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京觀文征明特展,廣州讀倫勃朗到莫奈

作者:澎湃新聞

2020年是溫正明誕辰550周年。東京國立博物館和日本東京的圖書博物館舉辦了明代畫家展覽,展示了日本作家的作品和同一時代活躍人士的書法,并探索了文本的魅力并介紹了其對後代的影響,包括散文"千字卷草書"和"悶熱的書中的九首歌"。

在上海,除了三個特别展覽外,繪畫博物館最近還更換了其永久性展品;在北京,北京畫院推出了"燃燒的齊化——北京藝術學院花鳥畫收藏",廣東省博物館舉辦"從倫勃朗到莫奈——歐洲繪畫500年"專場展覽。

《新聞與藝術評論》将為您提供為期一周的展覽和講座選擇。

上海

上海世代繪畫博物館

延期:2019年12月17日至2020年2月16日

地點:上海博物館

東京觀文征明特展,廣州讀倫勃朗到莫奈

2020年初,尚博繪畫博物館更換了一些新展品,北宋王瑜"、"沿江疊卷"、元代皇冠《迷墨圖》等長期存在的作品重新出現,部分作品首次亮相。本次常設展覽的繪畫博物館更換陳列,将用于特别展覽的傑作納入常設展覽,增加精美畫作,新産品22件。

渤海紅:唐昭帝廟學習真文物及東山歸夷扇畫展

東京觀文征明特展,廣州讀倫勃朗到莫奈

上海博物館以唐朝天寺為具體背景,選取了與寺廟相關的五組珍貴文物,如"東三征畫卷"(重要文化珍品),描繪了佛法的真正弘揚和壯麗的生平。此外,展覽還将展示東山歸一為唐昭缇寺創作的扇形畫,以突出中日文化交流的起源,繼續譜寫中日友誼的篇章。

金石玉-晉溪竹雕藝術專場

延期:2019年12月7日至2020年2月23日

地點:上海博物館四樓第三展廳

東京觀文征明特展,廣州讀倫勃朗到莫奈

為紀念金熙軒先生逝世四十周年、誕辰130周年,展出了金溪溪峪的竹雕。展覽共包含163件(套),主要是竹雕,包括木雕、繪畫、印章、托本、名品、檔案資料等與晉溪藝術生涯有關的文物。

藝術的誕生:從太陽王到拿破侖 - 巴黎國家美術學院的收藏展

延期:2019年11月5日至2020年2月9日

地點:上海博物館一樓第一展廳

東京觀文征明特展,廣州讀倫勃朗到莫奈

展出了巴黎國家美術學院收藏的80多件藝術品,并通過油畫,雕塑,版畫,模型,書籍和手稿,回顧了自路易十四時期到拿破侖帝國時期以來法國藝術走向歐洲藝術頂峰的旅程。

澄固夢心瑞玉英祥-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上海曆史博物館年展

延期:2019年12月27日至2020年3月1日

地點:上海曆史博物館

東京觀文征明特展,廣州讀倫勃朗到莫奈

展覽展出了來自全國各地的87組年度畫作,涵蓋了全國27歲畫作的年度繪畫流派和典型作品,其中"老鼠聯姻"就是其中之一,也是各地年度繪畫平常演出的主題。

風與禹雲-上海曆史博物館,收藏文物,文學作品展

延期:2019年12月18日至2020年3月22日

地點:湯澤遺址博物館

東京觀文征明特展,廣州讀倫勃朗到莫奈

此次展覽的南石文物文獻基本上來自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同治博物館舊藏品,1950年劉亞子捐贈了上海文物管理委員會的檔案,少數留給其他南石社會朋友的物品,90%以上的展品都是第一次見到觀衆。

奶奶橋和好白

延期:2020年1月10日~1月17日(奶奶橋) 2020年1月18日~1月31日(好白期)

地點:玉華泰美術館(長甯區紫雲西路9号虹橋公園2号樓)

東京觀文征明特展,廣州讀倫勃朗到莫奈

本次展覽由上海書畫研究院與裕華泰美術館合作創作,分為"奶奶橋"和"好白相"兩個主題(分展,1月18日),邀請上海三代中古藝術家創作,涵蓋童謠、老人物、都市生活等方面。其中,藝術家們圍繞28首老上海童謠獨立創作,無論是書法還是繪畫,都從不同角度展現了過去的文化。

第三季有一個學習系列

延期:2020年1月12日至3月4日

地點:安娟(靜安區銅仁路90号4樓)

東京觀文征明特展,廣州讀倫勃朗到莫奈

今年是蘇偉誕辰983周年,為了紀念蘇偉的生日,主辦方收集了蘇偉主題文集,包括宋世清陀《雪波齋石》、《顧素策高》、《青卿趙松雪》等,文藝與文學互相博弈,在學習這樣的自學空間裡,雙方互相呼應, 錯開,在各自的生活經曆滲透中,相輔相成。

"我畫我的祖國"周浦畫院繪畫和瓷器畫作品

延期:2020年1月9日至1月20日

地點:億航區金彙路528号(虹橋古玩城6樓)

東京觀文征明特展,廣州讀倫勃朗到莫奈

展覽彙集了周浦藝術學院32位中國畫家的作品和20多幅瓷器畫。周浦繪畫學院呈現了老中青年三代畫家在風中交流活動,也展示了他們每年的創作報告。2019年,周浦畫院與周浦美術館特别策劃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我畫祖國畫畫風格與瓷器畫交流創作系列活動",不僅是對祖國母親70歲生日的緻敬,也是一次永不忘懷的原有藝術實踐教育。最近十天的系列活動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黃山風,另一部分是景德鎮瓷器畫交流創作。風一直是書法和繪畫創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藝術家們通過風、素描、感受自然、體驗生活,進而創作出一件接地氣的藝術作品。

心畫系列1

延期:2020年1月11日至2月11日

地點:陽光廳(七月路7号819号)

東京觀文征明特展,廣州讀倫勃朗到莫奈

本次展覽彙集了林世特、趙薇等人的書法,雖然各自的書法風格不盡相同,但各有其精煉。

海浪之後

延期:2019年12月8日至2020年2月9日

地點:上海攝影中心(徐彙區龍騰大道2555号-1号)

東京觀文征明特展,廣州讀倫勃朗到莫奈

"Backwave"展示了中國和英國14位最具影響力的策展人和資深藝術從業者的作品。該項目在下一代之間建立了密切的聯系,并将焦點放在了一群風格迥異但同樣值得注意的藝術家身上。

時間的形式——蓬皮杜中心收藏展

延期:2019年11月8日至2021年5月9日

地點:西岸美術館、蓬皮杜中心(徐彙區龍騰大道2600号)

東京觀文征明特展,廣州讀倫勃朗到莫奈

11月8日,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陳合作項目在上海正式向公衆開放。在合作期間,博物館将在18個月内舉辦三次永久性展覽,以及每年兩次臨時展覽。開幕展覽包括"時間的形式——蓬皮杜中心收藏展",該展覽介紹了杜尚、畢加索和康定斯基等蓬皮杜中心收藏的重要藝術家的作品。此外,在蓬皮杜中心還有觀察- 新媒體收藏展。

北京

燃燒的齊華——北京畫院畫集宜華鳥畫精品展

延期:2020年1月10日至2月10日

地點:北京美術館1樓、2樓

東京觀文征明特展,廣州讀倫勃朗到莫奈

展覽以花鳥為脈絡,通過"鐘靈玉秀"、"紅花墨葉"、"竹下清風"三個闆塊,訴說了20世紀初北京畫壇的主流面貌;它展示了齊白石所創造的紅花墨葉的大寫風格,他堅決改變了花甲的年法則,并探讨了如何在白色石門花簇下重新出現主人的藝術傳承之路。

再造—— 李雄才的源頭之路

延期:2019年12月26日至2020年2月23日

地點:北京美術館三、四樓展廳

東京觀文征明特展,廣州讀倫勃朗到莫奈

李雄才(1910-2001)是嶺南畫派最傑出的代表畫家之一,也是現代新中國畫運動的重要實踐者。本次展覽選擇嶺南畫派代表畫家李雄才作為研究對象,希望展現李雄才先生從創作、時代、傳承,逐漸建構個人風格的基本面和新體系。

偉大的聖聲 - 鐘宮古鋼琴藝術展

延期:2019 年 11 月 29 日至 2020 年 2 月 29 日

地點:故宮博物院午餐門展廳

東京觀文征明特展,廣州讀倫勃朗到莫奈

故宮博物院開設了第一個古鋼琴及古鋼琴相關物品展,除了陳列館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古琴标準外,還設定了古鋼琴和明清皇帝的生平展區,陳列着鋼琴墨水、鋼琴盒等生活物品。

壽密府壽:當藏邑寺遇見紫禁城時

延期:2019年12月10日至2020年2月29日

地點:故宮博物院貝爾宮展覽館

東京觀文征明特展,廣州讀倫勃朗到莫奈

這是故宮博物院自成立以來首次舉辦以班禅額爾德尼和紮什倫布寺為主題的文物展覽。展覽将展出220多件展品,其中140多件(套)文物來自故宮博物院,80多件(套)來自紮什倫布寺,其中大部分是首次公開展出。

19世紀的"吟遊詩人"德拉克洛瓦版畫集

延期:2019年12月20日至2020年9月13日

地點:北京大學塞克勒考古藝術博物館

東京觀文征明特展,廣州讀倫勃朗到莫奈

展覽展出了唐納德·斯通教授作為19世紀藝術家捐贈的傑作,包括四幅素描,一幅水彩畫,兩幅蝕刻版畫和41幅石版畫。

江蘇

兄弟王 - 從滿城漢墓到大雲山漢墓

延期:2019年12月20日至2020年3月29日

地點:南京博物院

東京觀文征明特展,廣州讀倫勃朗到莫奈

該展覽由南京博物院和河北博物院聯合創作,旨在反映漢代國王的文化禮儀生活,分為"王子之王","皇家禮遇","死亡如生"和"永生之夢"四個部分,将國王兄弟兩座陵墓出土的250件/套精美文物融為主題, 珍貴文物達到90%以上。

楊米高-20世紀中國畫展

延期:2019年11月27日至2020年2月28日

地點:南京博物院3樓11館

東京觀文征明特展,廣州讀倫勃朗到莫奈

呈現齊柏石、黃秉紅、徐曉紅、潘天壽、張大千、林風棉、傅寶世、李克染等八位大師的藝術成就。

我們必須拭目以待——清代蘇州潘的收藏

延期:2019年12月21日至2020年3月15日

地點:蘇州博物館武門繪畫展廳、特展館

東京觀文征明特展,廣州讀倫勃朗到莫奈

潘偉是清代蘇州"桂盤"家族出兵的第一人,他的兒子潘世玄柯紹玄,繼後,先探索花藝,光門的同時,繼承家族作風,光自利,并很快在陰影之下。壽景仔、羅辰畫題、古籍好書,以娛樂老父、兒孫,自清幹賈以來要倒下,伸展四次。展覽網絡被荊載潘六世隐藏起來,并聚集在蘇。

浙江

龍泉:龍泉清瓷及全球化特展

延期:2019年11月15日至2020年2月16日

地點:浙江博物館

東京觀文征明特展,廣州讀倫勃朗到莫奈

展出來自全球42家文化機構的513件/組文物,講解12-15世紀龍泉清瓷在中國乃至世界各地的發展、使用和技術傳播,龍泉清瓷文化全球化的立體呈現,以及浙江博物院專家近10年來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

廣東

從倫勃朗到莫奈 - 歐洲繪畫500年

延期:2020年1月10日至5月5日

地點:廣東省博物館

東京觀文征明特展,廣州讀倫勃朗到莫奈

該展覽由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介紹,展出了從意大利南部到14至19世紀從意大利南部到荷蘭和英國的60件作品,包括蒂尚,魯本斯,倫勃朗,莫奈,高等歐洲藝術家的作品。

美的時代:齊白石的藝術世界

延期:2020年1月1日至3月22日

地點:廣州美術館

東京觀文征明特展,廣州讀倫勃朗到莫奈

來自北京畫院和廣州美術館的齊白石作品100多件展出,邀請人們欣賞齊白石藝術的自然興趣,表達新年的祝福,并嘗試從三個方向展示齊白石的藝術世界。

直到: 第十五屆連州國際攝影年展

延期:2019年11月29日至2020年1月23日

地點:廣東省清遠市中山南路120号

東京觀文征明特展,廣州讀倫勃朗到莫奈

攝影從一開始就與操縱的概念密切相關:操縱時間和空間,曆史和記憶,社會和自然,當然還有操縱現實。雖然展覽中的藝術家有非常不同的工作方式,但他們都在他們的創作方法或概念中融入了不可預測的元素。其中一些藝術家放棄了拍攝圖像的行為,轉而使用現成的圖像進行編輯和創作。

四川

"發現三星堆:三星堆和野蠻人考古學"特别展覽

延期:2019年12月20日至2020年3月20日

地點: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

東京觀文征明特展,廣州讀倫勃朗到莫奈

展覽展出了286件文物,包括神秘的青銅面具、金色面具的頭巾和巨大的商業石塊,其中國寶級文物玉面鼻涕蟲近30年來首次公開展出。

台北

巨大的名畫

延期:2020年1月1日至3月25日

地點:台北故宮博物院

東京觀文征明特展,廣州讀倫勃朗到莫奈

作為台北故宮博物院獨特的常設展覽,"偉大的畫作"将繼續展出台北故宮博物院的曆史繪畫和繪畫作品,如馬源的"畫雪景",溫博仁的"吳山春雨"和王偉的"千石十石"。

溫柔而傳遞 - 這本書的故事

東京觀文征明特展,廣州讀倫勃朗到莫奈

書法是人類文化史上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長期以來,除了在日常寫作中使用外,還發展了完整而獨立的藝術理論體系。關于書法的發展曆程和審美評價,一直是關注的主題,本次展覽特别選取了不同時期的書籍,介紹風格變化和欣賞角度。

北韓四重奏 - 公手展

延期: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25日

東京觀文征明特展,廣州讀倫勃朗到莫奈

展覽将展出20幅(群展)"專業緻敬"主題畫作,包括唐代李本傳記《專業工作》,分兩個時期:第一期(1月1日至2月13日)和第二期(2月14日至3月25日)公圖卷《王将圖》卷,為唐代周偉的《野蠻粘工圖》一書、宋李恭林《萬國》卷、 袁昭夢頭《功圖》卷,可以說是傾吐出來了。

海外

東京

誕辰550周年:溫正明和他的時代

延期:2020年1月2日至2020年3月1日

地點:東京國立博物館

東京觀文征明特展,廣州讀倫勃朗到莫奈

活躍于明朝中期的溫正明(1470-1559),他的創作提高了當時的書法水準,也對後代産生了很大的影響。在大洋彼岸,日本也不例外,尤其是在江戶時代,文正明的書法主宰了日本書法世界。2020年是溫正明誕辰550周年。東京國立博物館和書島博物館舉辦了一場大型展覽,展出了日本的中國正明作品和同一時代活躍每個人的書法,探索文本的魅力,并介紹其對後代的影響。

"配對"看畫

延期:2020年1月9日至2月11日

地點:玄神美術館

東京觀文征明特展,廣州讀倫勃朗到莫奈

東方繪畫有許多2對或3個複數構圖作品,如成對、屏風等,以成對的形式使繪畫不僅能作為一個整體被欣賞,其中單一也可以成為一個獨立的作品。展覽将聚焦"配對"畫作的連續性、獨立性和對比性,展現其豐富多樣的興趣。

倫敦

"畢加索與紙的藝術"特别展覽

延期:2020年1月25日至4月13日

地點:皇家藝術學院

東京觀文征明特展,廣州讀倫勃朗到莫奈

從2020年1月25日起,皇家藝術學院将把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和巴黎畢加索畫廊聯合起來,舉辦"畢加索與紙的藝術"特别展覽,展出300多幅跨越畢加索80年職業生涯的紙張,從研究格爾尼卡到4.8米寬的拼貼畫。

特洛伊:神話與現實

實施期間:2019年11月21日—2020年3月8日

地點:大英博物館

東京觀文征明特展,廣州讀倫勃朗到莫奈

展覽展出了300件與特洛伊市相關的曆史文物和藝術作品,跨越了3000年,深入探索了特洛伊神話對西方藝術和文學史的影響。

講座資訊

學院的成敗—— 法蘭西學院體系與美術發展的關系

地點:上海博物館學術報告館

主講人:董強

東京觀文征明特展,廣州讀倫勃朗到莫奈

法國美術的發展與法國完善的大學制度息息相關。無論是"太陽之王"還是拿破侖都注重美術學院的建設,圍繞美術學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機制,涵蓋了藝術人才的探索、培養和獎勵,以及美術作品的收藏和認可。本講座的目的是講述這一機制的形成、發展和繁榮的故事,以及第二帝國之後遇到的争議,并充分展示學院系統向美術發展的推動。

杭州

從敦煌到紫禁城——不變的心與使命

主講人:王旭東(故宮博物院院長)

講座地點: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報告廳一樓

東京觀文征明特展,廣州讀倫勃朗到莫奈

敦煌莫高窟反映了從北朝到元朝的4至14世紀中國佛教文化和藝術的最高成就。紫禁城集明清皇室建築和收藏于一體,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聚集地。

方文藝術與考古學術講座18 - 乾隆:農耕時代的心髒

主講人:林親王,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

東京觀文征明特展,廣州讀倫勃朗到莫奈

"耽誤讀書是命運的終結",乾龍愛讀書,他說這是前世不變的原因,16歲就有自己的第一書屋音樂廳,從年輕的志向道,如"享受人覺得好"。直到年老,依然"疲憊不堪",像大巴姆一樣勤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