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解決問題,而是解決思考方式,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這是出自艾老思文章的一句話。
如今更新時代,消費在更新,産業在更新就連手機系統都在不斷更新,更别提我們的使用者也在要求更新,是以,更新我們的思維迫在眉睫。
尤其是對于門檻低、競争激烈的行業而言,由于消費者的消費觀逐漸理性,他們不再盲目的為品牌買單,那麼,這時候産品成為了品牌在競争中最後一道護城河,同時也是消費者認識品牌時最直接的方式。
企業管理者在一定程度上決定着一款産品的基因,進而決定着這款産品的未來發展方向。
換句話說,一家成功的企業,他們的目标絕對是以打造一款超級産品為前提才會對産品有所規劃。
01
創新思維
然而,想要打造超級産品,企業管理者必須具備超級産品戰略體系中的創新思維。
超級産品戰略體系中的創新思維并不僅僅是一種思維方式,而是企業管理者以打造超級産品為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思維方法。
該體系的核心來自于品牌現有的資源,分析如今的市場環境,并找到品牌資源使用率達到最大化方式的一種超級産品戰略模型。
通常,我們可以從兩大方面進行入手,幫助産品進行創新,有效提高效率。
在打造超級産品過程中,我們可以使用産品思維,例如,進行需求分析和競品分析。
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根據艾老思文章中所提及的八大方面進行思考:
1)确定使用産品的核心使用者群體;
2)分析産品可以解決使用者的什麼痛點;
3)思考為什麼要解決這些痛點;
4)使用者在那種情況下會使用産品,那個時間段産品被使用率是最高的;
5)如何進行創新;
6)需要付出多大的成本;
7)洞察使用者需求;
8)對産品進行疊代;
通過這八大方面,對核心使用者群體進行畫像,進而明确産品的市場定位和功能。
02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超級産品戰略體系中的其中一套方法論,同時也被許多企業管理者認可。
1)找需求
在打造超級産品過程中,一定要弄清楚産品可以解決使用者哪些需求以及為什麼要解決這些需求。
2)有目标
這裡指的是品牌針對核心使用者群體為他們提供産品,解決了他們的痛點,這時,我們要進行思考,想要做到這一點,産品需要具備什麼功能,該如何實作這些功能?
3)打造超級産品
如果一款産品想要成為超級産品,那麼它必定是受到使用者歡迎和認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使用者的痛點。
03
需求層次分析
要知道,使用者的需求千變萬化,每當被滿足一層需求時就會出現新的需求,而每一次需求的誕生都驅動着人們使用産品的因素。
是以,我們要分析需求主次,才能夠明确産品或品牌的定位,找到産品滿足使用者的哪一種需求,确定産品創新的方向,提取産品的哪些亮點才能吸引更多使用者進行購買。
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根據使用者對産品功能的滿意度,對産品功能進行分級,确定産品疊代過程中的優先級。
對此,我們可以定義了三大方面的需求模型:基本需求、使用者所期待的需求和超越預期的需求
基本需求:産品最基礎的功能,滿足使用者的基礎需求。
期待的需求:非功能性需求,但使用者會對此産生期待感。
超越預期的需求:産品功能為使用者帶來驚喜感,往往能夠增加使用者粘性。
04
競品分析
通過與競品對比優劣性,進一步對産品進行創新,進而造就超級産品,是以,我們的基本思路可以分為:發揮産品優勢、克服産品劣勢(不能解決的情況下則進行弱化)、找到競争市場的機會、造就超級産品的誕生。
想要打造超級産品,要找準每個階段在實作目标過程中的定位以及重點,有助于推動超級産品的進度。
通常,我們可以運用艾老思文章中所提及的3種思維模型:
1)量化目标
2)目标可實作程度并限定時間
3)目标和創新相關
想要知道具體的思維模型需要大家在艾老思的文章内自取。
05
總結
明确使用者需求後,我們就可以對産品進行創新了,這是一個由定性到定量轉化的過程,通過超級産品戰略體系的創新思維對使用者需求以及可實作程度進行梳理,并分解為清晰的工作名額後明确責任,有助于提高打造超級産品的效率。
具備了清晰的目标,接下來就是執行,在這個過程中,理清從産品開始到結束之間的流程,記錄每一次産品的執行進度,明确提取哪些資料和需要哪些部門進行配合,確定每個人都在執行自己目标。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對初步完成的産品進行灰階測試,找到意料之中的結果和出乎意料的結果,針對出乎意料的結果進行處理,為其提供解決方案。
綜上所述對于打造超級産品并不是一次就結束,而是周而複始地進行,一個循環的結束,解決一些問題,找到未解決的問題進行下一次循環,形成階梯式上升。
隻要企業管理者多加練習,運用好艾老思文章中所提到的方法論,就能打造出驚豔市場的超級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