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出了一本天價書
今天看到一個有點“離譜”的新聞,說的是隸屬于日本經濟新聞集團的日經BP社,出了本研究比亞迪海豹的書。
是的,你沒看錯,這本書預訂價880000日元,折合人民币4.5萬元,更誇張的是如果同時購買線上服務套餐,總價為1320000日元,折合人民币6.74萬元。冷知識:比亞迪海豹現在的起售價也就18.58萬元,比亞迪海鷗的起售價是7.38萬元,這本書差不多可以買輛海鷗了。
看到這裡或許你會覺得是不是日本人想錢想瘋了?我要研究比亞迪海豹我加點錢自己上4S店買去,銷售妹子陪我聊天之餘還有零食飲料,完了我還能把新車開回家,不比買你這書好?
先别急,我來扒一扒這事的來龍去脈。
關于日經BP社
說到這日經BP社,背景可是有點牛十三,它是日本規模最大的出版社,在車界也幹過幾件頗為轟動的事。
2018年,拆解日産的聆風,調查電動化相關技術;
2019年,拆解特斯拉Model S和Model 3,并分析動力成分和自動駕駛能力;
2021年,拆解了德國大衆汽車ID.3車型,以此來分析其技術力量和發展方向;
然後到了2023年,它又拆解了BYD SEAL(海豹),詳盡分析了海豹的車身架構、電池、驅動、電機總成和各種控制電子器件等内容,然後得出的結論是:比亞迪海豹除了搭載被稱為“刀片電池”的新型結構車載電池和內建熱管理系統外,車載電器元件的集中控制也遙遙領先于各大車企。
于是日本人就開始激動了,各種“いちだんぼう”,然後就有了開頭我們提到的這兩本書。
曾經我們的固有印象,就是德國與日本,是汽車界的兩張王牌,國内車企都隻能仰望 ,到了今年,日本居然要拆解比亞迪海豹來分析技術了?
其實也不用奇怪,在新能源車時代,日本品牌在很多消費者的心目中,已經快和“落後”二字劃上等号了。
新能源時代,日本車企已經被中國品牌超越
根據前段時間日本專利分析公司 Patent Result 對 2010 年至 2022 年純電動汽車(EV)充電和電池更換專利方面累計申請數的統計資料,中國企業以 4.1011 萬項排在首位,達到排在第 2 位的日本企業的 1.5 倍。
不知不覺中,仰望和被仰望的對象,已經互換了位置。曾經的老師走下神壇,過往的學生意氣風發。就拿以往日系品牌的王者——豐田來說,根據豐田财報披露,2022年新能源汽車總銷量才2.45萬輛,注意這是一年的總銷量,這都不用比亞迪出手,随便來個國産新勢力的月銷量就能将其吊打。
日本人肉眼可見的慌了,落後就要挨打,那就抓緊學習呀。目前世界上新能源領域的兩大王者比亞迪和特斯拉,都被日本車企揉碎掰開了研究。
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之冠落到了比亞迪頭上,以 e 平台 3.0 的領先技術為基礎,海豹首次搭載 CTB 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iTAC 技術,後驅/四驅動力架構,前雙叉臂和後五連杆獨立懸架。“四大首搭”讓海豹在美學、安全、操控和高效方面都有明顯的優勢,是以年輕的比亞迪海豹,就成了這次日本人重點研究對象。
全面拆解後,開頭提到的兩本書就出來了,這是一套主要面向車企高管的專業書,并不是賣給我們普通人的,書中将比亞迪海豹的動力、機殼、車身、内飾、電子裝置、電控等多個組成部分皆進行了全面解讀,并表示此前的比亞迪是一家電池制造商,但現在它已經成為全球知名的汽車制造商,擁有完整的汽車制造産業鍊,其最新的e3.0平台是比亞迪最新的汽車制造平台,平台可高度內建高壓系統和EV驅動控制等相關動力單元,尤其是CTB電池結構,非常值得一看。
總結:
日經BP社過往曾對多個品牌進行過拆解,而比亞迪海豹則是該出版社拆解的唯一一款來自中國品牌的新能源汽車,本次拆解折射出日本人對比亞迪綜合實力的高度認可,也将比亞迪在全球新能源汽車中的影響車一展無遺。比亞迪引以為傲的電池組結構“CTB(Cell to Body),可以說是領先各大車企,中國技術正屹立在世界之巅,揚眉吐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