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生活在海底數千米深處的魚往往具有不成比例的大牙齒,看起來很糟糕。然而,據《國家地理》報道,科學家們在海洋最深處發現的是一種半透明的、無鱗的小魚,它高度适應其他生物無法生存的深海條件。
新的深海物種,被稱為馬裡亞納獅子魚(稱為Pseudoliparis swirei),由國際團隊發現,生活在關島附近的馬裡亞納海溝,深度約為8,000米。
馬裡亞納海溝是世界上已知最深的海溝,最大深度為海面以下11,000米,相當于整個珠穆朗瑪峰的安裝。
根據維基百科,這種通常生活在海平面以下6198-8076米的魚,長29厘米,重160克,被認為是馬裡亞納海溝深處的頂級捕食者。
科學家認為,再往下走,就不會有魚了,因為8200米以下的海面是魚能承受的壓力極限。華盛頓大學專家麥肯齊·傑林格(Mackenzie Gerringer)說,這些溝渠中的生命是有限的,但馬裡亞納獅子魚可以承受相當于1,600頭大象,并且它們已經進化出适應環境的能力。
Liparidae魚分布在世界上每個海洋的不同深水環境中,包括聖胡安島附近的水域,港口實驗室位于周五。在深海環境中,獅子魚成群結隊地聚集在一起,以較小的甲殼類動物為食。它們在吞下獵物之前将獵物吸進嘴裡。有趣的是,馬裡亞納獅子魚有大的成熟卵,幾乎1厘米寬,它們的幼魚喜歡生活在海以下不到1000米的地方。
在外觀方面,馬裡亞納獅子魚真的很好,沒有鱗片,沒有牙齒,而且不像許多深海生物可以生物發光。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功能是它所在的位置。但研究人員發現了該物種的許多生理和解剖學上獨特的特征,包括CT掃描。
馬裡亞納獅子魚的CT掃描,馬裡亞納獅子魚是魚胃中的一種小型甲殼類動物
來自日本的團隊還拍攝了馬裡亞納獅子魚在8,134米深處遊泳的鏡頭,這是有史以來最深的目擊事件。
在命名新物種時,研究人員還向深海研究的先驅緻敬。馬裡亞納獅子魚的名字"swirei"來自英國海軍艦艇HMS Challenger上的一位名叫赫伯特·太古的軍官,他在19世紀末的探險中首次發現了馬裡亞納海溝。
(圖檔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