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賣家罵拼多多,卻很少罵淘寶? #價值投資

作者:謝開投資筆記

拼多多PK淘寶,為什麼賣家對拼多多又愛又恨?

分析師謝開。

為什麼賣家對拼多多又愛又恨?先說愛的層面,拼多多上面賣東西開店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入門的門檻特别低。

·首先從保證金來說就很低,對商家也不一定是要有公司,也不一定要有品牌,都可以在上面很低成本的去開一個店,對店鋪的設計、文案上設計也沒有那麼高要求。很粗淺的一些頁面,看起來甚至很low的一些頁面也是可以在上面賣出東西的。

為什麼賣家罵拼多多,卻很少罵淘寶? #價值投資

·更重要的一個層面是拼多多上面隻要商品是有需求的,以及給出的價格是比較低或者有吸引力的,就有自然流量的存在,這是低價流量優先的算法導緻的。這個好處就是跟其它的平台比,不用去做"刷單"的工作,最多是要做一點投廣告的工作,另外就是保持商品的競争力就可以了。

·反看淘寶就不一樣,淘寶是一種賣家信譽逐漸積累的機制。開個店首先是星星,要養多少個星星;後面是鑽石,要養多少個鑽石;後面是要養多少個皇冠。很多淘寶的買家是看店鋪的信譽等級,以及店鋪成立的時間、好評度、以及翻具體的商品評價來決定到不到這個頁面,到不到商店來買東西。

為什麼賣家罵拼多多,卻很少罵淘寶? #價值投資

坦率的說淘寶上面做生意就跟線下很多地方開店一樣是一個慢慢養的,慢慢積累口碑的過程。前期沒有流量、沒有口碑、沒有信譽的時候就要考慮去"刷單"(積累好評信譽)。

為什麼賣家罵拼多多,卻很少罵淘寶? #價值投資

而現在"刷單"又抓的越來越嚴了,"刷單"也是越來越有難度的事情,這方面其實都是很大的時間、錢,精力等投入的成本。

·京東又是一個偏自營的,在第三方平台流量非常少,并且過往對第三方平台要求也非常高,要公司資質,要是有商标、有品牌的才能入駐。現在放低了一點,但流量又沒有優勢,是以這是好的層面上,拼多多一視同仁。

為什麼賣家罵拼多多,卻很少罵淘寶? #價值投資

作為一個新手也可以很快的上手,很快的有訂單。

再說拼多多賣家對它不滿意的、恨的地方也很明顯,拼多多上面永遠沒有坐享其成的紅利可言。對你來說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一樣要靠你的高成本效益、穩定的貨品的品控能力去參與競争、獲得流量、獲得訂單。而淘寶就不一樣,淘寶隻要你做的久了。

有粉絲關注你的店、你的品牌,你的産品有一定的競争力會積累一幫忠實的老使用者來着。像我一個做包包的朋友,他在淘寶上做了十來年了,就告訴我說淘寶是唯一讓他感覺到有"睡後收入"的平台。他的訂單裡面有3-4成就是來自于這些老使用者的複購。

為什麼賣家罵拼多多,卻很少罵淘寶? #價值投資

自然的、通過收藏進入的自然流量這種訂單不用去投廣告,不用去通過其它方式參加活動都可以獲得的這種訂單,使得它可以安心的睡着覺,也會有自然的收入進來,這是一種(時間)複利的效應,讓他可以享有。這個東西在拼多多上就沒有。

在拼多多上簡單的來形容好比是開計程車的的哥一樣,你每天一睡醒就得考慮我的客源在哪裡,都得去通過我的産品,通過我的成本效益去擷取流量、擷取訂單。一旦這方面我做不到了,我的流量就被其它的競争同行給搶走了。

為什麼賣家罵拼多多,卻很少罵淘寶? #價值投資

是以在拼多多上的賣家,唯一的要去進化的路,就隻有是把自己的産品和把成本控制的越來越低,怎麼去做到更大的規模化以及怎麼去把品控控制到比較穩定的程度,降低這種退貨、退款率,最終還能有收益。

是以它确實是一個很"内卷"的模式。整體比較下來,在任何一個平台,作為一個賣家都是越來越沒有太多紅利可言的一個時代了。因為行業都在卷,整體沒有什麼增量的時候大家都隻有互相的内卷、互相的殘殺,最終相對來說能活的更久活的更好一點的,可以持續一點的。

為什麼賣家罵拼多多,卻很少罵淘寶? #價值投資

還是得梳理,或者依靠自己核心的産品的供應鍊的成本的把控能力才行,可能以後不隻是在拼多多在其它平台上也得這樣才行。因為它們也在開始學習拼多多去卷價格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