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藥集團中國生物董事長楊曉明:即便新冠病毒出現大的變異,也有能力快速反應和應對

作者:馬廬山高速交警大隊

科技日報記者 傅秀英

"除了新冠疫苗的基因重組正處于I/II臨床研究過程中,中國生物新冠疫苗已在7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準許上市和緊急使用,80個國家接受了中國對新冠疫苗的援助,100多個國家提出了明确的使用需求, 疫苗接種覆寫率達196個國家,是國内疫苗接種數量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新冠疫苗。27日,參加由科技日報主辦的2021年全國科技周重大示範活動"MSTA系列講座"第六期"國家醫藥集團中國生物董事長楊曉明在接受《科技日報》專訪時表示。

國藥集團中國生物董事長楊曉明:即便新冠病毒出現大的變異,也有能力快速反應和應對

攝影:科技日報記者周偉海

5月26日,國際醫學期刊《美國醫學會雜志》發表了制藥集團China Bio出版的首款新型冠滅活疫苗III期臨床資料。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網站,截至5月25日,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累計接種了5467.14萬劑新型冠狀病毒疫苗。

楊曉明強調,接種疫苗是預防傳染病最有效的手段,我們最終要控制疾病,關鍵是要靠疫苗。過去,我們通過免疫接種消滅了天花,基本消滅了脊髓灰質炎、鼠疫,有效遏制了百日咳、白喉、破傷風等疾病的傳播,大大降低了新生兒死亡率,實作了預期壽命的顯著提高。

"面對新冠的傳播,我們迫切需要加強疫苗接種,為社群免疫設定障礙。CDC免疫項目首席專家王華清表示,要在我國築起免疫屏障,可能需要10多億人接種新冠疫苗,接種率越高,免疫屏障就會越強。

"如果我們能盡快接種疫苗,我們就能越早建立免疫屏障,盡快恢複正常生活。"楊曉明說。

楊曉明表示,中國醫藥集團中國生物也在積極發揮其地理優勢,利用其在北京、武漢、長春、蘭州、成都、上海等六大生物制品企業,不斷擴大生産能力和包裝能力,全力以赴,確定疫苗的生産和供應,滿足公衆對疫苗接種的需求。

楊曉明透露,4月9日,中國生物研究所基因重組新冠疫苗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臨床試驗批複,4月24日,該疫苗I/II期臨床試驗在河南商丘啟動。目前,臨床試驗進展有序。

他說,與滅活疫苗不同,基因重組蛋白疫苗是另一種技術途徑。基于新冠病毒民族蛋白(S蛋白)受體結合區(RBD)的自然結構特征,利用結構生物學、計算生物學自主設計開發,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建構工程細胞株,重組抗原蛋白的表達,靶點明确,靶點明确。免疫能誘導機體産生靶向中和抗體,進而阻斷病毒與受體細胞的結合,起到保護作用。基因重組蛋白疫苗的技術路線成熟,适合大規模生産,制備過程中不涉及活病毒等傳染性物質,不需要在高等級的生物安全環境中進行。

楊曉明強調,無論是滅活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還是重組基因蛋白疫苗,隻要被證明是有效的,都有助于預防和控制大流行。

針對公衆對疫苗對變異病毒有效的擔憂,楊說,目前,在英國和南非發現的變異更具代表性,并對新冠疫苗的有效性提出了新的挑戰。

中國醫藥集團中國生物兩新冠疫苗II期、III期臨床試驗中免疫後血清已對包括南非和英國發現的10多種新冠病毒株進行了交叉中和檢測,結果表明,這些毒株具有有效的中性作用。

他解釋說,病毒的變異性将永遠存在,人類将無法阻止病毒突變,但小的突變不會影響病毒的抗原,也就是說,隻要沒有保護性抗原突變,疫苗就會有效,特别是整個病毒滅活疫苗。

"中國醫藥集團中國生物在疫苗研發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即使新冠病毒出現較大變異,我們在疫苗類、FDA等部門的快速有力指導下,能夠快速反應,有效應對。"楊曉明說。

編輯:劉益陽

評論:朱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