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耶律齊也是“故人之子”

作者:金書那些事兒

神雕小說裡,郭芙與耶律齊的婚姻被一筆帶過,兩人如何定親成婚并沒有描寫,郭靖作為抗蒙大将卻将女兒嫁給南逃宋國的原蒙古丞相之子的原因一直以來被衆說紛纭。

耶律齊也是“故人之子”

了解當時那段曆史的人都知道,在當時的環境下耶律齊的身份實際上是備受忌憚的。小說裡假冒何師我的霍都當面指出耶律齊的身份問題,質疑其争奪丐幫幫主的合理性就是證明。可以說,霍都說出了很多人想說又不敢說的話。曆史上也有史實可以佐證耶律齊在襄陽時身份的尴尬:比如說原南宋降将劉整本是金國漢人,投降南宋後雖立下赫赫戰功仍被呂文德和宋廷猜忌,最終憤而降元,導緻襄陽後來失守。哪怕是呂文煥鎮守襄陽期間,也同樣受到宋廷的猜忌。

宋廷曆來有重視文官、猜忌武将的政治傳統。在這種情況下,敵國宰相之子怎麼可能被完全信任?連帶着,将女兒許配給耶律齊的郭靖就能避免被猜忌嗎?

那麼問題來了,在那種環境下郭靖為何甯可留人口實也要将郭芙嫁給耶律齊?

除了耶律齊本身才能品德出衆,和郭芙互相傾慕,還有很重要的一點被人們忽視了:耶律齊也是“故人之子”!耶律齊的父親耶律楚材和郭靖在蒙古時很可能相知相交,哪怕沒有很深的交情應該也是互相欽佩的神交之友。

要知道,金庸的小說一般以真實曆史為背景,那麼在分析一些情節時也不應該脫離曆史的大背景。小說裡沒有寫到二人有明确的交集。結合曆史,耶律楚材輔佐成吉思汗是1215年。在蒙古攻破燕京後,耶律楚材歸順蒙古,立刻以出衆的學識獲得成吉思汗的喜愛和賞識,當即被任命為輔臣常伴左右。1219年成吉思汗攻打花剌子模,耶律楚材伴随西征,屢立奇功,而這場戰争正是郭靖重點參與并立下奇功的!

是以說,起碼從1215年到1219年,除了中間郭靖回到中原那段時間,他和耶律楚材同在蒙古,同是成吉思汗身邊親近器重之人,兩人不可能不認識、不交往。

郭靖生在蒙古卻始終保持漢人身份的認同,耶律楚材是漢化契丹人。不僅如此,兩人對成吉思汗殺戮過重的看法是一緻的,在護國安民、保護百姓、反對屠殺等方面的理想和主張也是一緻的。這在當時的蒙古是十分難能可貴的,而且二人後來雖然各為其主但都踐行着各自的理想信念。再加上長春真人丘處機與耶律楚材相交,我們有理由相信郭靖與耶律楚材也是有很深的交集,或者是神交已久的知己。

是以郭靖将郭芙嫁給耶律齊,很可能是對故人之子的一種庇佑和保護。在耶律楚材被害、耶律齊南逃宋國之後,耶律齊實際上并沒有安全之處立足,隻有郭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給予庇護。這也是郭大俠對朋友知己的一份回饋和紀念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