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换个思路解决问题

最近在读一本书《习惯的力量》【作者:(美) 查尔斯.都希格】,书中描述了一则故事十分有趣大意如下,作者之前是名报社记者,在巴格达工作时,经常有暴力活动发生,在暴乱发生前一般都会有大群的人聚集在广场或开阔地带,几个小时后,人群会越集越多,接着会有人兜售食品,然后有人开始丢石块或者玻璃瓶,局势就变得不可控,美国军方有个少校在分析完几次暴乱活动视频后,向市长提出一个奇怪的请求,能否不让兜售食品的人靠近这些聚集人群?市长同意了。几个星期后,又有人群聚集在清真寺附近,然后人越来越多,警察意识到麻烦马上要来,于是通知美军过来增援。到了傍晚,人群开始焦躁饥饿。大家到处寻找之前贩卖食品的小贩,但是这次一个都没看见。围观的人群渐渐散去,秩序得到了有效控制,到晚上8点,所有人都离开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呢,其实我们生活或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不可控的事情发生,解决问题的人能否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其中的关键,而且很多问题根源都是源自于人本身,如果能发现人的习惯或是事情发展的规律,必然会发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在公司日常项目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心才应该是项目最核心部份,只有少部份管理人员能意识到这一点,通常项目负责人或极大多数普通的项目负责人,仅仅是把控项目技术或是把控进度,但是忽视了项目参与人员的心理状态,所以造成项目在关键时期人员不在工作状态,最终导致项目没法按时交付或项目被迫停止,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

再举个例子,希特勒在进攻莫斯科前夕,手下将军曾建议放弃攻打乌克兰基辅而直攻莫斯科,但是希特勒本人则认为基辅是当时苏联红军最大的物资供给方,所以必须拿下基辅切断苏联物资供应源,从战略层面看这个决定没有太大问题,问题是希特勒鱼与熊掌都想要,打下基辅后又命令前线军队冒着冬季零下50度的低温去攻打莫斯科,在德国后勤物资还未到,前线官兵穿着单衣单裤,坦克与摩托车全部失去作用的情况下,官兵最初的决心与热情早已消耗一空,此时希特勒仍然天真的认为那个战无不胜的德军必将会完成他本人部置的任务,当然最终结果我们所有人已经知道答案了,问题是昨天发生的故事,今天仍然在工作中上演相同的故事,很多老板总是乐观分析形势,对底下项目实际参与人员不理不问,天真的认为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人员不合适换人,负责人不行换将这种心理,我相信经过过几次人员换血后,项目已经错过最佳上线时间点后悔莫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