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訪國藥集團中國生物董事長楊曉明:德爾塔毒株來勢洶洶,中國疫苗如何應對?

作者:環球人物雜志
專訪國藥集團中國生物董事長楊曉明:德爾塔毒株來勢洶洶,中國疫苗如何應對?

2021年7月12日,楊曉明在北京接受了本雜志的專訪。(記者 侯新英/照片)

楊曉明說,實驗和真實世界資料顯示,現有的滅活疫苗對Delta毒株仍有較好的保護作用,公衆仍需"接管"現已準許使用的疫苗,以降低自身風險和病毒在整個社會中傳播的風險。

|作者:馮群星

7月底以來,國外輸入相關病例多,全國疫情呈現多點和局部疫情。引發此次疫情的"罪魁禍首"是最近在廣東造成嚴重破壞的更具傳染性的"三角洲"菌株。

世界正在接種疫苗,為什麼疫情仍在重演?本土疫苗對Delta菌株有效嗎?《環球人報》記者采訪了國家"863計劃"疫苗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生物)董事長楊曉明,這是中國首款即将推出的新型冠病毒疫苗。

楊曉明告訴記者,實驗和真實世界資料顯示,現有的滅活疫苗對Delta毒株仍然具有較好的防護效果,對于已經準許使用的疫苗,公衆仍需"接管",唯一是為了降低自身風險和病毒通過整個社會傳播的風險。此外,專門針對Delta等突變菌株的新型滅活疫苗也在開發中,進展順利。

專訪國藥集團中國生物董事長楊曉明:德爾塔毒株來勢洶洶,中國疫苗如何應對?

"我們不是正确的老鼠,我們希望别人成為嗎?"

簡單地說,滅活疫苗就是要"殺死"病毒,但保留其免疫原性,"死"病毒進入人體,可以激活人體的免疫反應,讓人産生抗體。

在疫苗研究和開發中有一種說法,"20年内20億美元"。疫苗從開發到上市至少需要8到10年的時間。但在新爆發的冠狀動脈肺炎中,這種正常被打破了。以中國生物學為例,從科研開始到有條件上市的準許,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

這種"中國速度"的背後,是太多的汗水。楊曉明向《環球報》回憶說,當時最大的挑戰是"睡不到10個小時"。從技術路線,到動物樣品是否按時食用,疫苗研發和生産的方方面面,他都應該密切關注。

楊曉明的桌子上放着一個紀念獎杯。下部木底寫着"抗疫先鋒與試藥",上部的玻璃框上鑲嵌着他的采血照片:導管裡的血在流淌,楊曉明對着鏡頭微笑,右手比作一個代表勝利的"V"字。

專訪國藥集團中國生物董事長楊曉明:德爾塔毒株來勢洶洶,中國疫苗如何應對?

滅活後,楊曉明應定期抽血進行抗體檢測。圖為2020年4月,楊曉明正在采血。

2020年3月,在啟動滅活疫苗I期和II期臨床試驗之前,楊曉明作為中國生物學的第一位志願者接種了疫苗。"我們自己研制了疫苗,他們不敢接種疫苗,别人怎麼敢放心接種疫苗?"我們沒有正确對待老鼠,我們希望别人這樣做嗎?"

志願者定期收集血液以記錄抗體資料。接種疫苗前一天采血1管,第三天、第七天、第14天采血5管目前,楊曉明已經取了近70管血,每個月還得取血1管。"沒關系,我很厚,很容易恢複。他笑着說。

2020年6月,滅活疫苗的III期臨床試驗被轉移到包括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在内的幾個國家。語言、生活方式、監管規則、社會道德甚至工作時間因國家而異,楊曉明每天都會與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會面,時差:中原標準時間白天是中國,阿聯酋在半夜,秘魯和阿根廷在半夜。

2020年12月,阿聯酋釋出了滅活疫苗III期臨床試驗資料,并準許了其注冊。資料顯示,疫苗保護效果為86%,有99%的中和抗體血清轉化率,可有效預防中重度危重感染。12月30日,該疫苗獲準在中國銷售,成為首款在中國上市的新型冠病毒疫苗。

專訪國藥集團中國生物董事長楊曉明:德爾塔毒株來勢洶洶,中國疫苗如何應對?

"實際上,平台和技術已經受到攻擊七八年了"

在與時間賽跑以上司團隊的研發的同時,楊曉明也在計劃量産事宜。"病毒篩查、病毒滅活、抗原純化、細胞培養、疫苗制劑,其實我們的滅活疫苗平台和技術經過七八年的研究,已經取得了多項技術突破和創新成果。

楊曉明告訴記者,疫情爆發前,中國生物體已經建立了新的滅活疫苗工藝和品質控制體系,生産的不是傳統的滅活疫苗,而是"新型病毒滅活疫苗"。

各種技術突破是中國能夠"加強"滅活疫苗的重要原因。例如,在細胞培養的情況下,新工藝大大提高了細胞産量。"就像袁隆平先生種水稻一樣,别人家裡有500斤,而我們的滅活疫苗就像能夠'長出1萬斤'。否則,如何制造出十億和八千億疫苗?"

基于從CDC病毒病防控所分離出的新型冠狀病毒株,中國生物生命借用其生物安全防護等級III級(以下簡稱P3)實驗室作為研發基地。雙方共同開發了高滴度、遺傳穩定性和免疫原性好的病毒株,可用于疫苗生産。

病毒滅活也有一個技術門檻。失活不到位,對人體會引起疾病;為了恰到好處地"殺死"病毒,中國生物研發團隊設計了"一步法",首次采用滅活評價方法,同時通過"一步柱斷層掃描"大規模病毒抗原純化工程技術,綜合工藝效率提高了125%。

然而,一切都準備好了,欠股東風:新冠病毒具有高度傳染性,病毒洩漏可造成生物安全事故。是以,疫苗生産正在P3工廠中的房間進行。2020年1月,在疫苗研發開始後不久,楊曉明通知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選擇一個工廠中的房間,改建為P3工廠中的房間。時任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副所長的王輝很快選擇工廠中的房間送出請求:"你想立即把原來的東西去掉嗎?楊曉明道:"等一下。"

這一天,楊曉明将被用來說服中國生物的決策團隊。建一個工廠中的房間至少投資10億元,反對的不小:中國生物是疫苗研發的"國家隊",花納稅人的錢,如果研發不成功,投資水漂流,誰負責?

疫情緊急,楊曉明出台軍令:"我負責!"疫苗真正起作用并阻止病毒傳播隻是時間問題,有必要大規模生産,"他說。最終,中國生物董事會、黨委、國家主席辦公室同意投資20億元用于疫苗研發和生産。楊曉明立刻向王輝發出指令:拆解!

第二天,楊曉明向王輝詢問了自己的進展。"你把它拆下來了嗎?""它已被撤下。"好快!""我不能讓你有時間後悔。王輝說,兩人都笑了,同一個聲音:"破壺沉船!"

專訪國藥集團中國生物董事長楊曉明:德爾塔毒株來勢洶洶,中國疫苗如何應對?

2020年5月29日,楊曉明(左一)和國家藥業集團董事長劉景軒(左二)視察在建P3生産工廠中的房間。

随着P3工廠中的房間的不斷建設,我國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的年生産能力達到50億劑。楊曉明及其團隊還與相關部門合作,為中國首個疫苗生物安全生産設施編制了标準和生物安全體系檔案。

專訪國藥集團中國生物董事長楊曉明:德爾塔毒株來勢洶洶,中國疫苗如何應對?

"做科研,什麼時候趕上"

楊曉明自1986年被配置設定到原衛生部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是以來,從事疫苗研究已有35年。百日咳的背後,白喉、破傷風疫苗和脊髓灰質炎疫苗在"80後"和"90後"的童年記憶中都有他的發現。

為什麼走上疫苗研究的道路?楊曉明笑道:"原因不'高'。他的第一個志願者是在聯考中擔任飛行員,但他錯誤地學習了臨床醫學。後來,他被配置設定到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在那裡他開始研究免疫學和疫苗。

在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楊曉明主要從事新一代破白疫苗的研發。白白破疫苗于1978年被列入我國免疫方案,但老一代疫苗毒副作用高,70%以上的接種人員會産生發熱、發紅等副反應,公衆的接種意願不高,影響了國家免疫方案的實施。

這期間還有一段插曲:有一天下班回家,楊曉明發現女兒的小胳膊腫到了拳頭那麼大。"我問我的妻子,嬰兒是被蚊子叮咬的嗎?這個袋子好大,估計不是蚊子叮咬,它必須是三隻蚊子。結果,我的妻子說,這個孩子今天接種了一百零一百美元的疫苗。楊曉明回憶道。

"那種疫苗是我們制造的。女兒接種疫苗的經曆進一步激發了楊曉明抗擊疾病的決心。1986年,他被派往日本進行短期研究,結合他的研究,最後在三年後破解了一系列技術難題,研制出中國第一種無細胞百日咳疫苗,這反過來又使疫苗的副作用降低了10到20倍。

後來,經過十多年,他與國際運作建立了聯合疫苗技術體系。接種率提高後,我國三種疾病的發病率明顯下降,并長期保持低發病率。

脊髓灰質炎也是一種傳染病,曾經在中國流行,現在幾乎滅絕。楊曉明告訴《環球人報》,長期以來,中國一直面臨着大規模生産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IPV)的問題,其中一些需要進口。

"在我們開發滅活脊灰疫苗之前,一種進口疫苗的成本是400元人民币。當我們開始做臨床試驗時,外國公司将其價格提高到200元。我們研發成功後,大量投放市場,國内疫苗定價35元,國外企業調整為38.9元,但我們也基本不需要他們的疫苗。楊曉明向《環球人報》記者回憶道。

"你看,這真的是關于挨打。當你不這樣做時,它的價格就會上漲。當你這樣做時,它的價格會下降。做科研,什麼時候趕上,一定不能落後。"

現在,楊說,中國的IPV不僅可以滿足主要的國内需求,還可以出口到全球。

專訪國藥集團中國生物董事長楊曉明:德爾塔毒株來勢洶洶,中國疫苗如何應對?

"中國的優勢確定疫苗研發的成功"

回顧過去35年的科研經曆,楊曉明有很多感受。他說他是一條幹線,愛情一線,一件事決定做上"一不可做"。幸運的是,他趕上了中國改革開放和快速發展的時代,經曆了中國疫苗行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

"以前,我們生産像豆腐一樣的疫苗,它是鍋碗瓢盆,叮當聲。有時候技術思想有,儀器、裝置是東西方缺乏的,很難推下去。"

楊曉明還記得,在疫苗研發過程中,實驗室的搖床壞了,我們迫不及待地換了,在輪班接力手抖動,連續搖晃了48小時。

1996年,楊曉明應邀赴美做六年的研究工作。在此期間,他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國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有一次做實驗,我告訴老闆研究思路,一周内把所有的實驗用品都到位,我用3個月的時間把所有的工作都做好。這在當時的中國是不可想象的。"

每天在美國,楊曉明都盡可能多地去看,了解更多。他下定決心要把疫苗技術做好,并把它帶回中國。正是這段經曆促使他對中國生物學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更重要的背景是,中國已經形成了"集中精力做大事"的制度優勢。

"這是中國的強項,保證了疫苗開發的成功和速度。楊曉明說,黨和國家一向高度重視疫苗研發,隻要研發團隊提出需求,"國家就要充分滿意"。

他承認,中國的疫苗已經"運作"了很長時間,現在正在從"運作"過渡到"領先"。中國與發達國家之間仍存在差距,但開發新型冠病毒疫苗是中國超越的百年一遇機遇。

目前,我國新冠滅活疫苗是全球抗疫檢測中的"優秀學生"。

今年2月,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近90%的科學家認為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将長期與人類共存。未來的疫情趨勢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們如何通過疫苗接種獲得免疫接種以及病毒如何進化。世界上有幾個國家現在正在調整其戰略。目前,國際新型冠狀病毒防疫戰略已從"預防感染"轉變為"預防重病和死亡"。

"根據我們的研究資料,疫苗的有效性仍然符合世界衛生組織對多種變體的要求。楊曉明談起兩組資料——

在實驗室中,通過交叉中和接種了新冠滅活中國生物疫苗的人的血清,并與幾種新的冠病毒變體進行交叉中和實驗,發現新的中國生物冠疫苗可以交叉中和四種典型菌株,包括Delta菌株。

7月20日,斯裡蘭卡一家研究機構釋出的一項關于中國生物疫苗有效性的真實世界保護研究表明,與早期在中國發現的新型冠病毒株相比,目前δ變異體的抗體中和和活性降低了約1.38倍(32%)。 這意味着在兩次注射滅活疫苗後,現在流行的Delta菌株的保護率仍為68%。

他說,下一步是繼續提高人們接種疫苗的意願。"如果不接種疫苗,接種疫苗的風險肯定會更高,接種疫苗可以顯着降低感染和嚴重疾病的風險。中國的疫苗是安全的,是以要及時告訴公衆有關資料和進展的資訊。科學問題仍然需要科學的答案。"

5月,中國生物滅活疫苗成為首個通過世界衛生組織緊急使用認證準許的中國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迄今為止,該疫苗已在全球87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被準許緊急使用或市場準入,覆寫196個國家,并跑出中國抗擊新冠疫情。

楊曉明說,中國生物正在努力實作"将中國新冠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産品"的重要宣言,為中國促進疫苗國際合作、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貢獻。

令楊曉明驚訝的是,今年,應屆畢業生申請中國的畢業生比往年增加了10倍以上。"人類與新型冠狀病毒之間的戰鬥尚未結束,與疾病的鬥争是漫長的。我們非常渴望大家加入我們,為人類健康的偉大事業而奮鬥!"

中國的疫苗之旅,也是星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