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打破校史!雙非高校,迎來首位傑青!

點選下方卡片,關注“CVer”公衆号

AI/CV重磅幹貨,第一時間送達

點選進入—> CV 微信技術交流群

本文轉載自:募格學術 |  來源:安徽建築大學、青塔人才、福建師範大學、TOP大學來了

據安徽建築大學官網8月10日消息,學校蔡國軍教授喜獲2022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獲得資助的項目名稱是“工程地質原位測試”,項目周期五年,經費400萬元,實作了該校國家傑青項目上零的突破。

打破校史!雙非高校,迎來首位傑青!

蔡國軍

打破校史!雙非高校,迎來首位傑青!

男,漢族,中共黨員,山東兖州人;東南大學交通學院教授(破格);博士、博士生導師。原東南大學岩土工程研究所副所長;現安徽建築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1997.9-2001.7,南京工業大學(原南京建築工程學院)岩土工程專業 大學生

2001.9-2004.3,東南大學交通學院 岩土工程專業 碩士研究所學生(導師:劉松玉教授)

2004.3-2005.3,江蘇省交通科學研究院 助理工程師

2005.3-2010.2,東南大學交通學院 道路與鐵道工程專業 博士研究所學生(導師:劉松玉教授)(其中,2008.8-2009.8,美國德克薩斯大學 博士研究所學生聯合培養,導師:Anand J. Puppala教授)

2010.4-2012.4,東南大學交通學院 講師

2012.4-2016.4,東南大學交通學院 副教授(破格)

2013.2-至今,博士生導師(特批)

2016.4-至今,東南大學交通學院 教授(破格)(其中,2019.1-2019.2,美國克萊姆森大學,進階研究學者)

2021.8-至今,安徽建築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主要從事現代原位測試技術理論與工程應用、特殊地基處理與環境岩土工程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在多功能孔壓靜力觸探技術(CPTU)基礎理論、裝備研發與工程應用方面取得系列創新成果。

主持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020年、企業立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12,2016,2018,2020)、全國優博作者專項資金(2012年)、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013年)、江蘇省傑出青年基金(2014年)、江蘇省“333工程”(2015年)、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2016年)等10餘項科技項目。研究成果已發表SCI、EI檢索論文180餘篇,已獲得66項發明專利授權(含1項美國專利),軟體著作權13項,出版專著2部,參編國家行業标準8部、地方标準3部。

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012年)、茅以升土力學及岩土工程青年獎(2020年)、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排1,2019年)、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排1,2020年)、中國公路學會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2021)、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排2,2015年)、中國勘察設計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排2,2018年)、中國青年地質科技獎銀錘獎(2013年)、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青年科技獎金獎(2014年)、中國公路青年科技獎(2016年)、江蘇省科協首席專家(2017)、中國公路學會首屆優秀青年岩土工程師(2018)等多項獎勵與榮譽。

現任國際期刊《Geotechnical Testing Journal》、國内期刊《岩土工程學報》編委、國際土力學及岩土工程學會原位測試技術委員會TC102委員、中國公路學會青年專家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建築學會地基基礎分會理事等學術兼職。

除了安徽建築大學,還有多所地方“雙非”高校都迎來了傑青,地方高校科研人獲批難度非常大,能拿到1項,都是很不容易的。

沈陽農業大學:傑青+1

栾軍波,教授。大學及碩士研究所學生均畢業于沈陽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專業,2017年作為高層次人才回校工作,現任植物保護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植物保護學科帶頭人、植物保護專業負責人和省教育廳經濟與應用昆蟲重點實驗室主任。主要從事昆蟲-微生物共生關系領域研究,講授普通昆蟲學、昆蟲-微生物共生關系等課程。主要從事昆蟲-微生物共生關系機制的研究及其在害蟲防治中的應用。

主持國家級人才支援計劃項目、國家基金面上項目、遼甯省“興遼英才計劃”創新領軍人才項目、遼甯省重點研發項目等研究課題;國家級人才支援計劃人選、遼甯省“興遼英才計劃”創新領軍人才和遼甯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層次”人選;獲中國昆蟲學會第五屆青年科技獎、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排名4/11);在Science、Cell Reports、The ISME Journal、Current Biology、Ecology Letters、PLOS Pathogens、Molecular Ecology等雜志發表學術論文,發表論文被Cell、Nature Reviews Genetics、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和PNAS在内的雜志所引用,他引1416次。應邀作為通訊作者在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期刊撰寫綜述(計劃于2024年1月在第69卷發表)。

應邀在國際昆蟲學大會、美國昆蟲學年會、第二十一次全國環境微生物學學術研讨會、全國入侵害蟲綠色防控研讨會、中國昆蟲學會青年學者論壇等國内外重要學術會議上彙報研究成果。是加拿大自然科學和工程研究理事會(NSERC)項目、美國-以色列國際合作(ISF-UNSF)項目評審專家;加拿大國家自然科學獎Steacie Prize推薦專家。

福建師範大學:傑青+2

8月10日,福建師範大學官網消息,該校數學與統計學院王健教授、生命科學學院歐陽松應教授獲2022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獲得資助的項目名稱分别是“Lévy型過程的研究”和“緻病菌效應蛋白功能機制”,經費分别是280萬元和400萬元。

打破校史!雙非高校,迎來首位傑青!
打破校史!雙非高校,迎來首位傑青!

王健,博士,教授。現任數學與統計學院教授。2001年大學畢業于福建師範大學數學系,同年留校工作;2004年在福建師範大學獲得碩士學位;2005年9月考入北京師範大學,師從中科院院士、北京師範大學陳木法教授,2008年6月獲得理學博士學位。2009獲得德國洪堡基金,2014年獲得日本學術振興基金,2015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同年也獲得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等院校青年教師基金。

打破校史!雙非高校,迎來首位傑青!

歐陽松應,博士,教授,博士、碩士研究所學生導師,福建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長,南方生物醫學研究中心副主任。福建省百人計劃獲得者、福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閩江學者”特聘教授。

中央财政支援地方高校發展專項資金項目帶頭人,國家級生物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主任,“福建省現代微生物與免疫學創新平台”帶頭人,福建省生物學“雙一流”建設高原學科帶頭人,福建省生物與醫藥專業學位導師團隊帶頭人,“生物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學術帶頭人。

福建省“百人計劃”獲得者、福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閩江學者”特聘教授、福建省團隊科技特派員帶頭人、北京市科技新星、福建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2018年第一批省直中直機關引進創業創新領軍人才(B類引進高層次人才)、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會員、中國科學院盧嘉錫青年人才獎獲得者、福建省“高校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援計劃”入選者。入選2021年福建師範大學優秀研究所學生指導教師。

在Nature, Nat Immunol, Nat Cell Biol, Immunity, Nat Commun(2篇), PNAS(2篇), Cell Res(2篇), EMBO J(2篇), PLoS Biology等國際知名雜志發表SCI學術論文70篇,其中通訊或第一作者(含共同)共40餘篇。所發表論文總引用次數超過2950次,單篇最高引用超過370次,引用次數超過100的有7篇,h-index 25。

點選進入—> CV 微信技術交流群

CVPR 2022論文和代碼下載下傳

背景回複:CVPR2022,即可下載下傳CVPR 2022論文和代碼開源的論文合集

背景回複:Transformer綜述,即可下載下傳最新的3篇Transformer綜述PDF

目标檢測和Transformer交流群成立
掃描下方二維碼,或者添加微信:CVer6666,即可添加CVer小助手微信,便可申請加入CVer-目标檢測或者Transformer 微信交流群。另外其他垂直方向已涵蓋:目标檢測、圖像分割、目标跟蹤、人臉檢測&識别、OCR、姿态估計、超分辨率、SLAM、醫療影像、Re-ID、GAN、NAS、深度估計、自動駕駛、強化學習、車道線檢測、模型剪枝&壓縮、去噪、去霧、去雨、風格遷移、遙感圖像、行為識别、視訊了解、圖像融合、圖像檢索、論文投稿&交流、PyTorch、TensorFlow和Transformer等。
一定要備注:研究方向+地點+學校/公司+昵稱(如目标檢測或者Transformer+上海+上交+卡卡),根據格式備注,可更快被通過且邀請進群

▲掃碼或加微信: CVer6666,進交流群
CVer學術交流群(知識星球)來了!想要了解最新最快最好的CV/DL/ML論文速遞、優質開源項目、學習教程和實戰訓練等資料,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CVer學術交流群,已彙集數千人!

▲掃碼進群
▲點選上方卡片,關注CVer公衆号
整理不易,請點贊和在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