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Sprint産品待辦清單的優先級要怎麼排?

在梳理産品待辦事項清單的過程中,産品負責人需要先做優先級排列,保證我們 在一定的時間盒内能夠傳遞需要優先級最高、最具價值的使用者故事。

那這個使用者故事的優先級要怎麼排列,我們怎樣選擇使用者故事的實作順序?

有一個實踐可以推薦給大家: MoSCoW排序法。MoSCoW排序法是一種用于管理、業務分析、項目管理​​和軟體開發的優先級排序技術,用于與利益相關者就需求的重要性達成共識。

MoSCoW這個詞本身是一個首字母縮略詞,來源于四個優先類别的第一個字母:

  • M-Must have:必須有的産品功能;
  • S-Should have:雖然不是必須有的功能,但這些功能很重要,應該有;
  • C-Could have:如果有時間來完成這些功能的話,完成這些功能會提高使用者體驗,但如果時間來不及,就可以先不做;
  • W-W on't have this time:這次不會有的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 “W”代表的是這次不會有的功能,而不是完全不會有的功能。舉個例子,我們要從0到1開發一款賣書的APP,在這一階段中,“使用者名改名”這一功能在第一個疊代中是“這次不會有”的功能,但當這一APP的基本功能都已經完善,并且擁有了幾萬的使用者之後,我們就需要考慮是否要做“使用者名改名”的功能了。

Sprint産品待辦清單的優先級要怎麼排?

總之, MoSCoW排序法能夠幫助産品負責人在做優先級排序的時候有一個具體可參考的次元。但即使用了MoSCoW排序法,我們也會發現不同的人排列出來的順序也不一樣。我們經常會看到産品經理和程式員各種争論,其實仔細一想,這類問題出現的原因是他們思維方式的不同:作為産品經理,他們考慮的角度是這個需求是不是使用者最需要的,這個需求的客戶價值有多大,這個需求對産品來說有多少價值等等;而作為研發人員,他們考慮的是這個需求的實作方式,這個需求的開發時間,這個需求與整體的系統架構的關系等等。是以一個比較合适的解決方案是确定待辦事項清單的時候,需要産品負責人和研發團隊、Scrum Master一起進行溝通、确認。在這個過程中,Scrum Master則是促成雙方達成一緻的關鍵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