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洛絨曲西想成為老師,高原上誰在編織夢想?

作者:錢塘新區報

在錢江晚報記者謝春晖眼裡

在“塘塘合作”的推動下

生活在高原上的孩子們

如何勇敢地追逐着夢想的星辰大海?

他們的夢想

如何走出理塘,走向更大的世界?

讓我們跟着他的腳步

一起見證教育

如何為這片土地帶來希望與未來

15歲的洛絨曲西身上,比同齡孩子多幾分成熟和老練。

“我很喜歡數學,這是一門需要思考的學科,數字背後有着這麼多奧秘。”在理塘縣第三完全中學的七年級班級裡,洛絨曲西常積極舉手,努力地思考着老師出的每一道難題。在她心裡,學到的每一個知識點,就像夜空中的星辰那般珍貴。

洛絨曲西想成為老師,高原上誰在編織夢想?

洛絨曲西。朱晟/攝

面對潮新聞記者,她不假思索卻又小聲地說出了自己的夢想,“我想成為老師,回到家鄉教書。”

洛絨曲西夢想的背後,是這個生活在高原之上的女孩的思考。

她說,“我看見有這麼多人來到高原建學校,有很多老師坐着飛機來理塘,他們教我們知識,但他們終要回到家鄉。如果有一天我能成為老師,就可以留在家鄉,教更多人知識。”

洛絨曲西這段樸素的回答,感動了在場的所有人。

自“塘塘合作”啟動以來,浙江在理塘援建了第三完全中學,2023年9月,學校投用後錢塘區向理塘派出了7名教育專技人才,并開啟了兩地學校間的交流,助推理塘教育事業發展。

錢塘的教師們在理塘帶着孩子們看星星、月亮,陪着孩子們一起大聲歌唱,教孩子們進行科學實驗,甚至帶着孩子坐上飛機去感受江南人家……對知識的渴望,對外面世界的向往,一顆顆小種子就此紮根,一個個夢想開始被編織。

援建學校,改造校舍

教學硬體向高标準看齊

洛絨曲西就讀的理塘縣第三完全中學,是“塘塘合作”開啟後,浙江在理塘援建的一所學校。

“我們學校是去年秋季開學的,是理塘縣域内的第三所中學,也是目前理塘硬體最先進的學校。”踏進校園,校長李友林激動地帶着大家參觀校舍。

洛絨曲西想成為老師,高原上誰在編織夢想?

理塘縣第三完全中學一角。朱晟/攝

作為一名多年深耕在理塘的教育工作者,李友林的激動是有道理的。“現代化的校園意味着學生在學校學習有了更多的保障,老師們也有了開展更多創新教學活動的可能。”他說,新的學校,也代表着新的希望。

洛絨曲西想成為老師,高原上誰在編織夢想?

理塘縣第三完全中學内的錢塘樓。朱晟/攝

學校占地110多畝,可配套30個教學班,可容納學生1500人。

在學校裡有一棟“錢塘樓”,是學校的食堂,也是錢塘援建該校的衆多建築之一。“食堂裡的廚房器具是錢塘的愛心企業九陽公司提供的。”校長說,學校是寄宿制的,學生們在校期間的一日三餐都在學校解決,衛生的食堂環境和可口的飯菜,讓孩子們家長足夠放心。此外,為了滿足學校的交通需求,在錢塘區駐理塘縣工作隊的牽線下,杭州醫藥港企業杭州群特電氣有限公司近日還捐贈25萬元用于采購校車。

洛絨曲西說,生活在學校裡就像在家裡一樣。“學校很新,教室很寬敞,還有一個很大的操場。”她說。

在整個理塘縣,幾乎每一所中國小裡,都有着錢塘的印迹。

“我們從實際出發,積極調動錢塘的資源,按需為理塘學校改善硬體環境,讓高原的孩子們也能夠享受到高标準的教學硬體環境。”錢塘挂職理塘縣委常委、副縣長葉小明說。

理塘縣雙語寄宿制示範國小辦學已有20多年。去年,錢塘捐資為該校整修宿舍,今年夏天,還将為該校擴建圖書室。“學校硬體的每一次提升,都是為了咱們的學生。”校長說。

教學生,組教師“師徒CP”

高原的孩子們也能追逐星辰大海

“教育的發展,需要硬體,更需要軟體。”

在理塘縣第三完全中學校長李友林眼裡,軟體就是教師隊伍。

洛絨曲西想成為老師,高原上誰在編織夢想?

理塘縣第三完全中學學生上課 受訪者供圖

高原之上,教師資源的稀缺堪比高原的氧氣。三年來,錢塘派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教師奔赴理塘,送來優質的教育資源外,也努力地在理塘培養一支“帶不走”的教師隊伍。

洛絨曲西的地理老師楊楊是一名從四川廣元來理塘工作的年輕教師,也是“塘塘合作”中教育支援的受益者。

楊楊的師傅是錢塘區下沙中學老師任傑。“有一次我在準備一堂公開課,準備期間,我的每一堂課他都會來旁聽,并給我建議。”楊楊說,與任傑交流教學經驗,讓她學到了課本的知識,可以有很多種有趣的呈現方式。不僅可以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更可以讓孩子們對未來、對外面的世界感到好奇。

洛絨曲西想成為老師,高原上誰在編織夢想?

來自錢塘的教師任傑與理塘縣第三完全中學教師楊楊結對成師徒。受訪者供圖

洛絨曲西說,來自錢塘的老師們會跟他們講述東部城市的發展,會跟他們談到AI、談到無人駕駛等最先進的科技,“我們都想出去看看。”

洛絨曲西想成為老師,高原上誰在編織夢想?

錢塘的孫賽老師指導兩地學生開展“雲聯誼”。受訪者供圖

三年來,“塘塘”兩地14所學校還開展了結對。“理塘的孩子可以通過直播的形式,與錢塘的孩子同上一堂課,也可以用書信的形式與錢塘的孩子展開交流。”葉小明說,兩地師生間的情誼越來越深厚,互動也正在超越空間的限制。

兩年前,錢塘區的支教老師王建煜在理塘縣城關第四完全國小建了個“築夢星空”的天文社團,用一台天文望遠鏡激起了孩子們探索星辰大海的興趣。

洛絨曲西想成為老師,高原上誰在編織夢想?

王建煜指導學生用天文望遠鏡仰望星空。受訪者供圖

随着“塘塘合作”走向深水區,錢塘的更多優質教學資源将被帶到理塘,甚至留在理塘。“我們的孩子将有更多的機會走出高原,去看看大千世界,也能夠自己去探索科學發展。”理塘縣第三完全中學校長李友林說。

第三完全中學裡,每個和洛絨曲西一般大的孩子們,努力地學着知識,他們大聲地朗誦課文,踴躍地回答老師的提問,認真地解着每一道題……

“塘塘合作”讓孩子們的夢想也變得五彩斑斓,“塘塘合作”也讓孩子們的夢想有了更多照進現實的可能。

或許有一天,洛絨曲西将站上第三完全中學的講台,對她的學生們講起外面的世界,也講起她小時候那段珍貴的“塘塘山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