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一場圍讀雅集,洞見斯文江南與詩意中國

作者:思想聚焦

文|竹短

“群賢畢至,少長鹹集。引以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觞一詠,亦足以暢叙幽情。”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筆下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所描述的是“蘭亭雅集”的盛況。

雅集,是中國文化史上重要的文化習俗,王羲之、王勃等名垂青史的文學大家都因為一場“雅集”而天下聞名。吟詩作賦,暢叙興懷,雅集是屬于文人的場域,名士們在此作古論今、針砭時弊,在交流與圍讀中傳承着流傳千古的文脈密碼。

從一場圍讀雅集,洞見斯文江南與詩意中國

巧合的是,無論是“蘭亭雅集”還是“滕王閣雅集”,在地理位置上都坐落于中國江南地區,毓秀的自然環境與澄觀的文化氣息讓“江南多名士”,也讓詩詞歌賦在江南集中誕生。斯文,已經成了江南的文化地理學代名詞。

如今,一場以圍讀為主題的雅集再度于江南上演。東方衛視《斯文江南》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載之遺韻,邀請多位演藝名家、文化學者共赴江南名城,以演繹與共讀的方式圍讀經典,成為一場在電視熒屏上呈現的、值得更多普通觀衆參與的文化雅集。

從一場圍讀雅集,洞見斯文江南與詩意中國

名篇共襄,這場有關“斯文江南”的雅集絕非僅僅是附庸風雅的文學盛會,更在先賢的智慧中探尋着文化密碼、人生哲學與入世的家國情懷。

一、名篇共襄,找到“桃花源”的畫面感

從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到白居易的《琵琶行》再到嶽飛的《滿江紅》,當那些耳熟能詳的篇目在耳畔回響時,熟悉的詞句便不自覺地脫口而出,這是镌刻在中國人文化基因中的文學力量。

在這場《斯文江南》雅集中,演讀人帶來的不止有登上國文課本的脍炙人口之作,也有并不那麼有名的經典作品。我們都聽過徐志摩“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的《再别康橋》,但爆發出“我一把揪住了西北風,問他要落葉的顔色”怒喊的《灰色的人生》卻不那麼被人熟知;人人都聞陶淵明筆下“芳草鮮美,落英缤紛”的《桃花源記》,但“正夏長風急,林室頓燒燔”的《戊申歲六月中遇火》也沒那麼廣為人知。

從一場圍讀雅集,洞見斯文江南與詩意中國

在圍讀的共話裡,重溫名篇帶來了常讀常新的思考,但我們同樣也可以發現,名士們那些不能脫口而出的佳篇同樣令人賞心悅目。圍讀是一個發現美的過程,我們能從這場雅集中聽到耳目一新的隽美詩篇,本就是一種享受與受教。

如果說“讀”賦予了經典名篇音樂性,那麼“演”則賦予了名作畫面感。通過演藝界名家的“演讀”,節目用視聽語言為詩文“作畫”,讓它們并非僅僅停留在讀者的想象之中,更真切具象地呈現在觀者的眼前。

在嶽雲鵬的演讀中,“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黃發垂髫、怡然自樂”的桃源仙境映然眼前;在喻恩泰與于中美的表演中,“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意境獲得了具象性的呈現;在羅一舟的舞蹈裡,“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中暗含的隽永與惜别得到了寫意式的展現……

詩書畫,自古以來就是相輔相成的藝術。在《斯文江南》中,經典詩文的視聽化表達正是一幅幅會動的圖畫,以精美的藝術性讓經典再現。

演讀的過程并非僅僅對一篇佳作的展播,在這場江南雅集中,演讀人将同一名家的不同名篇串聯起來,在排列組合中表達出新的人生況味。

鄧超演讀徐志摩的《猛虎集·序》《再别康橋》和《偶然》,對于英倫的惜别幽怨與對夫妻的癡情糅意,在這種新的排列組合中迸發出新的意義。

俞灏明演讀的茅盾經典名篇,先是茅盾兒子的回憶,再是小說《子夜》的節選,以及《緻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中令人潸然淚下的遺言……在幾部名篇的串聯演讀中,茅盾先生的文學造詣、革命信仰、家國情懷都因組合的強大力量而讓人為之更加動容。

值得一提的是,《斯文江南》選取的辭作,皆出于江南。每期節目探訪一個江南文學聖地。比如陶淵明、白居易、嶽飛長居的江西九江,又如徐志摩、茅盾、王國維長期寫作的浙江嘉興。

在“廬山藏天下,九江通四海”的江西廬山,我們想象着與外界環境有别的廬山就是陶潛筆下的桃源仙境;在“南湖秋水似天空,白塔黃葉共舞風”的浙江嘉興,我們感受着徐志摩在這樣的環境中作下足夠浪漫悠長的曠世佳作。

從一場圍讀雅集,洞見斯文江南與詩意中國

恰如演讀人在節目中所言:“探訪詩詞的發生地,這是一種有意義的冒險。”《斯文江南》正是用現代性的視聽手段、以雅集的方式帶領所有觀衆探訪着經典詩文的發生地,進行着這一場有意義的文化冒險。

二、一觞一詠,品茗共話人生況味

大家之是以稱之為大家,往往不止因其文化層面的才高八鬥,更因其在處世方面有着堅定深厚的精神指引。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白居易因《新井篇》從京城的左贊善大夫被貶為江州司馬,空懷滿腹經綸而無處施展的無奈與憤懑成了他一生中最大的轉折和低谷。

生活走進低谷期時應如何度過?白居易的答案是“中隐”。

既不全身入廟堂,又不孤身退江湖,白居易在江州“亦官亦隐”的生活方式,實際上是找到了生命的縫隙,用恰當的“度”獲得了自洽的生活态度。

慢慢與低谷相處,慢慢找尋自己的初心,這是《斯文江南》的圍讀共話中從白居易身上尋覓到的處世哲學。而據圍讀專家的解讀,白居易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閑适”思想,以及歸趨佛老的出世心态,實則源于偶像陶淵明。

從一場圍讀雅集,洞見斯文江南與詩意中國

“不為五鬥米折腰”的故事是陶淵明最廣為流傳的氣節品格,《戊申歲六月中遇火》是作為農人的陶淵明對命運和生活的承擔。以退為進的勇氣和永遠年輕的心态,讓陶淵明成為葉嘉瑩口中的“任真”與“固窮”之人,更成為中國田園詩派的鼻祖級人物。

其對生活的忍耐與對命運的釋然,才能讓他在《歸園田居》中以輕松的心态寫出“久在樊籠裡,複得返自然”的心境,才能在《飲酒》中作道“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适,才能在《責子》中寫下“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的暢然……

從一場圍讀雅集,洞見斯文江南與詩意中國

有人說,“為賦新詞強說愁”并非詩家的高明之舉。在《斯文江南》中,我們在專家的解讀中見證到,名垂青史的文化大家都切實經曆着生活的苦痛,但又在這個過程中尋找着“向下走”的“隐”的代價和精神的自由。

一觞一詠之間,《斯文江南》的雅集之功用被充分激發出來,其不僅普及着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常識,更在各人自述生平過往的感殇中研讨着當代人的人生況味。

在節目裡,嶽雲鵬講述自己年少時家中失火的悲慘經曆,鄧超也回顧小時在廣場上光腳睡覺的時光。圍讀創造出的環境,不止是“讀”的雅意,更有“圍”的熱烈。嘉賓們從先賢身上汲取的精神養分,在圍讀的研讨中澆灌自我,也潤澤衆生。

從一場圍讀雅集,洞見斯文江南與詩意中國

正如嶽雲鵬與李乃文共同認為的“家是桃花源”的質樸觀念,其與陶淵明的田園詩有着異曲同工的精神旨趣,也用熒屏上的傳播共話着當代人的小幸福。

恰似“曲水流觞”的雅趣,品茗觞詠正是一場雅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斯文江南》這場雅集中,我們在圍讀、讨論、演繹的過程裡既感受到了文化史學名家的人生經曆,也聆聽了演讀嘉賓的人生故事,而自洽、激昂、中隐等等各式各樣的哲理與禅機也在這個過程中緩緩流入我們心田。

三、俯仰視聽,家國興衰的文學見證

在《斯文江南》的演讀篇目與圍讀名家中,幾乎每一位、每一篇都蘊含着家國情懷的抱負和俯仰視聽的胸襟。

抗金名将嶽飛,在《滿江紅》中為國家爆發出“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的怒吼,也在《乞終制劄子》中悲母喪流露出“臣以身服戎事,未嘗一日獲侍親側,躬緻湯藥之奉”的真情。

家與國、忠與孝,在嶽飛身上是共生與并在的,也難怪“盡忠報國”的嶽母刺字成了千古佳話,百世流芳。

近代詩人徐志摩,因空難逝世。後人認為,他登上這班再無降落的飛機是去參加夫妻林徽因的講座;但在登機前一天,他也曾向摯友留下“北京聞,頗驚慌”的字條。

從一場圍讀雅集,洞見斯文江南與詩意中國

探聽時事以救亡圖存,這是這名大知識分子的政治抱負;不遠萬裡為愛奔赴,這是這位才子的蜜意柔情。

事實上,在這場江南雅集中,類似動人詩篇與瞬間不勝枚舉。正因對這些家國興衰文學見證的關注與普及,讓節目本身也成為一場有社會意義和價值的盛會。

江南多才子,是因為江南既有溫婉的水鄉氣質,又有剛勁的淩厲鄉俗。環境培養出一批批斯文氣質、内心剛毅的才子,而才子們也在以風骨和氣節形塑着江南的文化地理學氣質和民風。

從一場圍讀雅集,洞見斯文江南與詩意中國

圍讀經典,回望先賢,彙通古今,澄思哲辯。《斯文江南》通過知識的傳遞重新激活每位中國人心中的文化血脈,讓文化自信的力量在心中重燃,在江南的斯文中找到中華民族的文化圖騰和精神密碼,亦感受到“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的襟懷與氣節。

在這些有關文化的圍讀中,我們感受到文學的力量緩緩淌入心田,重新認識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曆史,對江南文化擁有更深感受的同時,也在文化的質感中感受到了中華文明的血脈與精神的基因。

從一場圍讀雅集,洞見斯文江南與詩意中國

《斯文江南》既不止于“斯文”,又不囿于“江南”。在那些溫柔優美的詞句背後,我們讀得出千古文脈中最堅硬的脊梁與骨氣;在江南的美景中,我們仿佛見證着華夏大地的壯美麗景與悠揚文明。

從這一點來看,《斯文江南》的确是一檔适合全家收看的節目,能讓無論長幼都有所收獲,以文學賦予所有人力量,也以價值浸潤所有人的精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