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白是詩,但《長安三萬裡》不是

李白是詩,但《長安三萬裡》不是

本文作者:綠流

先說一個腦洞。高适看着特别像一個明星,看了半小時後恍然大悟,怕不是照着譚俊彥畫的吧。但譚俊彥又不是大明星,他還有個身份是狄龍兒子。是以影片中高适和李白,四舍五入難道參考了狄龍和姜大衛的cp?

李白是詩,但《長安三萬裡》不是
李白是詩,但《長安三萬裡》不是

在寫這篇影評的前後,都沒有看過宣發物料,是以對影片制作上的構思,并沒有什麼了解。隻能直接說一下觀影的感受。

李白是詩,但《長安三萬裡》不是

首先,電影我是在四川看的,這個商場内餐飲店所在的那一層樓,叫“将進酒”,牆面上有許多李白的元素。

餘光中曾誇李白: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

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

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而這句詩,在電影中成了李白誇獎高适的話。不僅如此,整部影片看下來,主角是高适,叙事的角度是高适,高光人物是高适,正面形象是高适。

so,where is 李太白?

李白是詩,但《長安三萬裡》不是

相信來看這部電影的許多人,也像我一樣,懷抱着對唐詩的情懷而來。而成就了半部盛唐詩歌的李白,在片中卻成了大唐第一贅婿,如此落魄不堪。

我就請問一句:李白是這個樣子,盛唐算什麼?

李白是詩,但《長安三萬裡》不是

比起心疼李白,更心痛中學生,才考完又關在電影院背了三小時詩。

而連中學生都知道,詩歌講求的是意境,點到即止,不需要點破。有許許多多的場景,畫面意境已經夠了,不需要念詩。如果能少念幾句詩,電影也不至于如此冗長吧。

當然,片中有幾處詩歌的運用是恰當的。例如用高适的《燕歌行》表現他的壯志和“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的現實。

詩歌用得最好的一場,當屬長安胡姬酒肆中,安排賀知章、張旭、王維等人一同出場,再現盛唐詩歌宇宙,激發杜甫寫出《飲中八仙歌》的盛大場面。有華服美酒,有胡姬的舞步,還有肆意揮霍才華的狂人。

不過呢,比起《妖貓傳》中的盛唐氣象,這裡的表現力還是差一點,說實話,卡通片應該效果更好才對。

高适和杜甫的詩,講得不錯。偏偏李白的《将進酒》,差強人意,美,但不驚豔,缺乏高潮時的一把火候。順便吐槽一句,國風動畫自從發現敦煌配色後,動不動就用,絢爛得審美疲勞了。

李白是詩,但《長安三萬裡》不是

其實,《長安三萬裡》中的美術亮點挺多的。特别有印象的是昭陵六駿,膘肥體健的戰馬可比身材6:4的人好看多了。

李白是詩,但《長安三萬裡》不是

(劇照沒找到,上一張真的昭陵馬看看)

人物年齡感的刻畫也不錯,年輕時的少年意氣,到晚年李白眼角的魚尾紋、腰間的啤酒肚,令人唏噓。但是,唐朝男人都不長腋毛嗎?

最美的畫面是展現山河的空鏡,有意境。

李白是詩,但《長安三萬裡》不是

說回故事本身,就是站在高适的角度講訴了李白的一生,順帶把安史之亂前後的詩歌、曆史拉了一遍。就像是把紀錄片《唐之韻》的第一集用動畫的形式演了出來。

李白是詩,但《長安三萬裡》不是

而片中李白的一生,也沒有紀錄片《千古風流人物》中講得好。《千古風流人物》同樣展現了李白人生中的窘境、困境,但畫面和文案的整體基調非常優美含蓄,流淌着詩歌般的韻律,把握住了“谪仙人”的形象。

李白是詩,但《長安三萬裡》不是

最後,我也來念兩句詩吧。

其一:

《題李太白墓》

元代   梅之煥

采石江邊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來來往往一首詩,魯班門前弄大斧。

其二:

戲為六絕句·其二

唐·杜甫

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李白是詩,但《長安三萬裡》不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