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的生活方式是慢性疾病和癌症的根源,超過80%的癌症病例與環境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關。通過避免不良的生活習慣,我們可以預防癌症的發生!
1.水果蔬菜每日不能少
爸媽總是不遺餘力地說 “多吃點蔬菜對你好!”那是因為——
綠色蔬菜含有身體必須的維生素、礦物質和其他營養素,可以提高抵抗力,預防腸癌,甚至改善心理狀态。英國華威大學一項研究表明,每天吃7份水果蔬菜 (每份約85克,一個中等大小香蕉的重量)的人心理健康狀況最好。
肉食動物們,為了健康,蔬菜水果一定要多吃啊!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每天攝入蔬菜,保證每天攝入不少于300g的新鮮蔬菜,深色蔬菜應占1/2。
天天吃水果,保證每天攝入200~350g的新鮮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鮮果。
2.每天堅持睡午覺
不要小看午睡!15分鐘小憩,就能給身體和大腦充滿電,讓你下午精力更充沛。
堅持午睡的人,運氣不會太差:
哈佛公共健康學院對2.4萬名成年人的研究發現,相比于不午睡的人,每天堅持午睡的人,死于心髒病的可能性會降低40%3。
人體除夜晚外,白天也需要睡眠。
午睡一般15分鐘就好了,最好别超過半小時。上班族可以坐在工位仰頭睡,不要趴着睡。
3.一周至少走路7小時
再也沒有比走路更省錢、更安全、更友善、更環保的鍛煉方式了!
這種有氧運動,不僅容易堅持,還能有效減肥,降三高,對心血管乃至全身健康都有好處。
美國《自然》雜志曾報道,60歲以上的人,一周3天,每次步行45分鐘以上,可預防老年癡呆。
一周步行7小時以上,可降低20%乳腺癌罹患率。
還等什麼,穿上運動鞋,出門走起來吧!
4.每周保證一條魚
研究發現,北極的愛斯基摩人幾乎不患冠心病,這得益于他們平日捕魚為食。
魚油中含有大量Omega-3脂肪酸,對于心血管很有好處。
此外,營養學家範志紅表示,每周吃一次魚,對于改善腦部健康,提高記憶力非常有幫助。
中老年人常吃魚,可降血脂,預防心髒病、老年癡呆。
但是,魚最好不要油炸,因為高溫油會破壞魚肉含有的Omega-3。
5.不要過量吃紅肉
《英國醫學雜志》刊登的一項新研究發現,紅肉吃得越多,9種疾病的死亡風險就越大,包括:
癌症、心髒病、呼吸道疾病、中風、糖尿病、感染、阿爾茨海默病、腎病、肝病。
為了健康,可以适當食用牛肉、羊肉、豬肉,但不要過量,以雞、鴨、魚肉取而代之。
香腸等加工肉要少吃。
每天吃肉控制在80~150克就好,這指的是烹調前的生肉重量。
而且肉類盡量以蒸煮為主,減少煎炸等不健康烹調方式。
6.多玩遊戲動腦子
腦子越用越聰明!
想要老了也耳聰目明,不妨經常做做字謎遊戲,打打紙牌麻将,學一門外語、一種新樂器、一種新舞蹈。
這些活動都可以讓大腦得到按摩,刺激血液循環,提升記憶能力,延緩大腦衰老。
7.不妨多做做家務
香港中文大學的一份研究顯示:多做家務可降低死亡風險!
做家務好處多多
◎整理房間——預防心髒病發作
◎清除廚房雜物——可減肥
◎種植花草和蔬菜——改善心情,降低抑郁風險
◎洗碗筷——減輕焦慮感
◎整理床鋪——提高工作效率
能把家裡打掃得窗明幾淨,也足以說明大腦規劃統籌能力好。
沒時間鍛煉?焦慮抑郁?多做做家務吧!
8.把堅果當零食
晚上追劇、加班、學習肚子餓,吃膨化食品太不健康,不如來一把開心果、松子、核桃吧!
堅果熱量高,脂肪多,飽腹感很強,但它不長胖!
還很健康!
因為,堅果富含的不飽和脂肪酸是真正的好脂肪,再加上各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非常有益心血管,可以預防心髒病,增強免疫力,延緩大腦衰老。
研究表明,每天20克堅果(相當于一小把)就能夠降低個體将近30%的心髒病、中風和癌症的死亡風險。
9.多喝水,少喝酒
水是生命之源,人體70%是水分,每天喝足夠的水,可以幫助身體排出毒素,保持新陳代謝,預防便秘,潤膚美容。
一般來說,成年人每天應該喝6~8杯水(約1.5~2升),最好是白開水或無糖茶水。
酒雖然可以提神、消除疲勞、增進食欲、促進血液循環,但是過量飲酒會對肝髒、胃、心髒等器官造成損害,還會增加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風險。
是以,飲酒要适量,一般來說,男性每天不超過25克純酒精(相當于一瓶啤酒或兩兩白酒),女性每天不超過15克純酒精(相當于半瓶啤酒或一兩白酒)。
10.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态
心情好,身體也好!
樂觀積極的人,更容易應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更有自信和動力去實作自己的目标,更能享受生活中的美好。
相反,消極悲觀的人,容易陷入焦慮、抑郁、失望等負面情緒中,影響身心健康。
是以,我們要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多看看世界的光明面,多感恩生活中的點滴幸福,多與家人朋友溝通交流,多參與有意義的社會活動。
這樣,我們才能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心靈。
以上就是世界公認的10大長壽習慣,你都做到了嗎?
如果沒有,不妨從今天開始,養成這些好習慣吧!
讓我們一起迎接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綜合編輯:大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