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們的生産線經常出現如下問題:
①工廠中的房間的回報資料(裝置運作時間、停滞時間、産能、廢品原因、利用與生産效率、有效率等等)有多可靠?
②底層的工廠中的房間資料回報和高層的ERP系統的資料識别間的延滞到底有多少?
③哪些是真正的人工成本(工日、工時)需要提供給上層的ERP系統?
④盡管我們還沒有全負荷運作,為什麼我們仍會有這麼多交貨時間問題?
⑤為什麼盡管我們滿負荷生産并且有最好的營業額,但我們并沒有預期中的收益?
2、MES系統與ERP如何分工合作?
MES能通過資訊傳遞對從訂單下達到産品完成的整個生産過程進行優化管理。當工廠發生實時事件時,MES能對此及時做出反應、報告,并用目前的準确資料對它們進行指導和處理,這種對狀态變化的迅速響應使MES軟體能夠減少企業内部沒有附加值的活動,有效地指導工廠的生産運作過程,進而使其既能提高工廠及時交貨能力,改善物料的流通性能,又能提高生産回報率。MES系統還通過雙向的直接通訊在企業内部和整個産品供應鍊中提供有關産品行為的關鍵任務資訊。
3、ERP需要MES系統功能的五個理由:

MES系統的主要功能
① ERP不是工廠中的房間級産品
盡管ERP系統包含着生産執行的功能,但目前沒有一個ERP系統可以實作每生産一件就更新一次的功能。工廠中的房間生産系統和ERP系統對“實時”的解釋不同:ERP是從典型的企業戰略管理角度上解釋,而MES系統則是生産過程的實時概念。生産系統需要作為一個滿足客戶,監管機構,供應商以及内部員工的不斷變化的需求無縫的整體。這,顯然更适合MES的概念。
② ERP上微小的變動會造成大影響
ERP級别上的政策和市場改變造成的影響幾乎是生産級别上的變動的10倍。是以,應該專門制造一個生産系統,用于管理生産過程中産量和生産速度的變化。
③ ERP所提供的資訊和生産人員所需的資訊不同
不同需求的員工不僅資訊不同,而且所需資訊呈現的方式也不同。傳統的ERP項目的界面是為那些分析,決策者設計的。在生産部門中,由于變化更快,應該更快的呈現這種變化。生産過程中,通常不會去分析過時的靜态資料,而是會去分析正在發生的資訊以及趨勢。不同職位的人,需要的資訊種類不同,系統呈現的方式也就不同。
④ 供應鍊需要在戰略或商業級以上的層次整合起來
如今,公司間的競争已經不僅僅是兩個公司之間的事了,而是兩條供應鍊之間的事。這也意味着提高效率不僅要從戰略或商業層面上進行改善,而是要從整個供應鍊改善。資訊整合隻能從工廠中的房間級開始的各個層次開始整合起來。隻有具備及時,準确的資訊流。供應鍊才能高效的運轉起來。
⑤ ERP知道“為什麼”, MES系統知道“怎麼做”
前者用來政策制定,而後者則是操作層面上的東西。知道怎麼做的人給知道為什麼的人做事,知道為什麼的人需要知道怎麼做的人實作他們的想法。這是一種很重要的互相依存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