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RPA分享--财務機器人風險與控制研究系列内容(一)

了解RPA:

www.i-search.com.cn

學習RPA

https://support.i-search.com.cn/

下載下傳RPA:

https://www.i-search.com.cn/?from=csdn

為推動中國智能财務的建設和發展,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成立了智能财務研究中心。其中藝賽旗作為智能财務研究中心課題組重要成員之一,2019年研究的重要課題“基于分類分級的财務機器人風險與控制研究”在《智能财務研究藍皮書(第一輯)》被收錄發表。

RPA分享--财務機器人風險與控制研究系列内容(一)

本課題主要涉及藝賽旗課題組成員對财務機器人在核心技術、應用場景、轉型機制、風險管控等方面的研究。課題内容較長,我會分系列為大家發出,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引言和概述部分,友善大家更深入的了解在目前形勢下研究“财務機器人風險與控制”的必要性,歡迎大家閱讀。

【摘要】 近年來,具備非侵入式、出錯率低、7 * 24 小時工作、快速部署等特性的RPA技術得到越來越多的廣泛應用 ,财務機器人就是其中一種典型的應用,财務機器人已在憑證總賬處理 、會計核算、資金管理 、報表處理 、發票稅務管理 、成本預算等财務領域得到嘗試與應用。與此同時 ,出于對監管、風控、審計等因素的考慮, 對财務機器人的風險控制也日益引起重視。本課題研究從财務機器人的技術應用出發 ,結合其業務與管理特性,從多種次元對财務機器人進行了深度剖析,分析了不同類别财務機器人面臨的風險。在風險控制方面 ,本課題基于“産品驅動的技術控制流”的風控理念,主張在産品層面通過技術手段對常見風險進行防控 ,在管理層面對個性化風險進行防控。通過此次研究 ,有助于了解财務機器人應用中的關鍵風險所在,進而針對性地進行風險防控。

RPA分享--财務機器人風險與控制研究系列内容(一)

一、 引言

(一) 目前财務機器人的應用領域和發展方向概述

每一次計算機與資訊技術的進步都會對财務工作産生重大影響,科技的進步帶來了财務的多次變革。第一次變革是随着計算機的出現,傳統的手工記賬逐漸被轉移到計算機上, 也就是逐漸實作了會計電算化;第二次變革是随着網際網路的出現,使得财務流程群組織模式發生了重大變化,财務可以遠端操作後,促進财務共享服務中心這種新的運作模式的産生; 第三次變革則是資訊技術正在進入一個"智能化"的時代。"革"原本指的就是一張挂起來晾曬的獸皮,而且是去除一些雜質的獸皮,看起來和未經處理的獸皮相比有些差别,和曾經活蹦亂跳的本尊相比更是相差甚遠。也正因如此,技術進步即将進入财務不僅僅變革着财務工作的工作方式,也将更深層次的影響财務從業者的工作思維。

當下"财務機器人"的出現和大量應用不僅是技術進步的具象展現,更是财務從業人員工作思維方式發生變化的抽象展現。“财務機器人” 背後的技術是 RPA( 全稱"Robotic Proccss Automation")又稱"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它通過RPA軟體模拟人工進行計算機操作的行為,完成大量重複、瑣碎的事務性工作。與傳統的資訊技術不同的是,RPA具備非侵入式、出錯率低、7x24 小時工作、快速部署等特性,也正是因為這些特性能夠與日常财務工作重複性高、多樣性、頻次高等特點高度契合,使得越來越多的企業使用該技術。在這些使用的企業中,雖然每家企業的細分業務領域不同,但财務機器人都已滲透到财務工作的憑證總賬處理、會計核算、資金管理、報表處理、發票稅務管理、成本預算等基本闆塊。

根據企業資訊化程度水準的不同,财務機器人處理的流程自動化程度也不相同。以稅務管理闆塊為例,流程自動化從最簡單的稅務機器人能夠完成填報工作到較為複雜的底稿表生成工作再到最完整的繳稅流程發起工作。任何技術的發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财務機器人會随着當下企業本身資訊化程度不同,承擔的角色也會不同。未來随着資訊化技術的進一步發展,“RPA+OCR”财務機器人、“RPA + AI”财務機器人會使得智能财務更加智能。同時,當下财務機器人正在逐漸被大量使用,我們可以發現在衆多企業的實際使用過程中,由于資訊化程度本身 的不夠完善,暴露出了一些風險管理問題,這正是本課題要研究的重點。

(二) 财務機器人風險管理的必要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個好的工具或者技術的出現必須要經過生産者、使用者、擁有者多方面的不斷打磨才能稱心入手。這是我們研究财務機器人應用風險管理的初衷和理念。财務機器人本身确實能夠幫助财務工作者解決一些問題,但是作為日常工作業務流程“資訊化系統—機器人—操作員”鍊條本身,要考慮的是整個鍊條的風險管理,這裡面更是涉及到廠商、業務人員、企業本身等多方因素。

例如,以财務機器人在銀企對賬領域應用為例。某公司共有69個非直連賬戶,配置設定 9 個人力做該項工作,平均每人配置設定 7~8 個賬戶,每個賬戶的處理時間約為 10~15 分鐘,每人每天耗費在該項工作的時間約為 1 小時(部分賬戶并非每日工作,該耗時為綜合折算後計數)。

該業務流程下,手工處理工作繁複,準确性、及時性較難保障。通過引入财務機器人,利用RPA技術使得該企業所有的賬戶通過2個機器人并行工作對賬,效率提升了 10倍,很好的達到了企業财務工作本身“降本提效,智能轉型”的意圖,但是這背後需要經過大量的調研工作和多方協作才能促成該項目,“高安全性、高機制性、高效率性”的落地。

從廠商而言,選擇廠商必須要確定其自動化工具RPA 本身能夠開發出相對應的密碼保護加密機制以防密碼洩漏的風險;軟體沒有安全後門則要具備相關檢測報告以防核心資訊洩漏風險;涉及網銀的日常操作,必須要開發出對應的背景監控錄像以備檢查預防合規風 險。對于業務人員而言,必須要反複思考操作過程中,梳理出不同銀行的模闆,以免出現不 适配發生錯誤的情況,同時要思考财務機器人面對未知情況下,如何進行後續工作,要參與 構思容錯機制應對當機風險。對于企業而言,對于這種規模的使用,要考慮大量U-KEY 集中管理的安全機制,防止誤拿、丢失風險;對于網銀系統的更新工作而言,财務機器人如何能 夠快速對接、應對這種适配風險。

以上簡單案例的闡述,說明了在實際财務機器人應用中,我們需要面對和處理不同角色所面對的各種風險問題,也進一步表明了風險管理對于整個财務機器人落地的重要性。當下财務機器人在全世界範圍内發展速度很快,滲透場景很廣,這也使得财務機器人應用風險管理的研究工作更有必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