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R008---RPA流程(UiPath)上線時間與哪些因素有關?

緣起

2019勞動節的淩晨,完成了《費用進度表_計算與分發》的上線。

感謝曉丹的為此付出的努力,感謝她老公陪她加班到12點多。

回家居然發現夫妻居然也沒睡,感謝每一位為此付出的人。

同時,對RPA流程的上線,進行了再一次反思:一個RPA流程(UiPath)上線與哪些因素有關?如何加速、可控。

1.流程相關

根據流程長度、實作的難度、涉及的的系統多少的不同,流程上線時間(需求确認,開始開發算起)一般2周-6周,個别流程超長或者分支超多的流程,也有可能超過6周。

由于流程長或複雜,使用者沒有将邏輯訴說完整或者沒有調研出來,後期會增加工期。

2.人員相關

根據RPA經驗豐富程度、開發知識背景、個人風格不同,有人1天能幹完的,有人1周也搞不定(可能不适合做這個工作)。

3.項目管理相關★

任何項目都需要管理,RPA也不例外。這個因素主要是針對項目管理者,但是也影響到項目成員,是以需要大家共同建設。

除了一些正常計劃需要項目管理知識外,項目管理在RPA領域的應用,還需要結合RPA的特點,歸納總結出一些标準化,否則可能會出現()中描述的問題:

3.1 流程需求确認機制(沒有業務藍圖)

3.2 開發架構(百花齊放)

3.3 代碼管理機制(不知道最新程式在哪裡)

3.4 實作方法共享機制(難以盡快上手)

3.5 協作開發機制(難以盡快上手)

3.6 流程發版機制(不知道最新的程式在哪裡)

3.7 文檔管理機制(缺乏文檔,後續維護困難)

3.8 進度計算及管理機制(進度不知道)

3.9 人才儲備機制(人力跟不上)

3.10 流程評價機制(拍腦袋決定的不太靠譜)

...

如果沒有上述标準化輔助,項目可能會一再延期,甚至遙遙無期。

4.電腦相關

電腦運作緩慢,也影響上線進度。

流程上線需要N多次測試,前文所說的上線流程,在筆記本上需要半小時,在機器人上隻需要15分鐘,N次的測試累加,可以讓你剩下N個小時;是以,配備相應效率的電腦,也可能提前上線時間。

雖然這是個客觀因素,畢竟有影響。

5.是否加班

最近996讨論,大家對這個很關注。

任何項目都是有期限要求的,不可能無限延長;

下面就此說出自己的觀點:

  1. 對于不熟悉RPA開發的同僚,需要不斷大力學習,盡快提升自己的RPA開發能力,而不是一直靠别人的指導和幫助,這無疑拉慢了項目整體進度;

    對于這種情況,你除了吃飯,其他時間都得在RPA上下功夫,否則,終究會被淘汰。你說,你會怎麼加班?

    對于開發速度慢的同僚,适當加班,追上進度是應該的;該加多少,自己看情況定,而不是看别人下班你也下班,别人的流程按時完了,你的進度落下了多少?如果不加班或想辦法提高自己的效率,你還有什麼辦法解決你的進度?

  2. 追求平等,需要你的工作進度先平等起來。

    "勤能補拙",等你效率上來的那一天,你也可以正常時間上下班。

總結

從上文中,可以看出,影響因素不少,如果想按時傳遞,看看差哪兒了。

(正文結束)

(正文結束)

附1:關于本公衆号

微信公衆号ID:RPA-UiPath-BPC-EDU

微信公衆号名稱:柴班說

歡迎您的關注和閱讀,希望這篇文章能為您帶來幫助。

歡迎轉載與分享,也請注明出處。

如果您有需要了解的關于RPA、UiPath、BPC的其他内容,也可以給我留言或發郵件([email protected])

識别下面的二維碼,或者直接搜"柴班說",或者RPA-UiPath-BPC-EDU,可以關注本公衆号。

R008---RPA流程(UiPath)上線時間與哪些因素有關?

我們的RPA公衆号

微信公衆号ID:RPA2018

微信公衆号名稱:RPA流程自動化機器人

如果您有需要了解的關于RPA的内容,也可以給該公衆号留言或發郵件 ([email protected])。

本文作者

微信号:chaijw

識别右側二維碼

可以與作者進行更為深入的交流。

R008---RPA流程(UiPath)上線時間與哪些因素有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