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支付寶/微信的二維碼支付對我們日常生活的滲透,這兩家的支付系統已逐漸形成關系到民生的基礎設施,大家夥用起來挺爽(就是公交地鐵刷碼太慢),但是想想如果中國的支付系統被這兩家私營企業綁架了,那麼後果就很嚴重。首先不能讓這兩家公司倒閉,他們說虧損了國家就要補貼,他們耍脾氣社會就要忍讓。假設哪天他突然撂挑子,那麼某天早上你出門發現二維碼突然不能用了,你身上沒現金,趕到銀行取款機前由于不能刷碼已經排起了長隊,好不容易找到一台機器,發現錢已經取光。等到中午你好不容易取了500元,興沖沖的去坐車發現計程車司機也沒用現金,無法找零。
由于紙鈔長時間需求動力不足,供給量已經無法應對突然的爆發性需求。整個社會陷入流通貨币不夠,要麼你接受每次按照100元花而沒用找錢,要麼物物互動,要麼不做任何交易。
要防止這個現象,必須要有一個官方的機構做好并行的支付工作,防止因為民營機構出問題而擾亂民生。而央行的數字貨币可以承擔起維護社會正常運作的工作。
如何做?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參與到二維碼支付的環節中,當然,參與工作并不是簡單的複制淘寶/微信的模式,必須考慮國家隊的分工和現有架構體系。
首先我們看下淘寶/微信的支付模式:
由于收付款方都在微信/支付寶同一個管理體系下,收付款可以實時到賬(都是同一體系下的一個數字轉移而已)。
而當銀行想做類似的事情時候,由于收付款方歸屬不同銀行,需要跨行間結算,因為銀行的轉賬體系大緻長這樣:
實時到賬無法保證,也就是通過轉賬模式來完成快捷支付走不通。而我們生活中多數場景由于交易雙方都是陌生對象,無法相信延遲到賬,也就是延遲支付行不通。
要解決實時性問題,必須要有一個機構承擔起類似支付寶/微信中心化的角色。而央行通過發行數字貨币後應該是最佳的機構,因為他管理着所有數字貨币的資訊。新的交易體系我推測應該是這樣:
樣子和支付寶一樣,但是央行不同于支付寶的地方是收付款方在央行沒有賬戶也沒有資金,無法交易。這時候數字貨币的非賬戶特點的優勢表現出現了,數字貨币是央行發行的,央行擁有有相應的貨币資訊,數字貨币并不是放在各個銀行的存款,而是直接跟随持有者,隻要持有者将支付資訊發給央行,央行就可以在内部直接實作了轉移,這樣就可以形成支付寶/微信的實時交易流程。
當然,理論上央行可以讓使用者綁定各家銀行賬戶到央行直接兌換數字貨币,但是這會導緻資金從商業銀行流向央行,作為維護銀行體系的老大,央行當然不能做其他銀行的吸血鬼。是以數字貨币的下發還是需要商業銀行的參與,另外一個原因是使用者的資金釋出在各個銀行,最友善的方式是通過各自所在的銀行購買,一旦購買後就可以脫離了和原來銀行的賬戶關系進入直接通過央行的系統進行流通。
是以數字貨币的發行流程仍然是通過各個商業銀行來實作,如下圖:
那麼銀聯是否可以做到同樣事情?
首先銀聯沒有你的信用,不敢賒賬給你,(淘寶/微信不但有你的零錢,還有你的信用狀态,需要的話敢于先墊錢然後從銀行劃賬)。其次銀聯并沒有一個獨立封閉的賬戶體系,他隻是一個通道,導緻每次交易都需要銀行參加,響應速度仍然會有一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