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比特未來:價值投資與投機,存在即合理?

比特未來:價值投資與投機,存在即合理?

早在7月9日,小米集團就在港交所成功上市,估值500多億美元。與小米一并成功的,還有小米最早期的VC——晨興資本的劉芹用一筆500萬美元的投資赢回了886倍的回報,其間曆時近8年。

這不禁令人想起之前李笑來錄音中曝光的關于價值投資的言論,李笑來在錄音中說“如果你随波逐流地認為價值投資是對的,那你注定是個平庸的人物。”

那麼,價值投資與投機,到底孰是孰非?

在資本市場裡,何為價值投資,何為投機投資?44年前股神巴菲特的老師本傑明·格雷厄姆在《聰明的投資者》一書中曾嘗試對投資和投機作出界定:投資就是以低于價值的價格買入的過程,投機則是在預測趨勢。

同年出生的巴菲特與索羅斯可謂是價值投資與投機兩個陣營中各自的代表人物。童年巴菲特在股市學到的第一課就是耐心,這也是價值投資的一大特點:一旦買入,通過長期持有而不是短線操作來獲益。此外,價值投資另一顯著特點是投資者買入标的的時間往往是該标的沒有得到市場充分關注的時候,也是标的價格低于其價值的時候。

以巴菲特為代表的價值投資者在選擇标的時往往會進行深入的研究,一旦确認企業價值,将不設剛性止損,而是在企業基本面未發生重大變化的前提下越跌越買。

不同于投資使用的估值與基本面分析法,投機的政策則是通過市場分析法對市場進行預測,利用市場出現的價差進行買賣從中獲得收益。

“羊群效應是我們每一次投機能夠成功的關鍵,如果這種效應不存在或相當微弱,幾乎可以肯定我們難以成功。”這句名言将索羅斯投機法則的成因展露無遺。投機并不是賭博,但在操作手法上,兩者有着驚人的相似性。

無論是價值投資還是投機,我們都有必要相信“存在即合理”,兩者必定都有其合理性。在理想狀況下,價值投資者的存在有利于市場的穩定性,而适度的投機則能夠為市場帶來撮合成交,促進市場流動性。

從這個角度看,雷軍與李笑來對價值投資與投機的看法看似沖突,其實是基于股市币市不同的市場現狀對“如何賺錢”這一共同目标作出的判斷。

今日的币圈與20世紀初的美國股市非常類似:政府監管缺位、交易所林立、股價暴漲暴跌、……而在此之後,美國股市的發展曆程或可為今日的币市帶來一些思考:投機大肆盛行帶來的是股市泡沫的破滅,在這之後美國用了近三十年的時間來規範股市,引導價值投資。

毫無疑問,無論是何種市場,從出生到成熟必然要經曆無序到有序的過程,目前币圈所面臨的現實情況決定了從無序到有序的道路必定是崎岖的,想要走向穩定與成熟,必定要經曆泡沫破裂的陣痛。

對于廣大投資者來說,李笑來有一句話沒有說錯,在商言商,到最後沒有什麼世界比金融世界更成王敗寇的,“不管投資還是投機,賺到錢的才是成功”。但對于行業以及行業堅定的信仰者來說,隻有等到金融泡沫破裂後的價值沉澱與回歸,才是對行業最大的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