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增确診驟降、病死率僅為德爾塔十分之一,奧密克戎真是新冠終結者?

作者:酒死了

記者 | 原祎鳴

編輯 | 謝欣

1月11日,醫學論文預印本網站MedRxiv上發表了一篇名為《Clinical outcomes among patients infected with Omicron (B.1.1.529) SARS-CoV-2 variant in southern California》(《南加州感染奧密克戎變異株患者的臨床結果》)的研究文章,該研究基于對52297名奧密克戎病例及16982名德爾塔病例的分析研究得出,奧密克戎病例的ICU住院率是德爾塔病例的0.26倍(約為1/4);奧密克戎病例的死亡率是德爾塔病例的0.09倍(約為1/10)。

研究結果還顯示,在有症狀的住院病例中,德爾塔病例估計住院時長中位數為4.9天,奧密克戎病例的住院時長中位數比德爾塔病例少3.4天,即住院時長縮短了69.6%。

但是文章也提示該研究存在局限性,即感染者的臨床和流行病學資料是出于Kaiser Permanente醫療集團南加州保健系統,該成員與一般人群的檢測機會可能不同,是以研究中奧密克戎病例住院率及非奧密克戎病例住院率可能與一般人群不在同一水準;成員與普通公衆在既往感染和疫苗接種率方面的差異,也可能影響研究估計的效應大小的可移植性。

不過,這也并非唯一一項顯示出奧密克戎确診病例死亡率下降的研究,美國疾控中心主任瓦倫斯基今年1月13日分享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對比感染德爾塔變體的危險性,奧密克戎感染者在無症狀住院風險方面下降了53%,入住重症監護室的風險下降了74%,而且死亡風險降低的程度達91%。

病毒學專家常榮山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在病毒的不斷進化,免疫逃逸增強的情況下,病死率下降是符合流行病學中關于傳播的一般規律的,但下降的速度不可能在短時間内達到隻有此前的十分之一這樣低的水準。

其分析到,奧密克戎病死率之是以下降如此之快最可能的原因是新冠疫苗起到了作用,新冠疫苗即使做不到讓人體免受感染,但還是可以使重症率與死亡率大幅下降。常榮山還認為,相比較兩年前,醫學界現在治療新冠病人時積累了非常多的經驗,可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這也是減少患者病死的原因之一。

此外,美國幾個最早受到奧密克戎病毒襲擊的地區也顯示出新增病例放緩的迹象。

美國CNBC新聞1月17日報道稱,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彙編的疫情資料顯示,在紐約,自1月9日達到每天8.5萬例新增病例的創紀錄高位以來,每日認可新增病例的七天平均值一直在下降。在2021年12月底和2022年1月初的幾個七天時間裡,新增病例翻了一番,但自上周起出現大幅下降,現在平均為5.1萬例。紐約州衛生部門的資料顯示,在過去的一周裡,紐約市的日均新增病例下降了31%。

但常榮山認為,上述新增感染人數到達峰值後下降和奧密克戎本身的關聯性并不大。具體而言,并非所有人都屬于新冠易感人群;目前的資料表明,有10%上下的人即使在不做任何防護措施,不打疫苗、不戴口罩的情況下也不容易被感染,另有不低于40%的人群即使感染新冠也沒有任何症狀。

是以,新冠病毒會首先感染的第一波是那些最易感人群,經過2年的感染時間,如今剩下的很多人都是相對不易感人群,感染速度就不會像第一波感染那樣快。達到峰值後有所回落符合流行病學規律,并不能證明奧密克戎的傳染率就低。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美國的社交隔離政策非常嚴格,建立起的實體防護屏障也是感染人數峰值回落很重要原因,因為奧密克戎的傳播力大約是早期毒株的三倍。

目前,國内外有關“2022年将結束新冠”的呼聲不斷。1月15日,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接受央視新聞《相對論》采訪時表示,經過未來一年,無論是群體免疫水準,還是通過疫苗建立的免疫屏障,再到新冠治療藥物的上市,都意味着“這可能是最後一個’寒冬’”。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2021年12月29日也在新聞釋出會上表示,2022年可以結束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嚴重期。

但常榮山認為上述結論過于樂觀,其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在新冠毒株不斷變異的情況下,新冠疫苗的保護率也在不斷的下降,并且新冠疫苗的保護期最佳的時間是接種程式完畢之後的前三個月,第三到第六個月之間保護效力會不斷下降,第六個月以後保護效力就微乎其微。此外,未來還一定會有免疫逃逸能力更強的新的變異株的出現。基于上述原因,其不認為2022年會是新冠的“終結年”。

是以其建議,雖然如今的奧密克戎的緻病率有所下降,但大衆仍然不能放松防控的意識,新冠易感人群如老人等、高風險暴露人群如海關、隔離點從業人員等還是需要季節性接種新冠疫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