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換個思路解決問題

最近在讀一本書《習慣的力量》【作者:(美) 查爾斯.都希格】,書中描述了一則故事十分有趣大意如下,作者之前是名報社記者,在巴格達工作時,經常有暴力活動發生,在暴亂發生前一般都會有大群的人聚集在廣場或開闊地帶,幾個小時後,人群會越集越多,接着會有人兜售食品,然後有人開始丢石塊或者玻璃瓶,局勢就變得不可控,美國軍方有個少校在分析完幾次暴亂活動視訊後,向市長提出一個奇怪的請求,能否不讓兜售食品的人靠近這些聚集人群?市長同意了。幾個星期後,又有人群聚集在清真寺附近,然後人越來越多,警察意識到麻煩馬上要來,于是通知美軍過來增援。到了傍晚,人群開始焦躁饑餓。大家到處尋找之前販賣食品的小販,但是這次一個都沒看見。圍觀的人群漸漸散去,秩序得到了有效控制,到晚上8點,所有人都離開了。

這個故事說明了什麼呢,其實我們生活或工作中經常會遇到不可控的事情發生,解決問題的人能否發現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其中的關鍵,而且很多問題根源都是源自于人本身,如果能發現人的習慣或是事情發展的規律,必然會發現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

在公司日常項目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心才應該是項目最核心部份,隻有少部份管理人員能意識到這一點,通常項目負責人或極大多數普通的項目負責人,僅僅是把控項目技術或是把控進度,但是忽視了項目參與人員的心理狀态,是以造成項目在關鍵時期人員不在工作狀态,最終導緻項目沒法按時傳遞或項目被迫停止,這樣的事例比比皆是。

再舉個例子,希特勒在進攻莫斯科前夕,手下将軍曾建議放棄攻打烏克蘭基輔而直攻莫斯科,但是希特勒本人則認為基輔是當時蘇聯紅軍最大的物資供給方,是以必須拿下基輔切斷蘇聯物資供應源,從戰略層面看這個決定沒有太大問題,問題是希特勒魚與熊掌都想要,打下基輔後又指令前線軍隊冒着冬季零下50度的低溫去攻打莫斯科,在德國後勤物資還未到,前線官兵穿着單衣單褲,坦克與機車全部失去作用的情況下,官兵最初的決心與熱情早已消耗一空,此時希特勒仍然天真的認為那個戰無不勝的德軍必将會完成他本人部置的任務,當然最終結果我們所有人已經知道答案了,問題是昨天發生的故事,今天仍然在工作中上演相同的故事,很多老闆總是樂觀分析形勢,對底下項目實際參與人員不理不問,天真的認為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人員不合适換人,負責人不行換将這種心理,我相信經過過幾次人員換血後,項目已經錯過最佳上線時間點後悔莫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