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年的好萊塢寵兒,如今卻無人問津,曾經的男神也不受待見了?

當年的好萊塢寵兒,如今卻無人問津,曾經的男神也不受待見了?

一個早已注定的慘案發生了:

《奪寶奇兵5》,票房大撲。

幾乎可以這麼說:

這是一個事先沒多少人會看好的項目,一則由于這個IP實在太老了,二則由于斯皮爾伯格習慣性超支嚴重,投資者小心翼翼,時刻擔心着自己的錢會打水漂。

但最終。

在斯皮爾伯格、喬治·盧卡斯、詹姆斯·曼高德(豆瓣9.1的《緻命ID》)三巨頭的努力下,這部片的拍攝依然拿到了2.95億美元(折合人民币約21.4億)的投資。

當年的好萊塢寵兒,如今卻無人問津,曾經的男神也不受待見了?

而虧損,恐怕要達到上億的規模。

這是什麼樣的執念?

又或者,他們隻是在賭運氣?

恐怕不是。

Sir看完電影之後,其實就一直心情複雜。

第一感覺是失望。

老實說,《奪寶奇兵》系列在Sir心裡是有一定地位的,它是年輕的象征,或者說,是曾經年輕的符号。

它是當年好萊塢新生代的寵兒,37歲的喬治·盧卡斯和35歲的斯皮爾伯格獻給那一代年輕觀衆的商業大餐。

它足夠新鮮:

主角是一個考古學教授,但他又是穿梭于危險叢林,與邪惡勢力鬥智鬥勇的探險家,軟呢牛仔帽和一根皮鞭是他标志性的裝備(主打一個荷爾蒙爆棚)。

當年的好萊塢寵兒,如今卻無人問津,曾經的男神也不受待見了?

它足夠有趣:

比如第三部裡的火車追逐戲,小瓊斯跑一節車廂相當于開一個盲盒,有群蛇亂舞、獨角犀牛、獅子,還有魔術師的奇妙房間,出現了很多巴斯特·基頓式的裝置戲法。

當年的好萊塢寵兒,如今卻無人問津,曾經的男神也不受待見了?

它有足夠的奇觀:

比如第二部的跳飛機,堪稱系列最佳空降戲,明黃色的充氣艇在空中逐漸撐開,變成“降落傘”,不僅救大命,還能順帶滑個雪。

當年的好萊塢寵兒,如今卻無人問津,曾經的男神也不受待見了?

它也有斯皮爾伯格“加料”給年輕人的B級片口味:

比如過分西方獵奇向拍出的印度料理,炖眼球湯,冰凍猴腦;比如啟動的飛機變成了絞肉機等等。

當年的好萊塢寵兒,如今卻無人問津,曾經的男神也不受待見了?
當年的好萊塢寵兒,如今卻無人問津,曾經的男神也不受待見了?
當年的好萊塢寵兒,如今卻無人問津,曾經的男神也不受待見了?

可以這麼說。

雖然它開啟的奪寶冒險片影響到不少後世作品,但最重要的,它是那個年代“當下”的作品,是一場散發着荷爾蒙的盛世奇觀。

但如今呢?

《奪寶奇兵5》其實還是在說那個說了無數遍的話題:

英雄遲暮。

老年瓊斯上來就跟反派對打,結果無效掄拳,迅速敗北。

當年的好萊塢寵兒,如今卻無人問津,曾經的男神也不受待見了?

動作戲大多為追車,反複看他們在車上你追我趕。

當年的好萊塢寵兒,如今卻無人問津,曾經的男神也不受待見了?

連跳飛機這種重頭戲,也是平平無奇地降落傘飄落。

當年的好萊塢寵兒,如今卻無人問津,曾經的男神也不受待見了?

沒有重口刺激的細節來生理性激活感官,也沒有笑點活躍下氣氛,兩個半小時的片長很難不感到審美疲勞。

當年的好萊塢寵兒,如今卻無人問津,曾經的男神也不受待見了?

對于現在年輕人來說。

這就像啃一桶無糖且軟掉的爆米花,沒有可供咀嚼的甜頭與口感。

但。

真的隻是如此嗎?

這也是Sir覺得心情複雜的最主要原因:電影中其實有一些很有趣的“對照”。

比如一場動作戲。

在被納粹追殺的路上,瓊斯的逃亡方式是騎馬,而對方開機車緊追,将他逼近地鐵。在這個密閉的現代空間裡,瓊斯驚慌逃竄。

當年的好萊塢寵兒,如今卻無人問津,曾經的男神也不受待見了?
當年的好萊塢寵兒,如今卻無人問津,曾經的男神也不受待見了?
當年的好萊塢寵兒,如今卻無人問津,曾經的男神也不受待見了?

什麼意思?

老年人在當代世界的格格不入?

恐怕還不止于此。

請記住,電影裡設計了一個很特别的年份:1969年。

那一年,阿波羅登月,人們已經不再滿足于把目光放在地球上,而要去仰望星辰大海,追逐一個無限想象的未來。

課堂上。

人們對舊知識已經毫無興趣,對新技術卻充滿熱情。

地鐵裡。

孩子身上穿着宇航服,這幾乎代表着未來。

當年的好萊塢寵兒,如今卻無人問津,曾經的男神也不受待見了?

沒錯。

這景象,一如AI等新技術蓬勃發展的今天。

但,斯皮爾伯格卻發出了疑問:

向前看,真的就是好的嗎?

如果時代毫不留情地推着人們向前奔跑,那些跑不動的人該怎麼辦?隻是如瓊斯一樣,黯然退休,落魄度過餘生嗎?

當年的好萊塢寵兒,如今卻無人問津,曾經的男神也不受待見了?

也是是以,影片安排了一個看起來略顯生硬的第三幕:

瓊斯穿越時空,意外回到了阿基米德時代。

那個時代沒有高科技,沒有轟炸機,那個時代人們還在關心身邊的問題,解決現實的難題。

那個時代。

老人,還是有用的。

合理嗎?

不合理。

但這,卻是瓊斯的理想之地。

是以一切便已很清楚了。

斯皮爾伯格們之是以在如此不被看好的情況下也要将這樣的電影拍出來,不是新瓶裝舊酒,而更多地,是對當下潮流的一種反叛,是對時代脫節者的一種安慰。

他用他們青年時代的偶像告訴他們,沒關系,瓊斯也是如此,福特也會如此。

不想留在日新月異的大時代裡。

也沒那麼丢人。

但問題是,這樣的想法,是注定不會讨年輕人歡心的。

在我那場觀影,全場基本從頭沉默到尾,除了一場戲,那是瓊斯拿出鞭子,結果别人不講武德地拿出了槍,隻有這種幽默時刻,觀衆會給點反應。

當年的好萊塢寵兒,如今卻無人問津,曾經的男神也不受待見了?

但這場戲,其實也是自我緻敬。

緻敬的是第一部裡瓊斯一槍秒掉比武之人。

當年的好萊塢寵兒,如今卻無人問津,曾經的男神也不受待見了?

為什麼年輕人會如此冷漠?

這恐怕與他們的記憶有關(他們不會覺得冒險奪寶是多刺激多潮流的事,也不會有什麼哈裡森·福特的情結),但更多地,是與主創的選擇有關。

從頭到尾。

斯皮爾伯格們似乎就沒想過,要塑造出符合當下觀衆審美喜好的角色。

一個最直接的例子,就是麥叔飾演的反派。

這完全是可以做成聯系當下環境的人物,一個衣冠楚楚,為社會做出重大貢獻的人,但其實,隐藏的身份是納粹。

結果呢?

這個角色依舊沿襲了老套的臉譜化,甚至絲毫沒有涉及當代新納粹的任何新特征。

他變成了單純的靶子。

當年的好萊塢寵兒,如今卻無人問津,曾經的男神也不受待見了?
當年的好萊塢寵兒,如今卻無人問津,曾經的男神也不受待見了?

完完全全的老派動作片設計。

是以老實說,Sir覺得雖然《奪寶奇兵5》未達預期,但其實也不至于用“差”來形容。

各大網站的評分似乎也能說明問題:IMDb6.9,豆瓣7.3,爛番茄新鮮度69%,爆米花指數88%,相比于同期的電影,比《變形金剛》要好,與《閃電俠》不相上下。

當年的好萊塢寵兒,如今卻無人問津,曾經的男神也不受待見了?
當年的好萊塢寵兒,如今卻無人問津,曾經的男神也不受待見了?

但,它就是不受待見。

這就像電影裡,衆人穿越回阿基米德時代時的情景。

一方面。

瓊斯看到了阿基米德,斬釘截鐵地說,“我要留下來”。

情真意切。

他是貪戀和偶像在一起的“當下”時光?

不。

他分明是那個想活在過去,而不願意假裝積極“向前看”的王響。

但另一方面。

那個跟他一起的年輕女主角卻一棒子打暈了他,把他帶回了1969年。

沒有絲毫商量的餘地。

是的。

無論你曾經是誰。

在這個時代。

不“向前看”的人,也隻能一次次地,不留情地,被擊倒在地。

本文圖檔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巴斯特冷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