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話|曾美慧孜:在“錯誤”的河邊暗流湧動

對話|曾美慧孜:在“錯誤”的河邊暗流湧動

與曾美慧孜重逢是在戛納電影節閉幕的這一天,她出現在電影宮的天台上,神情放松,甚至有幾分慵懶。她眯着眼睛惬意地享受着法國南部的陽光,來往的外國記者看到她,總會不自覺地駐足多看上幾眼,這是最标緻的會引起他們好奇的東方面孔。

“我喜歡這座城市,這裡的一切都很浪漫。”曾美慧孜笑着說道,聲音爽朗,與過往銀幕作品裡話不多、甚至有幾分羞怯的形象截然相反。

算起來我們也有好幾年沒有見面了,一直以來都是在微信上保持聯絡,但這次見面完全沒有任何陌生感。在聊天的時候,她也百無禁忌,能夠最坦誠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正是我最向往的和藝人聊天的感覺。

對話|曾美慧孜:在“錯誤”的河邊暗流湧動

現在認識曾美慧孜的觀衆越來越多了。

近些年她參演的作品頻繁地出現在戛納電影節的入圍名單裡:2018年《地球最後的夜晚》入圍一種關注,《冥王星時刻》入圍導演雙周;2019年《南方車站的聚會》入圍主競賽;2021年《金錢男孩》入圍一種關注;而今年由她主演的《河邊的錯誤》,同樣入圍一種關注單元。

有這樣豐富的作品入圍履曆,今年卻是她第一次來到戛納。用她的話來說,這是上天給予她的最好的安排。放到之前,似乎還沒有做好準備來到這座心中的聖殿,而這些年過去,她變得成熟了,也更加有底氣了,是時候接受來自全球觀衆的檢閱與掌聲。

曾美慧孜出道很早,2004年她就出演了自己的第一部影片。之後這二十年,她陸續合作了多位有經驗且極具藝術造詣的著名導演,有着令人羨慕的履曆。

對話|曾美慧孜:在“錯誤”的河邊暗流湧動

但在平時,曾美慧孜确實低調得過分,她不上綜藝,甚少曝光,微網誌上發的基本都是一些時尚寫真與生活随拍。除此之外,我們平時完全聽不到有關她的任何資訊。翻看她的朋友圈,内容差不多,她就像一個随性的小女孩,無拘無束,想到什麼就發什麼,自由、不羁。

不過當進入到角色中的時候,曾美慧孜又會完全收起那份随性,她在表演上十分認真,甚至有時候會進入到一種令人驚歎的“瘋魔”狀态。

這次在《河邊的錯誤》中,她飾演馬哲的妻子白潔,是一名孕婦。為了讓自己的肚子看起來更加具有真實感,她竟然放棄了道具,把自己真的“吃成了一個孕婦”,隻為了讓肚子具有流動性,更加逼真。

還記得多年前,為了那部令她最終獲得金像獎影後的作品,角色需要增重,她一頓吃五個漢堡,重得上樓喘氣,一個半月增重了三十斤;拍《地球最後的夜晚》裡的醉酒戲,她喝光了二十多瓶啤酒,每次都要一口喝光,拍完的時候都已經暈暈乎乎。

對話|曾美慧孜:在“錯誤”的河邊暗流湧動

曾美慧孜從來不計較角色戲份的多少,無論是主角,還是隻有幾個鏡頭的配角,她都堅持用最飽滿的狀态,來完成導演交給她的任務。這可能也是越來越多的導演向她發出邀約的原因,畢竟現在能夠像她這樣把演戲這件事刻在生命裡的人,屬實是鳳毛麟角。

《河邊的錯誤》中亦是如此,白潔作為馬哲的妻子,在電影中的每次出場更多地是映襯馬哲心境的變化。但在曾美慧孜的演繹下,這個人物非但不是“花瓶”,反而能夠帶給觀衆一種空靈、想觸碰卻又觸碰不到的感覺,這正是曾美慧孜表演的魅力。

是什麼讓她下定決心這麼拼?

在聊天中,她提到了演員這一職業的特殊性,大部分時候都是被動的。即使有了所謂“影後”的加成,很多情況下都還是需要自己努力去争取機會。尤其像堅持獨立工作,不簽約任何經紀公司的她,這條路走起來自然更加崎岖。

對話|曾美慧孜:在“錯誤”的河邊暗流湧動

出演《河邊的錯誤》,曾美慧孜完全抱着試一試的心态去劇組試鏡,她不認識導演,也不認識電影裡的其他主創,完全就是沖着角色而來,偏偏是這樣一個單純的演員,最後獲得了角色。這也證明了《河邊的錯誤》這個劇組,确實是一群踏實做項目的電影人完成的作品,整個創作過程很純粹。

而作為一直以關注曾美慧孜表演的觀衆,《河邊的錯誤》中的表演在我看來是準确且不可被忽視的,我們能看到,導演和編劇在餘華原著的基礎上,為白潔這個女性人物做了更多有價值的豐富。

當然因為影片還沒有在國内公映,是以我們這次的聊天沒有過多地深入,不過當中提到的很多角色诠釋的方法,以及對人物的了解,還是可以幫助大家了解“白潔”的創作過程,最重要的是,也許會令大家對曾美慧孜有更深入的認識。

對話|曾美慧孜:在“錯誤”的河邊暗流湧動

屬于演員曾美慧孜的路,現在才剛剛開始。

更多關于她的故事,我們不妨聽聽她自己怎麼說。

以下是演員曾美慧孜的自述:

1

今年是我第一次來戛納,雖然之前幾年我都有參演的作品入圍,但因為種種原因,沒能成行。這次來我覺得自己好像長大了,有信心像灰姑娘那樣穿上水晶鞋,出現在自己期望的城堡裡。這也是需要勇氣的,就像愛一個人,往往不是特别容易能夠下定決心去見他,因為需要做好一些準備,想在他面前呈現出最好的樣子,這種感覺是共通的。

這可能是時光給予的饋贈吧,慢慢地幫助我成長,讓你身為一個女性,在理想的狀态裡面更加成熟,也是一種剛剛好。其實這次來戛納并不容易,因為我在國外拍戲,根本沒有時間準備,禮服都是現找一個朋友做的,但很多美妙的事情就是在這種無準備的條件下發生。

我這次來活動參加的不多,大多數時間都是在街上閑逛,我就是想靜靜地感受第一次來的這個過程,可能就還是像小朋友一樣,新到一個地方,想慢慢地記錄下這裡的美好。如果馬上進入到很緊張的工作節奏,我覺得自己的表現可能不會很好,于是我就隻把最重要的精力放在我們《河邊的錯誤》的首映場和紅毯上。

當看着金棕榈的葉子在大銀幕上亮起,我們的影片開始播放的時候,我會有一種小女孩吃到最想吃的糖果的感覺。我很多感受的描述都比較具有童話色彩,因為我的世界就是童話故事色彩比較濃烈。那天剛好戛納從早到晚都在下大雨,整個氛圍和電影的開場非常契合。看完之後,我感覺像進入了一個巨大的漩渦,被包裹住了。

這部電影的緣起是之前有次跟朋友聊天,他們提到說這個故事裡面妻子的角色很适合我。後來有了機會去導演的工作室試鏡,當時劇本特别工整地放在桌子上,我在那裡看完之後,導演就假設了一些這個故事以外的場景,讓我即興去表演,試鏡結束後,導演讓我回去等等消息。

對話|曾美慧孜:在“錯誤”的河邊暗流湧動

過了大概将近一個月,我突然接到消息說可以來演這個角色,我當時正坐在家裡吃飯,興奮地反複問是真的嗎?因為就是很簡單的一次試鏡,之後也沒有再聯系,我和幕後主創們也都不是特别熟,就是一種普通試鏡演員的狀态,但是卻意外地獲得了這份信任。我非常感動,因為電影人準備一個項目,要花很長時間,尤其在選演員上格外慎重,最後可以把這個機會給到我,我覺得自己很幸運。

如果要我形容我飾演的白潔,那我會說她是純白且潔淨的。導演也告訴我,你的心裡想着你要延續一個生命,這是你這個角色最重要的力量。我專門為她寫了人物小傳,比如她和丈夫馬哲是怎麼認識的,第一次在哪裡見面,我會對兩個人物關系的建立,還有時間、地點、感情變化有一些想法,然後就會和導演與朱一龍溝通。這個人物在小說裡比較簡單,連名字都沒有,但在電影裡豐富了很多,把她設定成老師的身份是導演的想法。導演覺得她應該是一個國文老師,可能也會跳舞唱歌什麼的,就是能把自己的生活過得比較舒服的那種人。

對于白潔,我想我的表演是為她豐富了一種未知性。我一直在找這個角色的感覺,導演告訴我要自然,我就仔細在想,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順其自然?那可能就是要面對未知,順着這種流暢的狀态,舒服地進入到下一個時間點。以前在表演上我習慣于問的很清楚我要做什麼,我又能做到什麼程度?但這次導演說的自然,我想是更高的境界。這個讓我思索了很久,那介于未知和已知之間的區域,如何在表演上進行融合。

對話|曾美慧孜:在“錯誤”的河邊暗流湧動

是以這次的表演難度,于我而言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我一直都認為表演一個普通人是最難的,要和生活中你遇到的人别無二緻,回歸到最真實的自然。帶有表演的東西其實不難,通過訓練、聲音、形體的诠釋還是可以達到。這一次有沒有做到我期望的樣子,我不知道,需要觀衆去評判。但是我在努力,在這種自然的狀态中去完成角色塑造。

2

我們拍第一場戲的時候,戲内白潔已經懷孕了,我們有準備孕婦的肚子道具。但是我跟導演就在想,能不能真的讓我的肚子隆起來,不用道具。因為假肚子的話,它畢竟是矽膠做的,會顯得很硬,但如果是真的它會流動。是以,除了最後和馬哲拍全家福那場戲,肚子特别大,是用的道具,前面部分懷孕前期和中期的肚子,是我真的努力增肥去實作的。

在這個過程當中我也做了很多成為母親的一些準備,包括孩子一個月、兩個月到底是怎樣的過程?這部電影對我來說是個特别特别大的禮物,因為在此之前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可以做母親這件事情,但拍完這部作品之後,我覺得我好像有這個心願了,做一個母親多好啊,第一次有這種感覺,就還挺感動的。是以《河邊的錯誤》于我而言最大的意義,就是讓我有勇氣和信心成為一個母親。

為了讓肚子大起來,我會專門挑選一些甜點,就是那種會堆積在肚子裡脂肪高的,你就真的能感覺到這個肚子是一天天大了,我甚至還練習了“胎動”,控制自己的肚子動起來,那段時間真是感覺為了這個角色“着魔”了,我在拍戲時會習慣性進入這樣沉浸式的狀态,讓我特别享受,這在我的感受次元裡反而是一種放空。

不過有點哭笑不得的是,這次好不容易來了戛納的紅毯。偏偏趕上自己最胖的時候,因為我現在還沒辦法能夠迅速瘦下去。包括在紅毯上拍照,我還會不自覺地扶肚子,因為戲裡面我作為孕婦就是要扶着肚子行走嘛,這幾乎變成了一種下意識的動作。

對話|曾美慧孜:在“錯誤”的河邊暗流湧動

但是說真的,我見過減肥和增肥最厲害的演員是朱一龍。我第一次在劇組見他,和他吃飯,他的臉還是是尖尖的。後來随着拍戲的過程,他的肚子也是開始大起來,整個人壯碩了很多。等到我們拍完戲之後,有次活動偶遇了他,他又瘦到我幾乎不認識他了,我好驚訝,感覺之前認識了一個假的朱一龍。

我和朱一龍是第一次合作,我也是第一次見到一位這麼全面的同學。我肯定有我自信的地方,也會有覺得自己不足的地方,但是他的出現,我感覺好像遇到了一位“三好學生”,一個人為什麼可以做到這麼全面?一是敬業,二是戲好,三是待人也好,這三方面都很好,确實很難得。

 在劇組我們排練,往往會早到十多分鐘或是半個小時,導演會讓我們對一下台詞。朱一龍是一個會聆聽别人的人,和他在一起演戲非常有安全感。很有趣的是,我們兩個說話都是比較直接,有什麼想法會直接說出來,旁邊的人聽到有時會覺得:咦?他們兩個怎麼突然間冒出這句話?都不知道該怎麼接。但我們兩個是非常有默契的,我知道他想說的是什麼,他也知道我想表演的感覺是什麼,于是他就會說:我們就這樣來試一試吧。導演也會同意,給我們很大的支援。是以他們二位,一個是電影創作者,一個是表演工作者,都會給予别人空間,不厭其煩地去嘗試。

導演魏書鈞也帶給我很大的驚喜,因為整部電影的色彩,還有他把控的氛圍,我覺得難度其實蠻大的。雖然我不懂如何做導演,但是看完整部影片從頭到尾你不會覺得有割裂感。我之前大概是一個晚上把原著小說看完,看到結尾我後背發涼冒冷汗,而電影做到了這種氛圍感,那種力量與沉重,以及帶着人往下墜落的感覺。當我看到電影中馬哲那段夢境的時候,我坐在導演旁邊,整個人都開始抖了,真的是控制不住,情緒達到了看小說時那種極緻的感受。

還有一大驚喜是飾演“瘋子”的康春雷老師,他也是這部電影的編劇。最初我很好奇他會怎麼诠釋“瘋子”這個角色,我看了他的表演,完全是在我意料之外的,他跳脫出了我們所認為的體驗派的安全區域,但同時又在情理之中,他呈現的質感很進階。雖然每個人心中的“瘋子”都不一樣,但是他飾演的“瘋子”,我非常認可,而且很有激情。

對話|曾美慧孜:在“錯誤”的河邊暗流湧動

3

這兩年我經常會看到一些文章,或者是有人來問我。曾美慧孜,你拿了金像獎影後去哪了?為什麼沒看你有那麼多的曝光?也沒看你簽什麼經紀公司,隻是會在一些影視作品裡看到你。但其實在拿影後之前我也一直是這樣的。我曾經有七年沒有演戲,因為我是一個很能和自己自然相處的人。成為影後并不會改變我對人生的了解,是以我的節奏是和以前一樣的,包括我的日常、我的生活沒有任何改變,我還是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自己去體驗。生活中有很多節奏是需要靜靜去感受的,這些感受會幫助我未來去塑造角色,也會成為我寶貴的一種經曆。

對話|曾美慧孜:在“錯誤”的河邊暗流湧動

不過這不代表我不喜歡唱歌跳舞這樣具有娛樂性的節目,很多人不知道,我其實是女團出道的,我曾經獲得過CCTV全國青春美少女選拔大賽的貴州賽區冠軍和全國亞軍呢。這些就是不同時期的體驗,它們留在了時光之中,現在很多事情已經過去了,我就想感受當下。當然有一天,我可能也會去活躍一些不同的領域,那個時候我可能是有信心做這些事情,就像我有信心這次可以來戛納一樣。

我演過很多普通女性的角色,但在我看來,最難演的是那種“雌雄同體”的人物,就像梅蘭芳先生那樣。我看梅蘭芳先生的表演,覺得太精湛了,需要怎樣的形體,怎樣的努力,還有怎樣的心理建設,才能夠傳達出這樣一種極緻的美。這種美,不加修飾,攝人心魄。有很多美是想征服你,包括我以前很多角色展露出的氣質就是想征服對方,但現在我覺得令人不自然地感受到一種溫暖和力量,這種美更進階,也是我努力去尋找的。

成為影後之後,我的機會比以前會相對多一些,但也沒有多太多。我一直以來都是以一種學生的心态在這個行業當中,包括面試,包括試鏡,包括和劇組的見面,都是像學生一樣。任何比較不錯的機會給到我,我都會很珍惜。演員是被動的職業,業務還是要自己去争取。我堅持沒有簽經紀公司,其實感覺有點像一種“行為藝術”,因為以前都是我一個人,我想看看自己這樣能堅持多久,哪怕有點難,我也想再多嘗試嘗試。

至于想要演的角色,那真是太多了。就像這幾年,我還接演了喜劇,你們能想象我演喜劇角色嗎?我自己都不相信。可這就是當演員的樂趣,永遠有太多的未知領域等待我去探索,我要做的就是保持好奇,沿着自己既定的方向,堅定地走下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