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同門碩士進了BAT拿高工資,而博士卻要擠破頭進985高校?

點選上方“視學算法”,選擇“星标”

幹貨第一時間送達

為什麼同門碩士進了BAT拿高工資,而博士卻要擠破頭進985高校?

本文來源知乎

為什麼同門碩士進了BAT拿高工資,而博士卻要擠破頭進985高校?

高贊回答一

作者:NYC-2009

夫妻都是985的副教授。

2019年度國家個人所得稅的系統裡面的稅前是270k過一點(老婆是230k的樣子,年底津貼比我少)。但是我們隻是985高校食裡面中下層的7級崗,比國内博士剛入職的8、9級中級職稱(講師,助理研究員)稍微好點。正高(教授,研究員4級崗起,一般都是博導處于中上層。高層自然是三級崗以上而且大部分都是有國家級頭銜的(四青,長江,傑青,院士),稅前年均都是70-150的水準,而且院士免繳個人所得稅(親眼所見,年終津貼每個人都要簽字,順便把别人喵一遍)。

但依據我們了解的情況,我和老婆這個收入在985就專業技術崗是屬于偏低水準(與9比)。在我校,我們收入也屬于中下水準,剛過平均線與社會上高收入比,特别是和知乎上号稱人人年薪百萬更是有差距。但是整體來說,盡管目前學校也不是每個地方都讓我滿意,特别是個别地方事實上對我個人利益造成的損失也不少(但不至于是武大的3+3事件,那個就無恥了),整體而言,我覺得用一種比較開放的心态來看985學校的優點,去認真的培養學生,其中得到的成就感也比經濟利益讓人更滿足。

在985高校做教師(非行政)最大的優點是自由輕松。我椎間盤突出在家挺屍幾天都沒人管(去年有次一周,兩年前骨裂2月)。隻要不耽誤給學生上課不造成教學事故就行。但是代課極少,在過去的近5年中,我和夫妻剛來的前兩年沒課上,這個對我們招收研究所學生很不利(大學生不知道你),經過我們挖空心思的努力(去外院代課,想辦法開新課),目前我本人全年滿打滿算72節課(32學時大學生專業課2門,4學時碩士生專題課和4學時博士生專題課),我全年老婆大學代課40學時(24課堂授課+16實驗學時),外加研究所學生8學時專題課目前學校是每節課40分鐘,每兩節課一次課。這樣算下來,我本人全年平均一周都上不了一次課,教學任務量極少。而且據我了解,非公共基礎課任教的教師課少,是大部分985院校的共性除了個别新專業因為師資不夠,大部分985院校的老牌專業中的專業課事實上都不多。

我自己做研究所學生導師5年手下差不多有10個博碩研究所學生(老婆沒有博導頭銜,隻有5個碩士,我們兩個加起來15個)。這樣一來,各種學校的瑣事比如報賬,到處蓋章辦手續之類的,都不用自己操心了,當然我們每年都是給學生有額外2000RMB津貼的,這一點上絕對算不上壓榨學生,更何況平均每人一年也就2-3次而已,想在這方面當杠精的就洗洗睡了吧。

實驗進展方面,入職兩年後自從高年級研究所學生開始帶着新生走,我們也就不再需要反複上手親自做實驗了。每周開一次組會,和每個學生單獨談談了解研究進展,有必要的重要實驗親自上手操作即可。剩下的時間,寫論文或者項目申請書按照自己節奏來。托我和夫妻在國外拿到博士學位所接受的語言訓練,寫英語論文對我們來說從來都不是啥問題。最快的情況下,把資料提供給我,我兩天可以拿出一個初稿來,花點錢找個語言潤色編輯,就可以投稿了。是以在這樣的效率下,整體而言這份工作沒有給我們造成多大的壓力,其餘空閑時間愛幹啥幹啥,還不用發愁失業。心情不好,身體不舒服,說不去辦公室也沒人管。學院也用釘釘打卡,但是一周任何時間點打兩次即可,沒有任何時間限制。未來3級以上進階職稱的博導在0歲還能延退至少5年,以目前來看,等于白拿5年工資(因為62歲後不再招生,就等着退休即可)。

以上待遇在非985院校,基本都不存在。非98院校的教師以上課為主。我所了解到的教師一年基本教學工作量大部分是300節課起,基本等于每周都要上課,與之對應的備課,考試,閱卷,試題分析等瑣碎的事情全部迎面而來。這種巨大差異是由于教育部對985院校師生比有明确要求(一般是1比10到20,涉及學科評估打分)。同時985有自主人事權可以随意制定進人計劃以及職稱評定自主權可以随意給引進人才進階職稱(我本人入職就是副高+博導,老婆是副高+碩導)。是以整體而言985教師多而課時少。在我們學院甚至發生因為課太少不夠分課在教師之間導緻過不少沖突(是以我隻能去外院代課)。對我自己而言,如果不是考慮到未來職稱晉升以及部分國家級頭銜(入長江學者)申請條件都有教學要求,同時教育部這兩年要求“以本為本”,是以大部分985學校開始要求事業編的正副進階職稱人員年度至少有32學時授課工作量或獨立講授一門大學課程(年薪制人員一般第一個聘期考核前不要求),理論上我可以完全不代課隻做科研即可。此外,大部分985院校代課有額外的課時費(因為教育部給的經費充足),并且不需要減掉基本教學工作量。我們是基本課時費80-100RMB/每學時,雙語或者英文專業課200RMB/學時,年度授課300學時就意味着年底來了至少3W津貼。與之相應,在非985一般都會有基本教學工作量要求,比如年度100學時基本量,超出100學時部分才發課時費。個别過分學校(主要是雙非院校,211般不會)會因為教師年度基本課時不夠而按照內插補點倒扣津貼,甚至雙非中部分一本院校存在隔年甚至間隔數年才能支付教師課時費(因為财政撥款不足)。這種體系下導緻很多新入職的年輕人即便是副高職稱在雙非和部分窮省的211也是月收入4k不到。

在科研方面,非985就算聘為碩士導師或博士導師也沒有多少研究所學生可招。畢竟教育部給非985院校配置設定的碩士招生名額有限。比如今年因為新冠病毒疫情研究所學生擴招,我們學校的專業碩士招生名額被教育部增加了接近50%,驚的我們下巴都掉下來了。而大部分非985院校拿到的名額極為有限,畢竟今年全國碩士研究所學生的平均擴招水準也就是0%的比例。我們能增加50%,那就意味着至少4個學校隻能擴招10%。這樣一來,在非985院校就算評為研究所學生導師甚至一入職就聘為研究所學生導師一般也很難招收到學生,凡事需要親力親為更别提研究所學生本身的素質以及學科實驗平台也和985不在一個水準線。想做點科研難度極大,進而導緻沒成果也無法申請到課題,沒有課題也無法做科研,進而難以晉升職稱也無法招收學生的一個惡性循環中研究所學生數量緊缺的現象在部分高水準科研院所也大量存在,部分院所的導師甚至是2年甚至3年才能有一個名額,這在985是難以想象的。

教育部給985院校的平均名額水準差不多是每位博士生導師接近1名博士,每位碩士生導師2名碩士的水準。各個學校如何配置設定名額上有差别,但在85院校,研究所學生名額數量還是比較充足的。

在職稱晉升這一點上,985大學也極有優勢。非985的絕大部分院校(包括非教育部直屬的部分211院校)沒有專業技術職稱自主評定權限,經常會發生給年輕人或者高層次引進人才一個“校聘”副教授或者教授的奇葩頭銜,說白了就是給你校内的待遇但是無編制。原來在編的人不退休你永遠别想晉升,而從各省的人事廳拿到多餘的編制名額可以說比登天都難,是以導緻年輕人發展空間極為有限,完全是熬資曆。在這點上,985的自主權遠超非985,雖然個别985存在壓價行為,比如故意給你個副高不給正高。或者先以青年特聘研究員(等于校聘正高)入職5年,考核通過再壓低待遇變成事業編副高,甚至是事業編中級職稱(部分9這麼幹,但不影響博碩招生,而且可以給年薪制),但985畢竟給的是實打實的職稱而且薪資有保障,而不是所謂的“校聘”這種忽悠人的玩意,同時保證你研究所學生招生,科研不受到影響。

一部分知友談到了高校目前進行的事業編改革的問題,認為未來高校不會再有永久性的事業編。這個問題在知乎上很多知友專門開過文章。我就985單獨說一點,985之是以特殊,就在于這個目錄中的高校一律是屬于中管高校,展現在管理歸口機關為教育部(不是省教育廳,或者科研院所歸口的科學院等)。财政來源是财政部,校級上司人事任命權在中組部。涉及985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不是省,或者部就能決定的。至少截止現在,我所知道的包括清華在内的C9和我們這種話末流985依然通過事業編在直接聘任高層次引進人才。而中間層次人才,和普通教師,都需要通過聘期考核才能轉變為事業編,并且可以自我選擇是否依然采用聘期制(年薪制,整體收入稍高)。而在非985高校,編制名額本身受限于各省的人事廳,無法随意擴編,是以這幾年改革之風愈演愈烈。但這股改編制之風目的,不是要砸碎鐵飯碗,而是給予非985院校一定程度的人事自主權來聘任專業技術人員(校聘教授就是這個改革制度下的産物),但是考慮到高校多崗位并行的特殊性(專業技術崗,行政崗,工勤崗,以及甚至985院校都不能自己定的部分特定崗位系列如出版社編輯,圖書館員檔案館員等等),高校事業編的改革還有很遠的路要走,短期内不會有明顯的變化,985院校更是如此。

盡管各個學校都很看重國家級人才頭銜(涉及學科排名),但在非985院校拿到國家級人才頭銜的難度,也和在985也不是一個數量級(985内部都是差異巨大)。就算個别非985院校給國家級頭銜擁有者的待遇确實比985高,但是你也要在那個平台下夠得着才行。

說工資吧,可能和程式員之類高收入行業比,985院校确實不高,特别是非年薪制的事業編群體(比如我和我夫妻)。我本人固定工資和年底津貼是比4的關系。6是永遠有,4就是看業績了(課時費,論文獎勵,項目獎勵,橫向課題勞務費,帽子頭銜津貼等等),上不封頂。但以目前來看,未來實作數倍甚至十倍的增長并不難。

客觀說,要入職985,從大學讀到博士再加上幾年博士後确實不輕松也是有代價的。我29歲在美國博士畢業30歲幹了一年博後回國入職,椎間盤突出就是在美國落下的。老婆從德國比我早一年博士畢業,來美國陪我一年後來一起回國入職,我自己在美國也是一個人子然一身很多年。在美國那麼幾年中,人生有苦有樂但大部分是苦。有段時間實驗不順利,一年沒啥進展,還找不到原因,自我感覺都快抑郁了。還好後來調整回來堅持到最後。能入職985,主要還是得益于在美國的積累,有些知友提到關于這幾年985教職難找的問題。客觀來說。我個人感覺沒有成倍的升高,我本人5年前是3篇中科院2區Top加3篇2區非Top(均為一作)入職,老婆是2篇中科院一區Top(其中一篇是共一)。今年我美國一個師弟是一篇一作NC加四篇2區非Top,入職上海交大的青年特聘研究員(博導,5年聘期,年薪制)。事實上整體而言,我們當年在國外的博士過的都不輕松,整體都是國内3-5個博士(平均水準)的工作量。在30-35這個點上以副高或者青年特聘研究員(C9的制度,相當于校聘正高但對應年薪制,聘期内非事業編)開,還要抓緊前5年通過聘期考核才能徹底轉為永久事業編崗位(很多學校也可以繼續給你無編制繼續年薪制聘用,但大部分都會選擇轉為穩定事業編,部分允許保留年薪制)。在第一個聘期完成基本考核名額之前,這段時間其實并不輕松。具體名額各個學校有差别。但除C9外的85,大部分對于以副高入職的人員都要求至少獲批一個自科面上項目(5年拿2個難度比較大,因為自科存在前一年獲批需要隔年才能申請的制度,是以理論上5年獲批2個就意味着申請人隻能申請3次,相當于67%的中标率),外加一些省部級課題,同時每年一篇中科院2區SC1,個别985學校比如我所在的學校)允許延期一年考核或者考核不合格者酌情降低級别續聘(正高轉副高)。

C9的聘期考核難度高一些,執行相對嚴格。但對應的起始待遇會好很多,我美國學弟在上交是青年特聘研究員+博導,200萬啟動經費和其他福利(但不解決配偶工作,他老婆似乎也不願意回),另一個朋友2018年在清華是助理教授,博導,800萬科研啟動經費外加解決配偶無編制無固定期的校内聘用(年薪30W但可能随時解聘)。但清華考核要求CNS級别,嚴格執行非升即走。這在我等流985是難以想象的。整體而言,985入職,起始待遇與你已有個人能力(主要就是博士博後階段的論文水準)和最終考核要求是明顯的線形關系。待遇越好,就意味着入職前的博士搏後階段和入職後的第一個聘期越幸苦。

但是換個角度,各行各業35歲之前都不會比這個好多少。在985的好處就是你通過了這段日子,就有一個自己的小課題組帶幾個學生,舒心點的日子就可以開始了。有點上進心的,40歲前給自己努力個國家級頭銜(優青,青年長江,青年拔尖人才)基本上後面的傑青,長江就順風順水了。路會越走越寬,個人的學術聲望和資源也會越來越多,呈現出明顯的累積疊加效應,并且在50歲左右達到頂點後保持到退休。而985高校裡讓你日子開始舒心的年齡段(35-45),恰好就是社會上很多高收入職業中年危機的年齡段。并且存在中年危機的行業,大體上很難和985教師一樣具有疊加效應,往往工作更換就意味着從頭開始。

個别知友也提高過學校管理問題,客觀說,985校的行政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雖然談不上完美,但還是遠高于非985的。至少個人感受是在這裡我不需要刻意去讨好誰,課題是從國家申請的,論文是期刊雜志編輯和審稿人評的,給學生代課是課程組決定的,基本上985高校教師的核心點也就這三大塊。就算不和同僚搞好關系或者給上司臉色看,最大的後果可能就是拿不到學院學校考評優秀或者三年一度崗位聘任時打分會低一點,但是對于生活和包括職稱晉升(學校高評會負責,隻看學術業績)在内的事業完全沒有實質性的影響。這一點上,越是好的學校比如C9,行政人員服務意識越強。清華最誇張,可以達到院長動用私人關系給你解決戶籍轉移的難題。其實想想也對,畢竟科研做的太好的人總有那麼一絲清高和脾氣的,但是越是高水準的學校卻越需要這些人。

和社會上其他996的行業比,我工作5年,除非早上送小孩去幼稚園(學校附屬,基本免費)或着8點有課,不要說996,大部分情況下9點之前起床都不多(在美國養成的中午不休息繼續工作的習慣)。因為确實沒有必要。在我強行要求研究所學生8點半打卡前,經常研究所學生9點也都沒有來。之前骨裂在家躺兩月,給院長交個假條一分錢工資也沒少過。在這裡,隻要你還活着,沒有辭職,通過學校年度基本崗位考核(99%的人都能通過)就不會有人扣你的工資。更别說還有兩個寒暑假白發工資。相當于事實上一年實際工作9個月(學校行政人員不是),以這個整體水準看,從收入的穩定增長性,社會地位的遞加,勞累程度随年齡遞減外加考核通過的變成類似國外的終身教授鐵飯碗,而且還被鼓勵搞副業(國家的雙創政策),客觀說985高校的教職是為數不多在收入,年齡,工作負擔,社會地位和個人成就上形成完美平衡的工作,難道不應該擠破頭嗎?

為什麼同門碩士進了BAT拿高工資,而博士卻要擠破頭進985高校?

高贊回答二

作者:貂絲女嬸教授

我是985老師,我來答這個題。我是這兩年通過非升即走從講師爬上來的副教授,去年稅前27萬。

确實很累。

我們和從前那些老副教授不一樣,新人新辦法老人老辦法。他們基本可以上夠了課熬夠了年頭就副教授了,直接帶編制。但我們得千軍萬馬殺進來再各種瘋狂輸出搶一個副教授職位,要不然就要被趕走了。非升即走不是鬧着玩的。而且前幾年編制還對崗不對人,得升上了副教授的第二個聘期才有真正的編制。從講師爬副教授這個過程簡直是一言難盡說不出的辛酸。

但是在985當老師有個好處,上課沒那麼多時間比較自由。做自己的研究挺好玩的。前幾年講師沒有研究所學生帶,上了副教授就可以帶了,指導他們做點課題,給他們推薦好工作,還是很有成就感的。我是專門推公式的沒有橫向課題,但是這三四年縱向課題也有百萬了,養學生沒問題,隻是不能揣自己腰包。

最重要的,我在從前的回答裡也說了,我有社交恐懼症,當老師是最好的選擇,不上課時候可以永遠不和人說話,太美妙了。跟這個相比,錢少點算啥呀。

為什麼同門碩士進了BAT拿高工資,而博士卻要擠破頭進985高校?

高贊回答三

作者:陳景

把工資當成一切,說明還沒進入社會就幾點 

1、社會地位高,受尊重

馬斯洛需求裡,受尊重的需求是高于溫飽(工資)、社交的。985老師去到學校外面,不管是做項目、開會還是吃飯,不管對面是局長、縣長還是廳長,都可以保持平等的姿态,而對方也會客客氣氣保持尊重。中國也隻有醫生和老師不用行政級别來判斷地位。

2、社會資源豐富

基本上普通人家庭面臨的三個核心問題,住房、教育、醫療,985老師不用花心思就随便解決。住房有補貼;教育,985的附屬國小、國中、高中,不是全省最牛逼的,也能進前三!要是在一、二線城市,你花多少錢能進去?而且聯考、考研,如果父母在本校任職,那提檔、面試,不知道比一般人容易多少倍;醫療,很多985的附屬醫院就是全省、甚至全國頂尖的三甲醫院。

3、工作環境好,生活友善

學校環境就不說了,基本都是公園;工作氛圍那是真的好,明槍暗箭、争權奪利、拍馬溜須,985學校一樣有,但是和學校外的機關事業企業比起來,那就是幼稚園的遊戲。不管你是甲方還是乙方,是小弟還是上司,總有被上級被客戶噴到懷疑人生的時候,而學校裡基本不會發生這種事。另外學校裡有食堂、超市、健身房、體育館、遊泳館,步行5分鐘全部到達,一般人能享受到?

4、收入高、來源多

985老師工資一點不低,平均保底20萬,這還隻是工資。要想拿到高收入,對985老師來說實在太簡單,拿國家、省市科研課題;在外做企業政府項目;講課;出書;開輔導班;當專家;與企業合作研發産品……途徑實在太多,但凡不是剛入校忙着拼職稱的老師,教授、副教授在校外一年随便整個大幾十萬,真沒壓力;是以一般人擠破頭也進不了985高校基礎門檻就是海歸名校博士,再看985高校教師團隊穩定的一B,進校的就沒有主動出來的,這還不能說明問題?

為什麼同門碩士進了BAT拿高工資,而博士卻要擠破頭進985高校?

高贊回答四

作者:夜色

去什麼企業工作可以明目張膽的在外面兼職?

去什麼企業工作可以在外面接項目隻給機關交一點管理費然後用機關的資源給自己賺錢?

去什麼企業工作會鼓勵你自己創業?你在外面開公司賺錢,一周回公司摸魚工作十幾個小時甚至幾個小時公司工資獎金一分不少發給你?

隻看工資找工作,省委書記的職業也會被瞧不起的!

本文僅做學術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删文。

為什麼同門碩士進了BAT拿高工資,而博士卻要擠破頭進985高校?
為什麼同門碩士進了BAT拿高工資,而博士卻要擠破頭進985高校?

點個在看 paper不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