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很善意的提醒年輕攝影師,要向前看而不是往回看|專訪趙小丁

我很善意的提醒年輕攝影師,要向前看而不是往回看|專訪趙小丁

電影往前看的趨勢是不會變的

文/bob

“往前看”。

在2019年首屆中國(白沙)影視工業電影周,趙小丁憑借着《影》獲得了年度最佳攝影的榮譽。而第二屆,趙小丁擔任了中國(白沙)影視工業電影周的執委會主席,鼓勵電影幕後基層工作者,在他看來是責無旁貸的一件事。

過去三年,對于整個電影産業來說都是充滿巨大挑戰的三年。無論是前端的電影拍攝還是終端的影院放映,都受到了非常大的沖擊。而放大到整個十年的時間尺度,從2010年電影市場進入到百億票房時代開始,電影産業就一直呼喚工業化的進步。某種程度上,對于幕後工作者的榮譽重視、權益重視展現的是整個電影産業工業化的進步與否。

“往前看”是趙小丁反複提及的詞彙,一方面是趙小丁不斷探索新的視覺表達;另一方面電影本身是工業推動發展,針對目前國内攝影師的現狀認為年輕攝影師應該尊重産業,尊重科技。

1

—不能“違背”往前看的趨勢—

“他們和整個往前看的趨勢是相反的”。

我很善意的提醒年輕攝影師,要向前看而不是往回看|專訪趙小丁

電影感,一直以來都是對于一部電影視覺呈現的标準之一。對于電影質感,往往和“膠片質感”緊密聯系在一起。從大的發展趨勢來看,如今的電影拍攝早就不再是膠片時代,數字時代也不在僅僅是正常拍攝,虛拟拍攝等更前沿的技術目前已經成為了全球商業大片的重要組成部分。不過在趙小丁看來,攝影師不應該停留在“過去”,但國内不少年輕的電影攝影師卻存在着不完全正确的認知。

“我很善意提醒年輕攝影師,他們要往前看,不要往回看。一些年輕的攝影師,他們熱衷于變形鏡頭,或者把過去老舊的、有明顯瑕疵和缺點的鏡頭裝具有卓越性能的數字攝影機上,鎖定了前期拍攝的素材(由于鏡頭的瑕疵和不完美直接導緻原始素材影像品質被限定),很多技術手段可以在後期輕而易舉的達到我們想要呈現的各種效果,這是思維方式的問題。目前很多攝影機生産廠家,每年花費巨額資金做科技研發,改善影像品質,優化攝影機的關鍵技術性能名額,攝影師不能為了突出創作上的所謂個人風格,而采取上述的一些方式降低影像水準,這和我們往前看的理念,和整個電影工業不斷發展的趨勢是相悖的。”

2005年,趙小丁憑借《十面埋伏》獲得了第7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的提名。張藝謀最新的三部電影均有趙小丁的身影,其中《狙擊手》和《懸崖之上》連續兩屆獲得了金雞獎的最佳攝影。

張藝謀本就是攝影師出身,而且作為“國師”其最大的标志在于其極具沖擊力的視覺。就最近的作品而言,雖然都是寫實類的影片,但是視覺風格依舊保持着“國師”的水準,且每一部在風格上都保持創新。

導演的創新自然也會延續到電影的制作上,尤其是《懸崖之上》和《狙擊手》,兩部影片都有着大量的“雪景”,但兩部影片在氣質上天差地别。

在鏡頭方面,《懸崖之上》全片都在下雪,而且動作戲又快又準,但《狙擊手》相對更簡潔,更加追求圖案感和造型感,是以也大量的用了兩極鏡頭。而在色彩方面,《影》一改過去張藝謀古裝片大色彩的強沖擊,而通過國畫式的水墨風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而《懸崖之上》則大量的運用白色。

作為攝影來說,準确的将導演構思呈現在鏡頭當中是最大的職責。而“求新”的張藝謀和“求變”的趙小丁,某種程度上不謀而合。

我很善意的提醒年輕攝影師,要向前看而不是往回看|專訪趙小丁

《歸來》打造了國内第一部全4k流程的電影;《長城》作為中美合拍片率先使用了ARRI 65;《影》趙小丁率先嘗試了RED WEAPON,《滿江紅》則使用了索尼旗艦數字電影攝影機CineAltaV 2。

“每個新的機器出來,我都會了解,仔細的做測試,哪種攝影機适合哪種題材都要清楚,現在一些年輕的攝影師做不到這點。電影一百多年走到今天,電影的動力是工業和科技。作為攝影師,需要對任何新的東西都有所掌握,要敏感。”

2

—拍攝上和好萊塢沒特别大差别,但幕後工作者權益保障應該繼續進步—

對于幕後工作者權益的保障,本質上是一直進步意識。

我很善意的提醒年輕攝影師,要向前看而不是往回看|專訪趙小丁

在過去十年,由于整個國内電影市場的迅速發展,國内電影産業也一直在呼籲工業化。從頭部電影的制作來說,工業化也有了明顯的進步。但國内電影的“工業化”往往集中讨論技術的工業化而非流程的工業化。

張藝謀一直以來都是以高産著稱,這也意味着張藝謀摸索出了一套相對成熟的“工業流程”,進而壓縮整個拍攝周期。疫情三年,整個電影拍攝實際上面臨着非常大的挑戰,除了資金失血,因為防控措施等原因,不少電影攝制拍拍停停,嚴重影響電影進度。但是張藝謀在三年裡,拍攝制作到上映完成閉環的有三部影片,其中《懸崖之上》據悉整個電影攝制僅用88天,而《滿江紅》則是在去年6月份官宣開機,最終在春節檔上映。

我很善意的提醒年輕攝影師,要向前看而不是往回看|專訪趙小丁

這樣的拍攝速度實際上是非常罕見的,趙小丁和張藝謀首次合作的電影《英雄》2001年8月11日在甘肅敦煌開機,當時已經實行了AB組模式。而2016年的《長城》,又是中國導演在好萊塢标準化工業體系的一次嘗試。

是以,作為國内最頂級的電影攝影師之一,趙小丁在整個職業生涯對于中美電影工業有着相對更深的了解。從拍攝上,趙小丁認為目前國内和好萊塢沒有太大的差别。但如果從工業體系上來看,實際上中美兩地在電影制作工業化上依然有着不小的差異。

在2020年之前的幾年,中國電影産業達到了一個頂峰狀态。從2015年到2019年,出現了一批中美合拍片,國産片海外拍攝也成為了重要選擇。在這批影片制作背後,實際上讓整個産業對于中美電影工業有了更深的體驗。

例如《唐人街探案2》在美國拍攝時,對于美國工會制度拍攝體系有了非常細緻的了解。在美國拍攝,最貴的是“時間”。美國電影攝制組工作是周一到周五的五個工作日,周六加班薪水則是1.5倍,周日則躍升至2倍。而且工作日内,工作時間不得超過12個消失,而且工會電影根據預算區分登記,不同等級對應不同的工資标準。

根據《唐人街探案2》攝影指導杜傑接受采訪表示“工會的要求是工作時間8個小時以内,假如某人薪水是100美元/小時,超過8小時,在12小時以内,是150美元/小時。如果超過12小時翻雙倍,就是200美元/小時,如果超過13小時,薪水還要再翻。如果占用了吃飯時間,所有從業人員的薪水還需要另算。另外,每個從業人員在完成這個這個時間段工作之後,必須要有12個小時的休息時間。”

相對于有成熟體系的好萊塢,國内對于幕後工作者的權益保障還有很長的一段路。在過去國内電影劇組拍攝很少有節假日和休息時間,在似水流錢的電影攝制過程,拍攝周期越長意味着制作成本越高。而趙小丁此前也同制片人和導演進行過探讨,認為每周休息一天,把這一天拍攝任務放到其他六天,是可以完成整體進度的。而目前國内不少劇組,也的确可以做到十天休息一天,給幕後工作者一個喘息機會。

3

—年輕不一定就代表創新,不能一概而論—

數字時代下,攝影師其實也迎來了一個岔路口。

我很善意的提醒年輕攝影師,要向前看而不是往回看|專訪趙小丁

三度拿下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的維托裡奧·斯特拉羅再同伍迪·艾倫合作《咖啡公社》時,是斯特拉羅的第一部數字電影。在這之前,斯特拉羅拍攝了58部膠片電影,而伍迪·艾倫拍攝了47部膠片電影。但在做了詳細測試之後,斯特拉羅對伍迪·艾倫表示“伍迪,你總是使用膠片。我至今用的也都是膠片。但是我覺得我們應該有所改變,應該從膠片轉到數字,因為發展是不可阻擋的。我們可以加快發展或者延緩發展,但是我們不可能阻擋發展。我們已經落後了,膠片和光化學工藝,總有一天會消失的。”

電影發展至今,實際上已經不再是膠片和數字的讨論,而更前沿的拍攝技術實際上不斷推升攝影師的自我革新。

去年,《阿凡達2》在全球上映,目前票房已經超過了23.億美元。這部電影背後,實際上是再度将電影技術往前推進了一大步。而對于這樣站在技術最前沿的超級大片,在拍攝上實際上也有着前所未有的挑戰,但這種挑戰并不是今天才出現的。

之前,趙小丁提到好萊塢攝影師實際上分為兩個極端,一個是老一派的攝影師,對于新技術抗拒,一個是完全适應新技術的攝影師。“但實際上老一派攝影師也分為兩類,一類是對新的技術主觀抗拒,膠片消失之後就很難找到自己空間了,還有一類是接受了但是消化不了,是被動的。是以出點新的東西你就要積累和吸收。” 

我很善意的提醒年輕攝影師,要向前看而不是往回看|專訪趙小丁

對于更加倚重視覺特效的好萊塢商業電影體系,趙小丁舉例“現在都說後期前置,這其實讓攝影師比過去傳統時代更重要了。如果一個傳統攝影師對後期一無所知,實際上在棚内拍攝的工作就很有限。而且導演和視效總監一聊,你可能就被邊緣化了。”

對于目前商業大片而言,視效前置已經成為了常态,視效鏡頭比例也在不斷增高,這是全球商業電影拍攝的大趨勢。也正是基于這一點,趙小丁對于國内年輕攝影師在前期拍攝就追求“複古”表示并不欣賞。

“有一種理論我覺得不能一概而論,不是年輕就代表創新。老同志隻要不斷接受新的東西,他的美學線上他的經驗也是财富。斯皮爾伯格拍《頭号玩家》的時候已經過70了,詹姆斯·卡梅隆也将近70了剛拍完《阿凡達2》,張藝謀今年也73了。他們拍的電影,年輕人都還要跟着他們學,你能說他們老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