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法律法規與标準規範 典型試題分析

試題 11

在我國的标準化代号中,屬于推薦性國家标準代号的是(11)。

( 11)

A. GB

B. GB/T

C. GB/Z

D. GJB

試題 11 分析

我國标準的代号和名稱規定如下:

強制性國家标準代号為 GB;

推薦性國家标準代号為 GB/T;

國家标準指導性技術檔案代号為 GB/Z;

國軍标代号為 GJB。

試題 11 答案

( 11) B

試題 10

以下關于文檔管理描述中, (10)是正确的。

( 10)

A.程式源代碼清單不屬于文檔

B.文檔從項目周期角度可以分為開發文檔和管理文檔兩大類

C.文檔按形式和品質要求可以分為正式文檔和非正式文檔

D.《軟體文檔管理指南》明确了軟體項目文檔的具體分類

試題 10 分析

根據《軟體文檔管理指南》( GB/T 16680-1996),文檔是指一種資料媒體和其上所記錄的資料。它具有永久性并可以由人或機器閱讀。通常僅用于描述人工可讀的内容。例如,技術檔案、設計檔案、版本說明檔案。顯然,程式源代碼清單也是一種文檔。

文檔等級是指所所需文檔的一個說明,它指出文檔的範圍、内容、格式及品質,可以根據項目、費用、預期用途、作用範圍或其他因素選擇文檔等級。每個文檔的品質必須在文檔計劃期間就有明确的規定,文檔的品質可以按文檔的形式和列出的要求劃分為四級。

 最底限度文檔( 1 級文檔):适合開發工作量低于一個人月的開發者自用程式。該文檔應包含程式清單、開發記錄、測試資料和程式簡介。

 内部文檔( 2 級文檔):可用于在精心研究後被認為似乎沒有與其他使用者共享資源的專用程式。除 1 級文檔提供的資訊外, 2 級文檔還包括程式清單内足夠的注釋以幫助使用者安裝和使用程式。

 工作文檔( 3 級文檔):适合于由同一機關内若幹人聯合開發的程式,或可被其他機關使用的程式。

 正式文檔( 4 級文檔):适合那些要正式發行供普遍使用的軟體産品。關鍵性程式或具有重複管理應用性質(如工資計算)的程式需要 4 級文檔。 4 級文檔應遵守GB8567 的有關規定。

試題 10 答案

( 10) D

試題 9

根據《軟體工程 産品品質 第 1 部分:品質模型 GB/T16260.1-2006》,在規定條件下,相對于所用資源的數量,軟體産品可提供适當性能的能力稱為軟體産品的(9)。

( 9)

A.易用性

B.穩定性

C.可靠性

D.效率

試題 9 分析

《軟體工程 産品品質 第 1 部分:品質模型 GB/T16260.1-2006》中規定:

易用性是:在指定條件下使用時,軟體産品被了解、學習、使用和吸引使用者的能力;

穩定性是:軟體産品避免由于軟體修改而造成意外結果的能力;

可靠性是:在指定條件下使用時,軟體産品維持規定的性能級别的能力;

效 率是:在規定條件下,相對于所用資源的數量,軟體産品可提供适當性能的能力。

試題 9 答案

( 9) D

試題 8

軟體可靠性和可維護性是軟體的一項重要特性,根據 GB/T14394-2008中對其的描述,在軟體運作和維護過程中, (8)不屬于分析和提高軟體可靠性的措施。

( 8)

A.實施 FRACAS

B.跟蹤使用者功能要求

C.跟蹤使用者滿意程度

D.測量可靠性,并分析現場可靠性是否達到要求

試題 8 分析

根據《計算機軟體可靠性和可維護性管理 GB/T14394-2008》标準中的描述,在軟體運作和維護過程中,應分析和提高軟體可靠性:

1、制定并實施軟體可靠性資料采集規程;

2、實施軟體 FRACAS( software failure reporting analysis and corrective action system,軟體失效報告、分析和糾正措施系統);

3、測量可靠性,分析現場可靠性是否達到要求;

4、跟蹤使用者滿意程度;

5、用可靠性測量資料指導産品和工程過程的改進;

6、軟體産品維護時執行适當的維護規程并參照“在開發過程中的可靠性和可維護性管理要求” 實施适用

的管理活動。

試題 8 答案

( 8) B

試題 7

GB/T16260-1996 給出的品質特性中,不包括(7)。

( 7 )

A.功能性

B.效率

C.軟體環境

D.可移植性

試題 7 分析

在《 GB/T16260-1996》中,對軟體産品的内部品質和外包品質定義了 6 個品質特性和27 個品質子特性; 其中 6 個品質特性為: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維護性和可移植性。

試題 7 答案

( 7) C

試題 6

在《軟體文檔管理指南 GB/T16680-1996》中,對确定文檔的品質等級作了規定,軟體文檔的品質可以按照文檔的形式和列出的要求劃分為四個等級。對于由同一機關内若幹人聯合開發的程式,或要交由其他機關使用的程式,應該達到(6)級的要求。

( 6 )

A.一

B.二

C.三

D.四

試題 6 分析

在《軟體文檔管理指南 GB/T16680-1996》中,對确定文檔的品質等級作了規定,軟體文檔的品質可以按照文檔的形式和列出的要求劃分為四個等級。

最低限度文檔(1 級文檔):适合開發工作量低于一個人月的開發者自用程式。該文檔應包含程式清單、開發記錄、測試資料和程式簡介。

内部文檔(2 級文檔):可用于在精心研究後被認為似乎沒有與其他使用者共享資源的專用程式。除 1 級文檔提供的資訊外, 2 級文檔還包括程式清單内足夠的注釋以幫助使用者安裝和使用程式。

工作文檔(3 級文檔):适合于由同一機關内若幹人聯合開發的程式,或可被其他機關使用的程式。

正式文檔(4 級文檔):适合那些要正式發行供普遍使用的軟體産品。關鍵性程式或具有重複管理應用性質(如工資計算)的程式需要 4 級文檔。

試題 6 答案

( 6) C

試題 5

在我國的标準化代号中,屬于推薦性國家标準代号的是(5)。

( 5)

A. GB

B. GB/T

C. GB/Z

D. GJB

試題 5 分析

我國的國家标準分為強制性标準、推薦性标準和指導性技術檔案三種。

強制性國家标準代号為 GB,

推薦性國家标準代号為 GB/T,

國家标準指導性技術檔案代号為 GB/Z。

GJB為國家軍隊的标準。

試題 5 答案

( 5) B

試題 4

根據《軟體文檔管理指南 GB/T16680-1996》, (4)不屬于基本的産品文檔。

( 4)

A.參考手冊和使用者指南

B.支援手冊

C.需求規格說明

D.産品手冊

試題 4 分析

根據《軟體文檔管理指 GB/T16680-1996》,軟體文檔有三類,分别是開發文檔、産品文檔和管理文檔。

開發文檔是描述軟體開發過程,包括軟體需求、軟體設計、軟體測試、保證軟體品質的一類文檔,開發文檔也包括軟體的詳細技術描述(程式邏輯、程式間互相關系、資料格式和存儲等)。開發文檔起到如下五種作用:

 它們是軟體開發過程中包含的所有階段之間的通信工具,它們記錄生成軟體需求、設計、編碼和測試的詳細規定和說明。

 它們描述開發小組的職責。通過規定軟體、主題事項、文檔編制、品質保證人員以及包含在開發過程中任何其他事項的角色來定義做直截了當、如何做和何時做。

 它們用作檢驗點而允許管理者評定開發進度。如果開發文檔丢失、不完整或過時,管理者将失去跟蹤和控制軟體項目的一個重要工具。

 它們形成了維護人員所要求的基本的軟體支援文檔。而這些支援文檔可作為産品文檔的一部分。

 它們記錄軟體開發的曆史。

基本的開發文檔包括可行性研究和項目任務書;需求規格說明;功能規格說明;設計規格說明,包括程式和資料規格說明;開發計劃;軟體內建和測試計劃;品質保證計劃、标準、進度;安全和測試資訊。

産品文檔規定關于軟體産品的使用、維護、增強、轉換和傳輸的資訊。産品文檔起到如下三種作用:

 為使用和運作軟體産品的任何人規定教育訓練和參考資訊。

 使得那些未參加本軟體開發的程式員維護它。

 促進軟體産品的市場流通或提高可接受性。

産品文檔用于下列類型的讀者:

 使用者。他們利用軟體輸入資料、檢索資訊和解決問題。

 運作者。他們在計算機系統上運作軟體。

 維護人員。他們維護、增強或變更軟體。

産品文檔包括如下内容:

 用于管理者的指南和資料,他們監督軟體的使用。

 宣傳資料。通告軟體産品的可用性并詳細說明它的功能、運作環境等。

 一般資訊。對任何有興趣的人描述軟體産品。

基本的産品文檔有教育訓練手冊、參考手冊和使用者指南、軟體支援手冊、産品手冊和資訊廣告。

管理文檔建立在項目資訊的基礎上,諸如:

 開發過程的每個階段的進度和進度變更的記錄。

 軟體變更情況的記錄。

 相對于開發的判定記錄。

 職責定義。

這種文檔從管理的角度規定涉及軟體生存的資訊。相關文檔的詳細規定和編寫格式見GB8567。

試題 4 答案

( 4) C

試題 3

在 GB/T14393 計算機軟體可靠性和可維護性管理标準中, (3)不是詳細設計評審的内容。

( 3)

A.各單元可靠性和可維護性目标

B.可靠性和可維護性設計

C.測試檔案、軟體開發工具

D.測試原理、要求、檔案和工具

試題 3 分析

在軟體開發各階段都要進行評審,評審管理要求按 GB8566 進行,其中與軟體可靠性和可維護性有關的具體評審要求如下:

 需求分析評審:可靠性和可維護性目标;大綱及其實施計劃;操作順序和不可逆操作順序的保障要求;功能降級使用方式下,軟體産品最低功能保證的規格說明;選用或制定的規範和準則。

 概要設計評審:可靠性和可維護性目标配置設定;可靠性和可維護性設計方案;設計分析,關鍵成分的時序,估計的運作時間,錯誤恢複及相關性能要求;測試原理、要求、檔案和工具。

 詳細設計評審:各單元可靠性和可維護性目标;可靠性和可維護性設計(如:容錯);測試檔案、軟體開發工具。

 軟體驗證與确認計劃評審:軟體可靠性和可維護性驗證和确認方法;軟體可靠性和可維護性測試(計劃、規程、用例和設施);驗證與确認時所用的其他準則。

試題 3 答案

( 3) D

試題 2

根據《計算機軟體需求說明編制指南》( GB/T 9385-1988),關于軟體需求規格說明的編制, ( 2 )是不正确的做法。

( 2)

A.軟體需求規格說明由開發者和客戶雙方共同起草

B.軟體需求規格說明必須描述軟體的功能、性能、強加于實作的設計限制、屬性和外部接口

C.軟體需求規格說明中必須包含軟體開發的成本、開發方法和驗收過程等重要外部限制條件

D.在軟體需求規格說明中避免嵌入軟體的設計資訊,如把軟體劃分成若幹子產品、給每一個子產品配置設定功能、描述子產品間資訊流和資料流及選擇資料結構等

試題 2 分析

軟體需求說明書( SRS)是對要完成一定功能、性能的軟體産品、程式或一組程式的說明, SRS 将完成下列目标:

( 1)在軟體産品完成目标方面為客戶和開發者之間建立共同協定創立一個基礎。對要實作的軟體功能做全面描述,幫助客戶判斷所規定的軟體是否符合他們的要求,或者怎樣修改這種軟體才能适合他們的要求。

( 2)提高開發效率。編制 SRS 的過程将使客戶在設計開始之前周密地思考全部需求,進而減少事後重新設計、重新編碼和重新測試的返工活動。在 SRS 中對各種需求仔細地進行複查,還可以在開發早期發現若幹遺漏、錯誤的了解和不一緻性,以便及時加以糾正。

( 3)為成本計價和編制計劃進度提供基礎。 SRS 提供的對被開發軟體産品的描述,是計算機軟體産品成本核算的基礎,并且可以為各方的要價和付費提供依據。 SRS 對軟體的清晰描述,有助于估計所必須的資源,并用作編制進度的依據。

( 4)為确認和驗證提供一個基準。任何組織将更有效地編制他們的确認和驗證計劃。作為開發合同的一部分, SRS 還可以提供一個可以度量和遵循的基準(然而,反之則不成立,即任一有關軟體的合同都不能作為 SRS。因為這種檔案幾乎不包括詳盡的需求說明,并且通常不完全的)。

( 5)便于移植。有了 SRS 就便于移值軟體産品,以适應新的使用者或新的機種。客戶也易于移植其軟體到其他部門,而開發者同樣也易于把軟體移植到新的客戶。

( 6)作為不斷提高的基礎。由于 SRS 所讨論的是軟體産品,而不是開發這個産品的設計。是以 SRS 是軟體産品繼續提高的基礎。雖然 SRS 也可能要改變,但是原來的 SRS還是軟體産品改進的可靠基礎。軟體開發的過程是由開發者和客戶雙方同意開發什麼樣的軟體協定開始的。這種協定要使用 SRS 的形式,應該由雙方聯合起草。這是因為客戶通常對軟體設計和開發過程了解較少,而不能寫出可用的 SRS;開發者通常對于客戶的問題和意圖了解較少,進而不可能寫出一個令人滿意的系統需求。

試題 2 答案

( 2) C

試題 1

根據《軟體文檔管理指南 GB/T 16680-1996》的要求,有關正式組織需求文檔的評審,不正确的是(1)。

( 1)

A.無論項目大小或項目管理的正規化程度,需求評審是必不可少的

B.可采用評審會的方式進行評審

C.評審小組由軟體開發機關負責人、開發小組成員、科技管理人員和标準化人員組成,必要時還可邀請外機關專家參加

D.需求文檔可能需要多次評審

試題 1 分析

根據《軟體文檔管理指南 GB/T 16680-1996》,關于需求文檔的評審,有下列條款:“無論項目大小或項目管理的正規化程度,需求評審和設計評審是必不可少的。需求必須說明清楚,使用者和開發者雙方都必須了解需求,為了能把需求轉換成程式及程式成分,設計的細節須經同意并寫成文檔。

評審一般采用評審會的方式進行,其步驟為:

a) 由軟體開發機關負責人、使用者代表、開發小組成員、科技管理人員和标準化人員等組成評審小組,必要時還可邀請外機關的專家參加;

b) 開會前,由開發機關負責人确定評審的具體内容,并将評審材料發給評審小組成員,要求做好評審準備;

c) 由開發機關負責人主持評審會,根據文檔編制者對該文檔的說明和評審條目,由評審小組成員進行評議、評審,評審結束應作出評審結論,評審小組成員應在評審結論上簽字。”

由上述标準原文可知,需求文檔的評審須有使用者代表的參加,選項 C 所述之評審小組中缺少使用者代表。

試題 1 答案

( 1) C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