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蘇甯電器到卡巴斯基第02篇:我的大學時光(中)

怎麼還分班了呢?

       大概是在大二第二學期的時候吧,學院突然通知我們要分班。因為我們目前所有學生都是屬于工商管理專業的,而從下個學期開始,就要分為會計、市場營銷以及工商管理這三個方向。這還真是打了我一個措手不及,我都不知道還有分班這一回事。不過也沒關系,我繼續選擇我的工商管理就好了。不過,在實際的選擇結果上,像會計和工商管理這種學科,選的人自然是占了絕大多數,而選擇市場營銷的,大概也就是十個人左右。這怎麼行,人這麼少還怎麼開課,而市場營銷還不能取消,于是就從選擇了工商管理的學生中,把那些曆次期末考試綜合成績排在末尾的學生,踢到了市場營銷班。我這麼說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很不幸,我就是其中被踢走的那幾個倒黴蛋之一。

       當時,真的,我覺得自己實在是太不幸了,明明是高分考過來學習工商管理的,現在卻被踢過去學什麼市場營銷了,這是什麼世道,計劃真的沒有變化快啊。最後組建成的營銷班也就是十來個人,很多的課程,老師也就是面對着我們這十幾個人講課,誰來誰沒來也就一目了然了,誰認真聽講誰不認真聽講,老師也是心裡有數。而且,和我同時被踢過來的有一個小子,可能是家裡有關系或者别的什麼原因,才在營銷班待了幾天而已,不知道去找了老師還是導員,說了說自己的情況,亮了亮自己的身份,老師也就讓他轉回工商管理了。而且當時還有一對活寶,估計也是被踢過來的,從來沒上過課,我都不知道他倆長什麼樣,但就是由于家裡有關系,即便是不來,最後的畢業證學位證還是照拿,好輕松的四年啊。當然,我并沒有看到他倆拿了畢業證,我之是以會這麼認為,是因為按道理,他倆一個學期不來,那就應該強制退學了。但是沒有,之後的幾個學期,他倆的名字依舊頑強地占據在點名表上,堅挺到大學的最後一門課。于是,我就由此推理出,他們家和學校的關系那是相當鐵了。

       雖然說最開始我是很反感分班的,但是分班在無形中卻給我帶來了一個好處,那就是由于學生少了,使得我不得不裝出一副好學生的樣子,畢竟我比較好面子。我上課認真做筆記,課後認真複習,考前也認真備考,也就使得我在市場營銷班階段,獲得了兩次學院的三等獎學金。盡管當時我并不在乎那兩三百塊錢,但是心裡面還是很洋洋得意的。這也算是我自己掙的錢啊,大學四年,這是我唯一的收入來源了。

從蘇甯電器到卡巴斯基第02篇:我的大學時光(中)

大學時的獎學金證書

出身不好,會被歧視的

       在大學的時候,有件事讓我感觸頗深,那就是在長春,很多人對于非211大學的學生的歧視。比如當時我去找了個中介,想當家教。試講了幾家,自我感覺講得還可以,把解題思路和解題要點都總結得不錯。但是對方一聽說我是理工的,就不想請我了,畢竟在長春的話,有吉林大學和東北師範大學這兩個重點大學在那擺着呢,好事就不會輪到我們長春理工了,我們也就隻能吃點剩飯,撿點别人不要的東西了。那個時候當家教,我的身價大概是一個小時十塊錢(也好像是十五塊錢,不過不重要了,反正當時也沒人要我)。對比後來,我在“i春秋”講課,身價翻了N倍,這可真的是知識改變命運啊。

       歧視也展現在大四時候的各種宣講會上面。知名企業要是能來長春辦宣講會,首選當然是吉大,然後才會考慮東北師範大學。當然了,我記得我大四的時候也趕上了某家知名電器品牌在我們學校的宣講會,但是我聽說他們其實就是走個形式,最後基本上沒有招聘我們學校的學生(當然該公司也可以狡辯說我們學校學生水準沒達到他們的标準)。還有某一家知名肉類食品企業,倒是招了不少我們學校的學生,我們班當時也有幾個人去了。能去名頭這麼響亮的企業,對于我們學校的學生來說,可以說是祖墳上冒青煙了。但是去了都是幹什麼呢?殺豬剔骨,而且還是三班倒的那種,他們機關24小時不間斷殺豬。你說對于一個大學畢業生來說,誰願意幹呢?當時,長春理工畢業的很多人,也就隻能是這樣的境遇了。而這裡也彰顯了學校在學科設定上的漏洞,既然都有同學去殺豬了,按照學校的邏輯,也該給我們開設《科學養豬與豬病防治》這樣的課程吧。這樣,學校又可以在我身上創收了。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問,即便宣講會在吉大舉辦,那長春理工的學生也可以去湊熱鬧啊。确實,極少數在吉大舉辦的宣講會,是允許我們混進去聽聽的,但是,絕大部分是隻對吉大的學生開放的。那個時候會有吉大學生會的衛兵在門口站崗,檢查證件,你不是吉大的學生,那隻能對不起了,還是一邊涼快去吧。即便你給了衛兵好處,進去了,想要獲得人家宣講企業的青睐,也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除非你真的是牛的不行了,也許企業會網開一面,但是我那屆并沒有這麼厲害的家夥。

不知不覺,也到了該實習的時候了

       我始終認為,大學期間就應該多多外出實習,到時候臨畢業找工作就可以把這些經曆寫進自己的履歷,絕對會給自己的履歷增光添彩。而且早早進入企業實習,也有助于積累經驗,這樣在正式工作了以後,可以快速地融入新公司。不過當時也有人覺得在學生會也能夠得到鍛煉,覺得學生會的經曆也能夠獲得企業的青睐,進而就不出去實習了,這種想法即便到了今天,我是依舊不贊同的。當然,不管大家選擇的是哪條路,隻要肯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就好。

       那個時候我還是想早點去企業實習的,無奈自己實在是沒有什麼特别出彩的地方,畢竟營銷出身,沒實在技術,你說哪個企業願意要你呢。記得那個時候央視有一檔節目叫做《赢在中國》,非常符合我們經管學院學生的胃口。當時有個參加節目的公司叫做“易萬貝”,可惜并不受評委的青睐,止步36強。後來大概是在大三的下學期,由于所有課程都結束了,就有時間找實習了。某天逛理工大學貼吧的時候,發現這個“易萬貝”在長春招聘營銷人員,我也不知道是哪來的勇氣,直接就去他們公司應聘去了。說是應聘,其實隻要去了,基本就能要你。當時長春公司人數最多的時候能有十多二十人吧,主要是營銷人員。這裡面既有已經畢業的,也有像我這樣還沒有畢業的。也不簽合同,隻要完成了銷售任務就可以拿提成,完成了幾個任務就拿幾個任務的獎金。其實“易萬貝”的業務模式很簡單,由于是《赢在中國》的36強項目,是以就借助這個名頭,勸說商家加盟“易萬貝”。商家隻要交了加盟費(大概是三百多還是五百多我忘了),就允許挂一個小牌子,上面寫着諸如“赢在中國36強項目加盟商”之類的話,并且我們還會給該商家在“易萬貝”的網站上建立網上店鋪,以幫助他們宣傳。目标商家可以是餐廳、書店、賣點卡的、咖啡廳等等,總之隻要是街上開店的基本都可以。那麼隻要商家肯出加盟費,我們個人就能得到大概一百多的提成。不過即便是我們打着《赢在中國》的名頭,也鮮有商家肯加盟,是以後來即便是商家不肯出加盟費,我們也會給商家在“易萬貝”上開店,不過隻有交了加盟費才會有進一步的服務。

       我剛去的時候還是很有激情的,其實這可以說就是我們營銷專業最為對口的工作了。當時還有個老員工帶我,其實他也沒去多久,畢竟“易萬貝”也沒開始做多久。據我了解他也還沒有開張過,僅僅是幫過一些商家開網店,并沒有商家付錢。每天我們兩個就一條街一條街地跑,每條街的每個商家基本都不放過,可惜的是依舊不能夠開張。後來我熟悉了業務,我可以自己跑商家了。我先是去了我們學校小門的一家飲品店,經過我的勸說,老闆同意開網店,但是不願意付錢,好吧,我們也幫他在“易萬貝”建了個網店。其實那個老闆還是挺有營銷頭腦的,我記得我當時還寫了一篇關于這家飲品店的營銷政策的文章(畢竟是營銷出身,就喜歡關注這些東西,有空我再把這篇文章找出來。)幾個月後,我去那家飲品店喝果汁,沒想到老闆還記得我,同意出錢加盟。但是那個時候我都已經不在“易萬貝”幹了。後來我想,如果那個老闆能夠早點同意加盟,也許我能夠在“易萬貝”多幹一段時間,盡管這是沒啥前途的公司。

       其實我在“易萬貝”也沒待多久,因為後來長春這邊的頭覺得這個項目也掙不了錢,于是就讓我們推銷化妝品去了。這個時候我也到了大四第一學期,必須要找個正式的工作了。不過盡管我在“易萬貝”也沒幹出啥成績,但是我還是厚着臉皮把這段經曆加到了我的履歷裡面,畢竟我的履歷實在是乏善可陳。

找工作也并不順利

       之前我也說了,長春隻認吉大和東北師範,其它學校的畢業生是難以和這兩個學校的學生競争的,關于這點在後面我講蘇甯的時候,還會詳細說說。那個時候其實我也想考研,但是像我這種挂科選手,對于高數以及英語,實在是學不明白,是以沒多久也就放棄考研的想法了。既然這樣,也就隻能找工作了。

       當時我們找工作,主要依靠的是諸如中華英才網以及智聯招聘這樣的網站,當然也可以通過招聘會來找工作。由于我那個時候有計算機二級以及程式員證書,也投了幾家IT企業的C程式員職位,無奈全都石沉大海。其實也可以了解,企業一般不可能招一個營銷出身的人來程式設計式,除非你真的是大牛,參與過很多項目。而我僅僅憑借着兩個含金量不高的證書就想當程式員,确實是想得太美了。當時我也有很嚴重的名企情結,而長春正好有兩家世界五百強企業——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于是我就都投了,都是業務員的職位。沒想到可口可樂很快就打電話聯系我了,問我有沒有意向去榆樹(也好像是梨樹)當業務員。剛開始我還是心花怒放的,能得到可口可樂的青睐實在是很值得驕傲。但是一聽到去榆樹(也好像是梨樹),心裡頓時就涼了半截,想想還是拒絕了。當時如果是讓我留長春當業務員,我就直接答應了。估計想要留長春當業務的話,競争會很激烈,怎麼都不會輪到我,而榆樹或者梨樹這樣的地方,由于沒人願意去,才會考慮我的。現在想想,如果我當時同意了,也許就是另外一條發展線,也不知道我現在會在哪裡幹什麼了。但是唯一一點可以确定的是,假設我當時答應了,估計我就是我們學院第一個簽約的了,并且還是一個五百強企業,想想還有點小激動呢。後來也不斷在網上投了很多的名企,基本都石沉大海。隻有康佳以郵件的方式回複我了,說我不适合。盡管很不開心,但是覺得康佳還是挺人性化的。名企的話我當時還投了聯想,當時我們班投的不少,但是隻有兩個人通過了履歷的篩選,去總部面試了。當然了,我并不在那兩個人裡面。後來我們分析,他倆之是以被選上,很可能是因為都過了六級。而我連四級都沒過,就别奢望能去這樣的企業了。

從蘇甯電器到卡巴斯基第02篇:我的大學時光(中)

我的四級成績單

       找工作還得繼續,那個時候谷歌還在,我就投了一個給谷歌拉廣告的公司(那時才知道谷歌的廣告業務有一部分是外包的)。其實這個職位的性質和之前的“易萬貝”類似,隻不過谷歌的名頭比它響多了。但是投了之後想想覺得還是不靠譜,記得當時他們也是電話通知要我了(估計是個人他們就要),但是我不看好他們的商業模式,還和那個hr對于這種模式争論了好幾輪(好幾天),最後也就不了了之了。到這個時候為止,我内心是很慌的,眼看大四第一學期就要過去,我的工作還沒着落,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麼辦了。而我的同學,盡管找工作的總體情況也不咋地,但是也開始分享各自的面經。比如有一家物流企業,設定了N輪面試,每輪面試設定了N種考試方式,比如團隊合作做遊戲之類的,以此來考察應聘人員。我當時就覺得很奇怪,不過是招聘所謂的管理教育訓練生(也得從搬貨幹起),怎麼就不能好好招聘,扯這些沒用的幹什麼呢?未來有空我打算好好總結一下我遇到過或者聽說過的奇葩面試經曆。

       那麼至此就是我遇到的很不成功的找工作的經曆,但畢竟天無絕人之路,找不到工作,我還有别的辦法。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