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白雪皚皚的極地地區到灼熱的赤道
從郁郁蔥蔥的原始雨林到人口稠密的大都市
有一種生物,無處不在,也"小"如塵土飛揚
隻有當我們的眼睛距離它們不到10厘米時
這個"小世界"可以被我們清楚地發現
這些發現帶來了震撼和喜悅
不亞于我們對一座山的崇敬
這是大自然最重要的成員之一:苔藓植物

浙江省自然科學博物館副研究員:王強
王強先生,浙江省自然科學博物館副研究員
專業從事苔藓植物的研究和分類
從他開始處理苔藓植物到現在
已經很多年了
已知有五六百種苔藓植物
王強的辦公室沒有一盆醒目的植物
相反,它被大量的植物圖紙,書籍和兩台顯微鏡所占據。
鞋盒大小的标本盒堆疊在一米多高的地方
"這些苔藓植物标本箱是我多年來的全部努力。
埋藏标本:東亞孔雀
埋藏标本:白毛桦樹葉
苔藓是環境的"先驅",其生命力非常強大
能夠在貧瘠的地方首先站立和成長
裸露的岩石、炎熱的沙漠、寒冷的極地地區
各種森林、沼澤、各種不同的水體
分布有苔藓植物
它們為其他動物提供食物和庇護所
鎖定雨水,保護土壤不流失
整個生态系統的作用至關重要
但與此同時,苔藓因其原始的生命形式而
它又非常脆弱
它的溶酶層通常是單層細胞,沒有保護層
對大氣和重金屬污染非常敏感
(是種子植物的10倍)
廣泛用作環境變化的名額
一旦環境中的重金屬離子、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超過标準
它們首先顯得奇怪,甚至死亡,讓我們"驚慌失措"
分類苔藓類似于被子植物,如分類樹和花
主要通過外部形态特征、生态環境和細胞結構
三個方面結合識别
大多數苔藓植物都很小
某些類型的苔藓的葉子甚至像一粒灰塵一樣大
它們通常在顯微鏡的幫助下進行研究
每年王強都走遍全國
在自然保護區和山區收集苔藓
當看到不熟悉的苔藓時,會拿出放大鏡
仔細觀察莖和葉的形狀和特征
然後用刀把它刮下來,用報紙包起來
詳細記錄采集時間、地點、經緯度、栖息地等資訊
2017年6月,王強在安徽省吳越古路溝附近采集苔藓植物标本
苔藓植物被采摘并幹燥
除土後、低溫殺蟲處理
成為良好的研究對象
收集完整資訊的标本
像大自然的日記
是該地區苔藓資源的最佳證據
在野外收集的一把苔藓
通常有幾種混合
要分離的劃分,屬,種
這是一件複雜而乏味的事情
有時我整天工作
隻有兩三個物種被劃分
微距鏡頭下的杭州苔藓 大型鳳尾魚(栖息地:林溝下的土牆)
微距鏡頭下的杭州苔藓和小蛇苔(栖息地:溪邊森林下的濕土或岩石表面)
目前,世界上有超過23,000種苔藓植物
中國還有3100多種苔藓植物
其中,苔藓2000多種,苔藓和角苔1100多種
浙江有苔藓70多種,蕨類植物700多種
杭州有50多種苔藓,190多種蕨類植物
微距鏡頭下的杭州苔藓(栖息地:森林下的木材或岩石薄土)
微距鏡頭下的杭州苔藓(栖息地:岩石表面,土樹基或腐爛的木材)
2013年春天,王強正在實地考察
在浙江省清遠縣,白山祖鎮橋村采集了白發屬标本
回來查找相關資訊
浙江省1種蕨類植物新紀錄
彎曲葉白色頭發(白葉白發)
對于從事物種分類工作的王強
這是最好的獎品
白桦茸和Molk)
解剖鏡下的新紀錄彎曲了白發
近年來,苔藓綠化越來越受歡迎。
王強很高興更多的人喜歡苔藓
但他也強調這一點。
不要在野外收集很多東西
"一些苔藓植物生長特别緩慢,可能在幾年内長出幾厘米。我們不應該成為大自然的捕食者,而應該是苔藓資源的保護者。"
帶邊緣燈籠的微距透鏡下的杭州苔藓(栖息地:林下石材表面或土壤斜坡)
微距透鏡下的杭州苔藓(栖息地:濕土斜坡,牆下,沼澤或岩石表面)
"走進"苔藓王國,一擡頭已經過去好幾年了
王強一直對這份工作和苔藓感興趣
像王強先生這樣的科研人員,就像他研究的苔藓一樣,保持低調,但很重要。他們默默付出和努力,讓人類探索的步伐不斷深化豐富奇異的生物世界,讓人與自然更好地和諧相處。
微距透鏡下的杭州苔藓圓葉燈(栖息地:石牆或土面下的森林溝渠)
微距鏡頭下的杭州苔藓(栖息地:溪流旁的石頭或濕土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