事物有了一個正确的認識,這樣才能解決問題。

中國要想赢得戰争,就得努力擴大第二、第三、第四點優勢,尤其是地廣人多和人心易于團結這兩點優勢,還要利用侵華日軍兵少後勁不足的劣勢。

軍國日本要想赢得戰争,就得努力發揮自身實力強的優勢,努力壓制中國第二點和第三點的優勢。

對于中國來說,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建立統一戰線,這個搞好了,中國的第二點第三點優勢得到持續壯大發展,剩下的就是時間問題。

05

到這裡,就已經可以解答,為什麼日本人就算熟讀《論持久戰》,也無法改變自身失敗的命運了。

日本想破解論持久戰的方法,隻有一條,就是扶持更多的汪精衛,分化國人。

但這條路被論持久戰堵上了,論持久戰越是宣揚,汪精衛之流的生存空間就越小,日本就越沒有打破論持久戰的可能性。

當國人知曉勝利的方法後,知曉隻要堅持就能抗日成功,就會讓日本鬼子的計劃破産。

中國沒有被打垮,這讓日本無法通過自身軍事實力強的優勢,來阻止自身資源匮乏、國内沖突激化的劣勢的進一步發展。

日本發動戰争的原因是為了解決自身的劣勢,一為轉移自身内部已經激化的沖突,二為解決島國資源匮乏的困境。

想達成這樣的目标,就得快速将勝勢轉化為優勢。

日本人做夢都想複刻中日甲午戰争,當年清政府投降條約一簽,白花花的銀子就送到了日本國庫裡,有錢了有地了,啥問題都解決了。

然而今時不同往日,不論是延安還是南京,都不可能再讓日本人複制曆史。

延安因為自身的信仰和意志,不可能選擇投降,而南京背後的英美也不會讓老蔣投降。這也就是教員指出的第二個特點。

面對軍國日本的進攻,我們要做的事很簡單,就是把抗日統一戰線建起來,隻要全國上下都堅定了抗日決心,利用中國地廣人多的優勢,戰争就可以繼續打下去。

引入時間這個系數,采取持久戰後,日本就無法終結戰争了。

無法結束戰争,甚至都做不到鞏固戰争階段性成果,也就無法将勝勢轉化為優勢,自然也就不能擷取巨大的資源來彌補自身的劣勢,那就隻能等死。

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僅剩的希望,就是在政治上努力分裂我們,動用宣傳機器,扶持代理人,散播“抗戰必亡”、“再戰必亡”等亡國論口号,試圖擊毀中國人民的抗日意志。也就是打擊壓制我們第二點優勢。

然而這條路也被教員用一篇《論持久戰》給堵死了。

毛選深度解析:教員公開發表論持久戰,為什麼不怕日本人偷學?

06

二戰時期,法國人之是以投降這麼快,主要原因是法國上層的投降派占據多數。

面對強大的敵人,一旦生出了不可敵的念頭,就會孕育投降的行為,汪精衛就是典型。

當投降的思想占據大多數人的心智時,投降就會成為風氣,這是很危險的。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要想減少投降派的力量,就得告訴國人,中國為什麼能赢,就要把原因說清楚,道理講明白,得有說服力,這樣國人的抗日信念才能堅定。

有句話叫,相信相信的力量,股市裡也有名言:“信心比黃金重要”,要是人人都不相信中國能赢,這仗就沒法打了。

彼時,國共兩黨人士以及很多社會才俊,都提出抗日戰争要采取持久戰,但不論是蔣百裡、李宗仁,又或者是陳誠,雖然都喊出了持久戰,卻沒有一個人能将為什麼是持久戰,如何打持久戰這個問題講清楚,講透徹。

完成這個工作的人,是教員。

教員《論持久戰》一文最大的特點就是系統全面,具有更加準确的預見性,用詞通俗易懂,普通人也能看的懂,什麼階段發生那些變化會出現什麼結果,都給你講的明明白白。

在《論持久戰》面世之前,大家對中國的抗日前途,對中國能否勝利是持懷疑态度的,因為持久戰的理由不夠充分,不能說服廣大的動搖群衆,導緻很大一部分人倒向了亡國論或是速勝論。

“亡國論者看敵人如神物,看自己如草芥,速勝論者看敵人如草芥,看自己如神物。”

歸根到底,這兩種思想的錯誤本質都是一樣的,就是隻會片面的看問題。

亡國論者隻看到了強弱一對特點,還主觀的将其誇大,而速勝論者隻看到了日本後勁不足的特點,忽視了強弱的特點,一有勝仗就開始盲目自大。

這兩種錯誤論斷,都會擴大敵人的第一點優勢,削弱我們第二點和第三點優勢。

任由這兩種思想傳播,不及時糾正,就會對中國抗日前途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

故此,教員在《論持久戰》中用了很大的篇幅來駁斥亡國論和速勝論,為的就是統一抗戰思想,糾正錯誤思想,将正确的抗日思想樹立起來,在中國營造出一種空前的抵抗入侵者的氛圍。

正所謂,上下同欲者勝。

教員的論持久戰不僅僅是提出了方向,還細緻解答了為什麼是持久戰?

怎麼樣進行持久戰?為什麼中國會勝利?

怎麼樣會有最後的勝利?

等等關鍵問題。

不管你從事什麼樣的工作,身處何地方,隻要你有抗戰的心,便都能在《論持久戰》裡找到自己位置,知曉該如何做才能幫助國家,戰勝侵略者。

從理論到實踐,從方向到實操,都給你安排的明明白白。

07

隻是沒有想到,在八路軍将我方優勢發展壯大可以左右戰局之際,日本的第二點和第四點劣勢,竟率先發展壯大到改變了戰局。

戰略反攻階段還沒有到來,軍國日本就先被國内激化的沖突和國際打擊力量聯合毀滅了。

但這樣的結局,依舊沒有在《論持久戰》的預測之内:

“在什麼條件下,中國能戰勝并消滅日本帝國主義的實力呢?要有三個條件:第一是中國抗日統一戰線的完成;第二是國際抗日統一戰線的完成;第三是日本國内人民和日本殖民地人民的革命運動的興起。就中國人民的立場來說,三個條件中,中國人民的大聯合是主要的。”

這也是《論持久戰》過了這麼多年,卻依舊被無數人奉為經典的原因,預見性實在太強了,可操作性也太強了。

寫到這裡,全文基本就結束了,但按照慣例,我們還要升華一下,畢竟我的核心讀者看我的黨史,不僅僅是為看,還有學習提升認知的需求。

教員如何通過唯物辯證法來分析抗日戰争的,我們前文已經講了,最後我們再提出一點:不管幹什麼都要有問題意識。

論持久戰全文,從“ 問題的提起”到最後“ 結論”共論述了 21個問題、120 段話、4 萬多字。

縱觀論持久戰全文,主要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解釋了抗日戰争為什麼是持久戰,為什麼最後勝利是中國的,批判了亡國論和速勝論;

第二部分對怎樣進行持久戰和怎樣争取最後勝利進行論述,闡述了什麼是人民戰争和人民戰争的戰略戰術。

整篇文章的寫作方式,其實就是在教導我們該如何正确思考解決問題,向我們展示了完整的思考路徑。

首先要正确分析把握問題,其次深刻揭示問題的本質,随後正确預見後續問題,最後才能準确解決問題。

一切都是在圍繞問題轉,在圍繞解決問題轉,這就是問題意識。

也是我一直堅持深度解析毛選的意義。

毛選深度解析:教員公開發表論持久戰,為什麼不怕日本人偷學?

是以,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愛讀毛選?

因為裡面确實是大家解決遇到的生存和發展問題的指南書,确實是具備實踐和理論的指導作用,确實具備頑強的生命力。‍‍‍‍‍‍‍‍‍‍‍‍‍‍‍‍‍‍‍‍‍‍‍‍‍‍

隻要活學活用,一定會成為改造我們思維的強大“法器”。如果你堅持讀下去,看這個世界也會更加“清晰”的。

隻是這部高深的、充滿智慧的著作涉及到的曆史、形勢和考量太多,我們都容易讀不通、讀不透,完全不得要領。甚至,時間久了,成了本本主義、隻能咬文嚼字,但是不會活學活用,完全就是背離了讀毛選的初衷。

毛選原著中每篇文章涉及到的曆史、背景、形勢和考量太多,而且很多都有一定的哲學性,導緻都不容易讀通、讀透。時間久了,就容易成了本本主義、隻能咬文嚼字。張嘴就來幾卷圓滑,但是不會活學活用、無法提煉出其中的思維模式、方法論,也談不上指導我們的工作、生活、創業等,更幫助不了提升認知。甚至,很多人讀久了,讀了幾年,就讀不下去了。這也是很多找我買書讀者朋友的回報。

我寫的《毛選1-5卷深度解析版》這本書就是解決這些問題,可聯系買。為了真正地讓大家能帶着去讀懂原著,能夠把其中涉及到的方法論學着用。我也補充了一些結合我們工作的案例和思考,便于都能舉一反三,幫助您真正地讀懂、讀透毛選,從毛選中汲取智慧。

差不多50萬字,1-5卷的每一篇都有深度解析,都結合實際、提煉方法、剖析思維、活學活用寫完了,幫助真正地提升思維和洞見能力,也會額外送您《毛選1-7冊原著完整電子版》(标注每篇的重點)、《辯證法随談》供您日常閱讀用。每篇都是寫的幹貨、寫的是具體的思維方式,讀完了可以拿到實際去用。

包含:剖析每篇文章背景、含義、個人思考,聯系實際運用,運用蘊藏的戰略思維、沖突思維、階級分析法,以及将獨立自主、群衆路線等觀點運用到工作之中。每篇都是寫的幹貨、寫的是具體的思維方式、讀完了可以拿到實際去用。我從不寫那些暢銷書一般的道理,讀完根本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我不是帶你分析曆史,而是隻想帶着對教員的尊重去學習他的思維方式和智慧,再聯系實際運用到現實的工作和生活之中,重點走好這一段路。

毛選深度解析:教員公開發表論持久戰,為什麼不怕日本人偷學?

如需購買,可關注公衆号:職場的學問與實踐

#重讀《毛選》##毛選#

2、《職場生存和發展指南》。

超30萬字的PDF電子書,通過對體制内外關鍵典型場景下如何處理各類棘手問題的經驗剖析,将人情世故的體悟無形穿插其中,将職場中的人和事講清楚,并折射出其背後的人性和思維規律,希望真正助你開悟。

很多人問我如何學好人情世故,為什麼現在的暢銷書上都沒有?在機關裡面如何會說話?如何抓住職場晉升、提拔、重用的機會?機關内處理事情如何才能有分寸?

很多人并不是不聰明,并不是情商不夠,我們天生并沒有多大差別。隻是有些人比你經曆的多,他們有長輩手把手傳授、講解經驗,為他們剖析人性,為他們分析每個環境、每個場景下該做什麼、應該怎麼說、該怎麼拿捏火候。時間久了,就會融入到骨髓裡,就成了智慧了,就能以不變應萬變。這就是我寫這本書的初衷。

4、《學會反人性思考才能開悟》

一個人不管有多聰明、多能幹、背景條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去做人、做事,那麼他最終的結局肯定是失敗的。做人做事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學問。做職場一對一咨詢這麼久了,解決最多的問題是如何提升為人處事的能力,我也一直想将具體的思考、場景下的應對之策提煉出來。

是以,花時間總結出了這本書 ,可能會颠覆你以往的思想認知,但确實是一套基本功法,是以學習職場人性思維,非常非常的重要。對有些人而言,可能一文不值,關鍵就是看你的重視程度,看你的境遇,你的悟性,你能應用多少。

5、《職場權謀》

實實在在的職場權謀與鬥争的經驗,超30萬字PDF電子書,關于職場權謀。陰和陽曆來都是相輔相成的,所有工具都是為了最終的目的所服務,其本身并沒有好惡。

謀略是在活力對抗中尋求緻勝之法的思維過程和結果。最基本的特性是在對抗中産生、在對抗中運用、 在對抗中生效。這勢必産生謀略與反謀略的鬥争,識謀、破謀就成了謀略較量的關鍵,而反謀略思維正是識謀、破謀、反謀活動的基礎。

6、年度/單次一對一職場咨詢服務

專注于解職場生存與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通過微信、電話随時分析溝通,探讨每個具體場景下為什麼、該怎麼說、該怎麼做,進而逐漸找到方法論。希望成你職場上”什麼話都能說、都能問的“智囊”,共同精進。手把手帶你解決職場問題、提升思維深度、人情世故的能力,幫助你根本能力和思維的徹底改變。

我也經曆過遇到問題不知道如何解決、不知道找誰解決、沒人開口問的困境,甚至在關鍵時候有過來人真心實意指點的巨大效果,是以一直堅持做一對一職場咨詢。幾年下來,也讓我堅信,隻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确實是真正地能解決好問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