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校“一站式”學生社群綜合管理模式建設工作指南》全文釋出!

作者:一點益思

高校“一站式”學生社群

綜合管理模式建設工作指南

01

黨建引領

基本要求

1.1

學校黨委高度重視,黨委書記履行“一站式”學生社群建設工作第一責任人職責,上司班子成員強化“一崗雙責”,将“一站式”學生社群建設工作作為常委會、全委會和校長辦公會重要議題,每學期專題研究,及時協調解決機制建構、資源配置、經費保障等問題,形成黨委統一上司、有關機關各負其責、全員協同配合的工作格局。

1.2

明确黨委學生工作部門或其他部門作為牽頭機關,強化統籌協調、組織推進、管理監督,確定多方力量和資源在學生社群實作整合協同。

1.3

在學生社群建立黨團組織,實作對樓宇、樓層的全覆寫,建立學生黨員網格化管理體系,健全線上線下責任區、先鋒崗、工作坊等機制。

1.4

建立接訴即辦工作機制,完善“學生反映—集中轉辦—限期回報—跟蹤問效”的工作閉環。

拓展要求

1.5

打破年級、專業、師生界限,在學生社群靈活設定黨支部,積極與其他黨支部結對共建。

1.6

創新學生社群黨團組織功能實作方式,強化黨團組織和黨員、團員的作用發揮。

1.7

将較為成熟的學生社群育人模式從部分學生覆寫向各年級各學段延伸,推動形成覆寫全校學生、具有學校特色的學生社群育人新生态。

02

隊伍入駐

基本要求

2.1

學校、部處、院系上司幹部帶頭踐行“一線規則”,常态化深入學生社群,建立與學生常态化交流互動機制,及時解決涉及學生思想、學習、生活、發展等實際問題。

2.2

輔導員在學生社群與學生同吃、同住、同生活,做到全員覆寫、全時保障。

2.3

選拔有一定工作經曆的優秀專任教師在學生社群擔任學業導師,指導學生學業發展、科研訓練、技能實訓、項目實踐、生涯規劃等。

2.4

在學生社群常态化引入心理服務、生涯規劃、就業創業指導等專業力量,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

2.5

明确各育人隊伍在學生社群的角色定位,完善選聘、教育訓練、管理、考核、激勵機制,實作各展所長、功能互補、合力凝聚。

拓展要求

2.6

校院兩級上司班子成員和職能部門負責人帶頭擔任學生社群“樓長”“層長”,校上司每周至少面對面與學生交流1次。

2.7

建立學生社群黨支部工作聯系點,校院兩級上司幹部每季度至少到所聯系的黨支部參加1次組織生活或主題黨日活動。

2.8

為學生配備學業導師,每月“一對一”交流不少于2次,搭建師生交流平台,組織學業指導品牌活動。

2.9

選聘校黨政團幹部、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優秀青年教師擔任學生社群兼職輔導員。

2.10

邀請兩院院士、大國工匠、時代楷模,國家勳章、國家榮譽稱号獲得者,黨政上司幹部、國企管理人員,以及“五老”等先進群體進入社群開展教育活動。

2.11

結合學校情況,整合資源力量,積極依托學生社群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形成有社群特點的教育品牌活動。

03

學生參與

基本要求

3.1

建立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組織,遴選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擔任負責人。

3.2

組織學生通過社團活動、志願服務、勤工助學、實踐鍛煉等方式參與社群建設、樓宇管理。

3.3

建立健全以服務奉獻為導向、以素質養成為目标、以經曆認證為保障、以制度規範為基礎的學生綜合評價長效機制,培養學生自主意識和自律能力。

拓展要求

3.4

充分發揮學生在朋輩教育幫扶、校園文化營造等方面的作用,在學生社群建立活動場所叢集,培育品牌活動項目。

3.5

挖掘社群勞動教育資源,開展富有學校風格特點的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增強學生勞動意識,此外,發揮學生群體主觀能動性,營造社群體育和美育氛圍,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04

條件保障

基本要求

4.1

在學生社群設定一定面積的公共實體空間,配備必要的軟硬體設施,滿足學生學習、師生交流、生活服務、活動開展等需要。

4.2

發揮環境育人功能,大力開展社群文化建設,充分利用社群公共空間,有機深入融入新時代偉大成就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打造文化識别系統,形成特色鮮明的樓宇文化,實作理想信念、專業發展“浸入式”宣傳教育。

4.3

為入駐隊伍提供友善務實的辦公、生活等條件。

4.4

建設學生社群線下服務大廳或線上服務平台,精準對接學生需求,常态化提供便捷服務。

4.5

從工作量認定、津貼發放、職務(職級)晉升、職稱評定、教育訓練提升等方面為參與“一站式”學生社群建設人員提供政策保障。

拓展要求

4.6

打造功能齊全、裝置先進的公共實體空間,充分滿足學生閱讀、研讨、咨詢、展示、健身、休閑等需求,建立健全學生社群軟硬體建設。

4.7

建設大資料內建平台,深度挖掘學生學習生活、成長發展紀實資料,實作一鍵畫像、過程記錄、趨勢預警、智能推薦、科學評價等功能。

4.8

營造良好氛圍,充分利用校内外媒體陣地,大力宣傳學生社群建設過程中的進展和成效,加強資訊開放共享,共謀、共建、共享新型學生社群。

4.9

提高學生社群安全防範水準,打造學生社群網格化日常管理模式,建構群防群治網絡,建設平安社群。

點選下方“閱讀原文”,下載下傳相關附件。高校“一站式”學生社群綜合管理模式建設工作指南(2023年) - 通知公告 - 一站式雲平台

來源:高校思政網

主編:趙 鮮

責編:郭 亮

編輯:黃河新聞網運城頻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