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編者按:扶貧有新思路,扶貧有力量。不要坐以待,不靠努力,小果子有大功效。在湘南永州,農村剩餘勞動力有了新的緻富模式。沒有大工廠,沒有大農場,隻有我們普通人互相幫助的農業的好例子。對接粵港澳,發展大湘南!跟着我們的鏡頭,讓我們來看看湘南新農戶小規模種植業的收獲季節。
紅網時光記者于佳麗記者黃新天報道
在永州市新田縣黃公堂村,近300畝紅皮蘿蔔迎來了豐收,趁着難得的晴朗天氣,村民們忙着收割成熟的紅皮蘿蔔,田頭呈現出收獲的景象。
村民黃文軒今年種植了10畝紅皮蘿蔔,收獲豐收,畝産量超過6公斤,每畝可為他帶來近4000元的經濟收入。黃說,蘿蔔比其他作物更短,更具成本效益。
紅皮蘿蔔是黃公堂村的傳統産業,用高水準的農田建設、田間機械耕作、運河建設等工程進行完善,村民種植成本降低,種植熱情高漲,收獲紅皮蘿蔔在機器耕作道路清洗,一箱大小适中,不出基地,有蔬菜經銷商購買。目前,黃公堂村成立了農業發展專業合作社,村專責小組計劃引進加工企業,深加工農産品,在繼續擴大紅皮蘿蔔産業的同時,也促進了其他特色農産品的多元化發展。
永州市委宣傳部在黃公堂村幫隊隊長周秋平說:"首先要保證我們廣大農民高收入農産品,然後貧困戶有事可做,三合一。"
作為湖南省"一縣一特"蔬菜生産基地和主要出口蔬菜基地,近年來,新天縣依托富硒資源優勢,積極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籃子"項目,發展特色蔬菜産業,增加農民收入,近30萬噸富硒蔬菜出口廣東, 港澳地區及東南亞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