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展會現場展示的特斯拉機器人。新華社發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被視為全球AI行業風向标。6日,在上海舉行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參展企業數量、展覽面積均創曆屆之最,首發首展新品達30餘款,來自全球的超400家AI行業知名企業和機構拿出人形機器人、大模型等“新賽道”上的“硬核産品”,涵蓋核心技術、智能終端、應用賦能、前沿技術四大闆塊,包括大模型、晶片、機器人、智能駕駛等領域,展現AI技術如何加速深耕實體經濟、賦能美好生活。
●“大模型”熱力集體釋放
AI大模型是指使用大規模資料和強大的計算能力訓練出的人工智能模型。這些模型通常具有高度的準确性和泛化能力,可以應用于自然語言處理、圖像識别、語音識别等領域。
30多個大模型在大會上集體亮相,有的瞄準通用、有的深耕行業,推動人工智能從感覺走向認知、從識别走向生成、從專用走向通用。
在現場,觀衆可以近距離體驗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等機構首發推出的大模型“天際”,會場所在地附近15平方公裡的實景模型,正在螢幕上推送。這一實景三維大模型,能對100平方公裡範圍的城市實景進行高精度快速模組化,清晰度能達到4K,觀衆不僅可以360度觀測,還能在模型中挪動建築、“修改城市”。
“未來模型将面對更加複雜多樣化的互動場景,更加注重各種形式的資訊融合。”中信智庫專家委員會主任武超認為,大語言模型将成為個人智能助理,作為未來的人機互動界面,也會成為新一代的流量入口。
●“頭雁”效應賦能實體經濟
走在中信集團展台,可以實時觀看位于湖北黃石的中信泰富特鋼大冶特鋼460鋼管工廠的數字孿生圖像。視訊中,每一支鋼料的位置都能實時追蹤。
“這是首個無縫鋼管全流程、全業務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和數字孿生工廠,實作人均勞動生産率和産能提升同時,工序能耗及碳排放降低。”中信泰富特鋼大冶特鋼鋼管事業部首席工程師馬金輝說。
人工智能具有溢出帶動性很強的“頭雁”效應。眼下,其賦能百業的“頭雁”效應正在加速顯現。
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在現場緻辭時表示,人工智能的發展,關鍵要走深向實,賦能産業更新,服務好千行百業、服務好科學研究。
●助力突破傳統科研能力瓶頸
6日,騰訊公布“探星計劃”新成果,2023年通過AI技術,從大量觀測資料中發現快速射電暴。
“快速射電暴是宇宙中最明亮的射電爆發現象,爆發的持續時間僅為幾個毫秒,是天文學家研究宇宙的重要工具。”騰訊優圖實驗室負責人吳運聲說,從天文探索到文化研究,人工智能推進創新策源,正在拓展人類認識自然界、總結客觀規律的邊界。
人工智能驅動的科學研究(AI for Science)是當下熱點話題。2017年前後,科學家開始嘗試将機器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用于求解科學問題。6日,由中國科學技術資訊研究所、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研究中心等釋出的報告顯示,大陸在AI for Science方面論文發表數量全球第一。
“人工智能賦能,将突破傳統科學研究能力瓶頸,成為全球科學研究新範式。”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趙志耘說,目前正處于AI for Science突破性發展的關鍵視窗期,應持續強化研發支援、有序推動科學研究資料開放共享、加快完善基礎軟硬體技術生态體系、統籌推進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培養多學科交叉複合型人才以及深化拓展國際合作。
●尖端科技
“天際”
實作100平方公裡城市實景三維模組化
在7月6日召開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聯合香港中文大學、上海市測繪院釋出城市級實景三維大模型“天際”,該大模型能夠對100平方公裡範圍的城市實景進行高精度快速模組化。
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青年科學家戴勃介紹,實景三維是對一定範圍内人類生産、生活和生态空間進行真實、立體、時序化反映的數字空間。天際大模型集算法、算子、計算系統為一體,在高效訓練的同時,可準确表征大規模三維城市場景,并達到高品質的神經渲染效果。
此前相關技術應用于物體或單個建築,而天際大模型将範圍擴大到城市的方方面面,實作了百平方公裡的三維實景模組化,在真正的城市尺度上驗證基于人工智能的三維實景技術潛力的新鮮嘗試。
“無人機沿着城市飛一圈,天際大模型就能生成整個城市的實景三維模型,分辨率精度可達4K。”戴勃說。根據研發人員現場示範,觀衆可從任意角度檢視城市實景三維模型,設定目标建築相關參數,即可在三維模型中移除、移動或複制目标建築。
盤古3.0
面向行業的大模型系列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7日在華為開發者大會2023上正式釋出人工智能(AI)大模型華為雲盤古大模型3.0。
華為常務董事、華為雲CEO張平安說:“盤古大模型是一個面向行業的大模型系列。要讓每個行業、每個企業、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專家助手,讓工作更高效更輕松。”
目前,華為雲盤古大模型3.0已在煤礦、鐵路、氣象、金融、代碼開發、數字内容生成等領域發揮作用,提升生産效率、降低研發成本。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正刊中原標準時間7月6日發表了華為雲盤古大模型研發團隊獨立研究成果——《三維神經網絡用于精準中期全球天氣預報》。
“一旦中國決定邁出某個領域的步伐,無論是人工智能還是其他産業,中國都能夠做到極好。我對中國擁有強大的人工智能能力充滿信心。”
——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開幕式上表示。
大陸AI核心産業規模達5000億元 企業超4300家
記者6日從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開幕式上獲悉,大陸人工智能産業蓬勃發展,核心産業規模達到5000億元,企業數量超過4300家,創新成果不斷湧現。
除了提及上述産業資料,工業和資訊化部副部長徐曉蘭還表示,大陸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加快布局,算力規模位居全球第二,東數西算等重大工程加快推進,5G基站超過280萬個;此外,融合應用深度拓展,已建成2500多個數字化工廠中的房間和智能工廠,經過智能化改造,研發周期縮短了約20.7%、生産效率提升了約34.8%、不良品率降低了約27.4%、碳排放減少了約21.2%。
(本版文字: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