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作為社會地位象征符号的香料在馬穆魯克王朝的香料貿易中處于怎樣的地位? “使用香料實際上隻是為了展現貴族顯赫的社會地位”。

作者:文史煙雲

作為社會地位象征符号的香料在馬穆魯克王朝的香料貿易中處于怎樣的地位?

“使用香料實際上隻是為了展現貴族顯赫的社會地位”。

一包包的香料被裝載的貨船上,從印度半島起航經過印度洋、紅海、地中海,無數個港口走走停停,最終被擺在香料店貨架上。

漫長的路線造就了香料昂貴的價格,也增加了香料的神秘感。

一個家庭的等級越高,使用的香料就越多,種類也越多。

這一時期,香料已成為提供富人特權、享樂、味覺豐富的奢侈品。

在富人、貴族眼裡,與窮人要有所差別。

富人作為“特殊”人群就要吃“特殊”的食物。

在宴會上,主人為客人提供的胡椒量越多,就越能彰顯主人的身份以及主人對客人的尊重程度。

“1537年,一位名為曼努埃爾·西恩(ManuelCirne)的貴族就宴會上焚燒肉桂木,以彰顯身份。”

與羅馬時代一樣,香料的魅力不在于是否能給人帶來感官上的享受,而在于能和其他奢侈品一樣,可以滿足使用者彰顯身份、炫耀身份的需要。

正如德國著名的社會學家馬克思·韋伯所說,奢侈品是“一種社會自我表現的手段”。

在上層家庭中,通常會使用金質或銀質的精美托盤來盛放胡椒等香料。

當然,香料可以作為禮物在貴族之間的互動,也可以作為外交禮物在國家之間傳遞,也能作為傳家寶遺贈子孫。

蔔尼法斯八世(BonifaciusPP.VIII1294—1303)在位期間,就經常收到各地君主贈送的香料。

香料被賦予了社會等級内涵,使用香料成為一種榮譽。

對于普通群眾而言,模仿上流使用香料也成為潮流。

14世紀中後期,胡椒逐漸跌落香料神壇,胡椒的價格逐漸被中層群眾所接受,香料的價值根據工資可以略知一二。

1400年的英國,一位熟練勞工一天的工資隻能買到0.5磅胡椒(約為0.23千克),而200多年前,“一位安特衛普泥瓦匠的一日工資僅夠買約為105克的胡椒或者是4.5千克的鹹牛肉”。

當胡椒的價格能為多數人接受時,代表着胡椒已失去“奢侈品”的身份,社會上層也不再對之青睐。

其他還繼續保持高價格的香料,仍被社會上層奉為社會地位的象征。

“1439年的英格蘭,1磅(約0.45千克)肉桂需要一名成熟勞工3天的工資,而一磅丁香則需要這名勞工4天半的工資;而一磅番紅花則需要這名勞工一個月的工資。”

是以,當香料能保持一個社會符号時,也會繼續擁有廣闊的消費市場。

香料的“貨币”職能。

香料在西歐日常生活中,甚至可以充當一般等價物。

“14世紀初,船員、裝卸工的工資以香料的形式結算。

除此之外,商人需要用胡椒償還貸款,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6世紀。”

甚至到20世紀,英國仍象征性征收胡椒稅收,可見中世紀時期的胡椒與西歐人生活影響深遠。

胡椒在未跌落“神壇”前,可與黃金媲美,胡椒甚至被稱為“黑色黃金”、“胡椒貨币”。

擁有一定數量的胡椒,足以彰顯一個人的财富。

除胡椒之外的其他香料,例如丁香、肉豆蔻、番紅花等更是價值千金。

參考文獻:

[1]Nabhan,Gary Paul.Cumin,camels,and caravans:a spice odyssey,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14.

[2]Petry,Carl F.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Egyp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3]Pilcher,Jeffrey M.Food in World History,New York:Routledge,2006.

作為社會地位象征符号的香料在馬穆魯克王朝的香料貿易中處于怎樣的地位? “使用香料實際上隻是為了展現貴族顯赫的社會地位”。
作為社會地位象征符号的香料在馬穆魯克王朝的香料貿易中處于怎樣的地位? “使用香料實際上隻是為了展現貴族顯赫的社會地位”。
作為社會地位象征符号的香料在馬穆魯克王朝的香料貿易中處于怎樣的地位? “使用香料實際上隻是為了展現貴族顯赫的社會地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