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制造業PMI回落至榮枯線之下,超六成企業反映需求不足,專家解讀
第一财經
2024-05-31 20:06釋出于上海第一财經官方賬号
受前期制造業增長較快形成較高基數和有效需求不足等因素影響,制造業景氣水準有所回落。
國家統計局5月31日釋出的資料顯示,2024年5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5%,比上月下降0.9個百分點,時隔兩個月再次回落至榮枯線之下。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特約分析師張立群認為,5月份PMI指數重回榮枯線之下,既有五一小長假因素對環比資料的影響,也表明經濟回升動能仍然不足。要高度重視需求不足導緻的預期減弱,生産投資活動趨降的态勢。
張立群強調,要顯著增強政府宏觀經濟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特别要加大超長期特别國債支援的兩重項目建設規模,通過政府公共産品投資顯著增加企業訂單,帶動企業信心提升、生産投資活動回暖,帶動就業和居民消費回升。

超六成企業反映需求不足
從分項指數變化來看,5月份PMI指數中需求類指數均出現回落,新訂單指數重回榮枯線以下;反映需求不足的企業占比超過60%。受需求不足問題影響,生産指數、采購量指數、生産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等均有下降,市場引導的需求收縮、經濟活動收縮态勢比較明顯。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龐溟對第一财經表示,在基數效應之外,5月份制造業PMI超預期回落背後的主要原因,仍是有效國内需求不足和外需疲弱疊加,使制造業景氣水準降至榮枯分界線下。
5月份,由于五一假期影響以及部分市場需求節前集中釋放,地緣政治沖突對國際供應鍊和外貿的影響仍在持續,國内外市場需求都偏弱運作。新訂單指數為49.6%,較上月下降1.5個百分點;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8.3%,較上月下降2.3個百分點。企業調查顯示,反映市場需求不足的制造業企業比重為60.6%,較上月上升1.2個百分點。
中國物流資訊中心專家文韬表示,5月份在諸如大規模裝置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政策組合拳的帶動下,企業生産意願繼續上升,生産指數為50.8%,雖較上月下降2.1個百分點,但仍在擴張區間,顯示制造業生産增速雖有所放緩,仍保持上升勢頭。
分行業來看,新動能增長勢頭未改,5月份,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都保持增長态勢。裝備制造業PMI為50.7%,較上月下降0.6個百分點,但仍保持在擴張區間,且生産指數和新訂單指數都保持在52%左右較高水準。高技術制造業PMI為50.7%,較上月下降2.3個百分點,仍連續7個月保持在擴張區間,生産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别保持在52%以上和51%以上。
傳統行業運作放緩,5月份以基礎原材料行業和消費品制造業為代表的傳統行業運作有所放緩。其中,基礎原材料行業PMI為47.9%,較上月下降1.5個百分點;消費品制造業PMI為49.4%,較上月下降1.1個百分點。從細分行業來看,化學纖維及橡膠塑膠制品業、石油加工及煉焦業、造紙印刷及文教體美娛用品制造業和紡織業放緩較為明顯。
生産成本加快上升
分企業類型來看,5月份大型企業PMI為50.7%,較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連續13個月運作在擴張區間,且生産指數接近53%,新訂單指數接近52%,顯示大型企業供需兩端增勢良好,對穩定宏觀經濟基本盤具有較好支撐作用。
中型企業和小型企業都在經曆了連續2個月上升後有所回落。5月中型企業PMI為49.4%,較上月下降1.3個百分點;小型企業PMI為46.7%,較上月下降3.6個百分點。中小型企業PMI回落幅度均較為明顯,顯示中小企業恢複基礎仍不牢固。
不過,企業信心仍較為穩定。5月份生産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4.3%,今年以來始終保持在54.0%及以上較高運作水準,表明制造業企業對市場發展預期總體穩定。從行業看,農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酒飲料精制茶、專用裝置、電氣機械器材等行業生産經營活動預期指數今年以來始終位于55.0%以上較高景氣區間,企業對行業發展信心較強。
值得注意的是,生産成本加快上升。5月份,大宗商品價格整體上漲,帶動制造業原材料價格相應上升。購進價格指數為56.9%,較上月上升2.9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上升,顯示目前原材料成本處于加快上升态勢。
文韬分析,從企業調查來看,反映原材料價格上漲成本增加的企業比重較前期上升,最近兩個月均在45%左右。原材料價格上升雖對産成品價格雖有一定帶動,出廠價格指數為50.4%,較上月上升1.3個百分點,在連續7個月運作在50%以下後回到擴張區間,但同購進價格指數差距擴大,不利于企業效益持續恢複向好。
龐溟告訴第一财經記者,出廠價格指數自去年9月以來首次回升至擴張區間,有利于改善企業盈利和現金流狀況、提高企業投資意願和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之間的內插補點在5月份達到6.5個百分點,這一內插補點在過去四個月份持續擴大,說明購銷價格“剪刀差”壓力不容忽視,需警惕和有效化解在需求趨弱的背景下部分行業和企業生産成本增加、盈利空間受侵蝕、價格傳導機制不暢順的實際困難。
文韬表示,整體而言,5月份制造業運作存在波動,其中有假期因素和外部環境的影響,一定程度上也有前期經濟恢複持續承壓的延續,但宏觀經濟運作基礎仍然穩定。目前大規模裝置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超長期特别國債等宏觀組合政策正在有力推進,将持續增強經濟回升動力,企業對後市預期相對樂觀。
關于下階段PMI走勢,财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認為,短期内制造業PMI不會有很大改善。一方面是季節性因素,接下來進入夏季,高溫多雨天氣不利于工業生産;另一方面,國内需求不足尤其是房地産市場調整對工業生産的影響仍會持續。
他表示,财政政策應加大力度,落實“4·30”政治局會議精神,及早發行并用好超長期特别國債,加快專項債發行使用進度。同時,密切關注“5·17”系列房地産政策落地效果,做好加大穩房地産的政策儲備。
(本文來自第一财經)
檢視原圖 20K
-
5月制造業PMI回落至榮枯線之下,超六成企業反映需求不足,專家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