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18年ERP的自我救贖

曾經叱咤風雲的ERP,在使用者逐漸成熟的今天,已經站在了十字路口。在快魚吃慢魚的IT世界,ERP廠商們開始了戰略方向上的新一輪角逐。誰能敏銳抓住使用者需求,看準方向,就能在後ERP時代生存。 相對于争相上市、新商業模式層出不窮的網際網路産業,傳統的軟體産業這幾年似乎一直缺少可以被業界談論的題材。 ERP就是其中的代表。

自上世紀90年代出現以來,ERP的輝煌時代似乎已經過去。當年争相實施的場景早已不見,取而代之的是買方市場下慘烈的價格競争。但無論如何,ERP仍然是企業資訊化程序中的首選軟體,而随着各種ERP産品不斷出現,不少中小企業也開始考慮部署這套名為企業資源計劃的軟體系統,達到提高效率、改善管理的目的。 近20年的磨砺,讓廠商和使用者都變得更加成熟。而未來幾年各大管理軟體廠商的ERP戰略是什麼?未來ERP的市場又将向什麼方向走?針對上述問題作為一個從事了兩年ERP運維的角度淺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ERP使用者大概分為兩種:一是企業勞動者(暫且這麼叫)如:HR、采購入庫員、财務會計等;他們需要更能滿足他們需求的ERP産品,如何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提高他們的操作體驗,如何多套系統複雜的單據資訊結合到一套系統,是ERP廠商首先應該思考的問題,面對這種問題廠商也開始考慮未來發展的方向。如與BI(商業智能)、BPM(業務流程管理)和E-commerce(電子商務)的結合都是ERP軟體未來發展的選擇。二是企業上司者,他們所需要的是簡潔高效的審批系統,和多而全報表産品,可以讓他們更直覺清晰的了解企業内部情況的産品。針對于此很多ERP企業也争相推出自己的報表産品服務于企業上司層。但也僅僅是杯水車薪。

    在更多更快的網際網路行業、AI行業、乃至當下大火的區塊鍊産業沖擊下,ERP行業确實是行路難。但是ERP行業同時具有自身獨特的優勢,如多年來累積龐大的使用者群,完善的業務體系、和很多可行性的擴充空間等。ERP想要完成“自我救贖”,應把握自身優勢,結合時代特征,掌握使用者需求,把握住目前的風口期。

ERP未來前景肯定是越來越多中小企業需要使用的,資訊化及資料化,誰都逃不過。功能完善的大型ERP生存好,小型ERP也有生存空間,不過競争肯定是越來越激烈。想要翻身應把目光從大企業轉移到這些中小企業上來。ERP未來必定不再是大企業和有錢企業的專利,不再是動辄上百萬甚至千萬的定制化的功能複雜的且一成不變的系統!結合自身發展新時代的ERP系統應具有如下特征:

    (1)移動化,貼近實際的工作場景。未來ERP絕對不再是購買者和使用者相分離的系統,所有的企業人員,隻要有崗位有職能,都可以在pc端和移動端同步工作或在移動端進行關鍵性操作,并将實時資料準确快速共享給相關上級責任人。

    (2)颠覆費用模式,ERP廠商比較高昂的每年收取服務費(老闆對不起您别生氣),視使用者數不同,一年數百萬乃至上千萬。集團非常不爽,于是陸續減少ERP使用者數,低使用成本。以後的ERP系統必定是改用其他收費模式的如阿裡雲的租用等,客戶花錢不舒服就讓客戶換一種體驗模式舒舒服服的花錢。

    (3)網際網路架構,可實時疊代,ERP一定是可以像網際網路産品一樣,快速響應使用者需求,更新之後可實時疊代出新版本,使用者随時都能享受滿足需求最新的産品。

    (4)ERP針對的主流客戶應該是中小型企業,這一群企業無論是自身需求還是外部因素作用,都具有強烈的資訊化願望,但是現有市場的ERP産品,都針對的大型企業,沒有一款為他們量身打造的系統,是以市場有需求,一定會有一款針對2400多萬中小型企業的ERP系統。

    (5)形成生态圈。ERP一定要朝着簡單易用的方向發展,不再追求功能大而全,而是從實際的作業場景入手,給使用者提供最實用的功能,同時所有的業務流程節點都可以自動流轉,使用者清晰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怎麼做,什麼時候做,做成什麼樣,誰來和我配合。讓工具不再為難使用者,小白也能快速上手。并形成以客戶和夥伴為基礎的生态圈子,圈子成員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操作乃至設計産品。以夥伴和客戶的硬虛完善産品并服務使用者達到共赢。

    幹一行愛一行,老骥伏枥、任重道遠。ERP可以是英雄遲暮也可以是激情少年,其實還是看是否有人有足夠的激情改變現狀。對于相關從事人員來說,産品救贖即自我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