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透過第二代“香山”看RISC-V開源處理器的機遇和挑戰

作者:核芯産業觀察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吳子鵬)近日,在2023年中關村論壇“RISC-V開源處理器晶片生态發展論壇”上,第二代“香山”(南湖架構)開源高性能RISC-V處理器核和“傲來”RISC-V原生作業系統作為中國科學院“先導”項目成果釋出。

根據中科院計算所副所長包雲崗介紹,第二代“香山”開源高性能RISC-V處理器核,于2022年9月研制完畢,計劃2023年6月流片。性能超過2018年Arm公司釋出的 Cortex-A76核心。

高性能的開源RISC-V核心

RISC-V 起源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發展至今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去年7月,RISC-V International首席執行官Calista Redmond就曾表示,RISC-V架構晶片出貨量已突破百億顆,僅用12年就走完了傳統架構30年的發展曆程。

從運作模式來看,雖然RISC-V指令集主打開源開放,不過到了核心層面開始出現差異。部分公司選擇商業化營運RISC-V核心,這些公司的核心産品是需要商業授權才能夠使用的,比如SiFive、芯來科技、賽昉科技等公司都是如此。同時,也有一些公司自己開發RISC-V核心,然後将這些核心用作自己公司處理器的協處理器,這也是一種商業化的模式。

而包括中科院計算所在内的一些機構和公司,則是選擇以開源的方式打造RISC-V核心。另外,西部資料的SweRV項目也是一個具有代表性的開源RISC-V核心研發項目。

據介紹,作為開源RISC-V處理器核心,第二代“香山”處理器核心基于Chisel硬體設計語言實作,支援RV64GC指令集。其核心架構“南湖” 采用中芯國際14nm工藝制造,目标頻率是2GHz,SPECCPU分值達到10分/ GHz,支援雙通道DDR記憶體以及PCIe、USB、HDMI等更多功能。

“傲來”RISC-V原生作業系統內建了中科院軟體研究所的最新科研成果,相關核心關鍵技術已輻射至RISC-V開源社群與網際網路企業,幫助社群和企業解決RISC-V作業系統的諸多痛點問題。

從産品性能來看,第二代“香山”處理器核心已經媲美目前SiFive等公司的前沿産品,這些産品主要對标的ARM核心就是Cortex-A76核心,是以已經進入RISC-V核心發展的第一梯隊。包雲崗指出,“香山”作為國際上最受關注的開源硬體項目之一,已在全球最大的開源項目托管平台GitHub上獲得超過3580個星标,形成超過449個分支(Fork)。

開源RISC-V核心的進擊之路

對于RISC-V而言,打造一個開源核心生态是其能夠發展壯大的重要一步。正如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孫凝晖所言,智能物聯網時代,開源處理器晶片及軟硬體生态是戰略新高地。

目前,在開源RISC-V核心方面,基本可以分為四個大方向,分别是以Rocket為代表的标量處理器,以BOOM為代表的超标量亂序執行處理器,以ORCA為代表的嵌入式應用處理器,以SHAKTI為代表的處理器家族。當然,這些基本是以國外團隊的項目來劃分的,不過确實也代表了開源RISC-V核心的主流方向。

Rocket是UCB設計的一款64位、5級流水線、單發射順序執行處理器,主要特點有支援MMU,支援分頁虛拟記憶體,支援移植Linux作業系統,相容IEEE 754-2008标準的FPU,以及具有分支預測功能等。這款開源處理器在面積、功耗和性能方面相對均衡,對标Cortex-A72核心。

BOOM是UCB設計的一款64位超标量、亂序執行處理器,相較于Rocket,其性能水準更高,支援RV64G。這款處理器具有高度可配置特性,可配置參數包括取指、譯碼、送出、指令發射的寬度,有序發射還是無序發射等。其相較于ARM Cortex-A9核心,在性能占優的情況下,面積更小、功耗更低。

SHAKTI是印度理工學院開發的一個開源處理器核心家族,包括32位标量處理器E-Class,32位或者64位标量處理器C-Class,64位、1-8核亂序執行處理器I-Class等。這個項目的目的是讓開源RISC-V核心能夠适用于各種不同的應用方向。

最後,PicoRV32是由VectorBlox公司設計的一款32位标量處理器,目标是應用于嵌入式領域。

過往大部分業者都認為開源RISC-V處理器核心隻适用于科研和教學,但是現在已經有公司選擇基于開源RISC-V處理器核心打造商業化産品。包雲崗介紹稱,已有一批企業正在基于“香山”開發高端晶片,如AI晶片、伺服器晶片、GPU等,有望于2025年取得集體突破。

為什麼在已有的開源RISC-V處理器核心之外,中科院還要布局自己的項目呢?目标是争奪開源RISC-V核心發展的主線權。包雲崗曾在去年的分享中表示,“要建立一個像Linux那樣的開源RISC-V核主線,既能被工業界廣泛應用,又能支援學術界試驗創新想法。最關鍵的是,一定要讓它像Linux那樣至少存活30年!”

是以,在第二代“香山”處理器核心之後,第三代“香山”處理器核心也在積極部署,新一代的核心是基于昆明湖架構搭載,對标ARM N2,為資料中心和算力設施等領域提供高性能 CPU IP核。

開源RISC-V的挑戰

不過,開源RISC-V核心的發展面臨着巨大的挑戰,比商業核心的挑戰甚至更大。

首先是從核心本身來看。開源RISC-V核心為了保持對于多數行業的普适性,是以往往會有條件碼(condition code)和分支延遲槽(branch delay slot),這會讓真正使用核心的人需要面對更高的複雜性。

其次是開源RISC-V核心面臨着開源驗證工具的缺失,英特爾首席軟體工程師Mike Chin曾在使用RISC-V過程中專門指出了這個問題。從理論上講,開源晶片設計肯定是可行的,但是缺少開源驗證工具,最終出來的晶片很難商業化。

第三點是随着晶片的性能提升,軟體架構的作用開始凸顯出來,是以開源RISC-V核心建構的晶片很可能面臨底層架構和中間件缺失的問題,這也讓其很難走出實驗室。

小結

開源RISC-V核心相較于商業RISC-V核心有着更大的願景,有可能塑造一個全新的晶片生态,而不是像現在一樣更多是在追随Arm公司的步伐。不過,颠覆性創新的難度是巨大的,開源一詞既是優勢,也是巨大的挑戰。是以,有業者建議,核心開源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在開發晶片過程中一定是有收費項的,讓更多人覺得有利可圖,免費的東西不一定是好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