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636年六月,李世民的夫人長孫皇後去世後,欲納妃嫔屬于常事。于是,李世民開啟了納妃大賽,号召天下美女入宮。在其中,他得知了武士彟的二女兒王昭容貌美絕倫,于是在貞觀十一年将其納入後宮,封為才人。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武則天隻有14歲。
武則天的父親名為武士彟,是唐朝建國時的開國功臣之一。他曾随唐高祖李淵起兵太原,擔任軍備後勤工作。由于他的傑出表現和貢獻,他被任命為唐朝的工部尚書,并被封為應國公,成為唐朝的進階貴族。
武則天的母親名為楊氏,是隋朝皇族。她嫁給武士彟之後,生下了三個女兒,其中第二個女兒就是武則天。然而,在武則天入宮之前的兩年,也就是公元635年,武士彟去世了。而武士彟的前妻生的兩個兒子武元慶和武元爽對繼母楊氏和三個女兒态度越發冷淡,武氏家族的其他成員也逐漸站在了武元慶和武元爽這一邊。在這種情況下,楊氏母女隻能離開荊州,遷往都城長安。
武則天毅然決然地進入宮廷,這條路充滿了坎坷和挑戰。她的母親楊氏當時非常沖突,因為她知道一旦進入皇宮,想要得到皇帝的寵幸并不容易。但是為了解決家庭的經濟問題,武則天仍然大膽踏進了皇宮,開始了一段未知的旅程。進入宮廷并不會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武則天在宮中的地位也是跌宕起伏的。
武則天的名字也是非常特别的。直到她14歲時,依然沒有正式的名字,可能被人稱為武二丫。直到她80歲時離世之前,才有人開始稱呼她為“武則天”。14歲時,因為她長相妩媚,李世民給她賜名“媚”,之後她被稱為武媚娘,并被封為五品才人。在後宮中,五品才人的地位并不高,在皇後和妃嫔之外,她們一般得不到皇帝的關注和優待。
在李世民去世前的12年裡,武媚娘一直侍奉在皇帝的身邊,但始終沒有生育兒女。在這12年中,她為了博得皇帝的喜愛,嘗試了各種方法,例如臨摹王羲之的書法作品。但這些努力并沒有奏效,她的地位在宮廷中始終沒有得到提高。雖然她後來成為了女皇後,卻也是在異常艱難的條件下,12年不被寵幸的原因并不僅僅因為她的努力不夠,可能與她的背景也有關系。
李世民智商和情商都很高,他對于政治和人情都非常了解,是以他能夠在戰場和官場上獲得成功。但他也曾殺了許多人,包括自己的家人和親屬。然而,當武媚娘向他描述她能夠馴服獅子骢的辦法時,他卻從中聽出了别樣的意思。
當時的武媚娘還很年輕,對政治和人情都不甚了解。她以為通過這樣的方式就能夠獲得李世民的寵幸,然而事實卻恰恰相反。李世民偏愛溫柔妩媚的女子,而武媚娘在他面前表現得既兇悍又聰明,這并不容易得到他的喜愛。可能當時的武媚娘想不到,她在李世民面前沒有機會了,直到李世民離世的時候她還是一個小小的五品才人。
李世民離棄武媚娘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他聽取了關于李君羨的事情。據說公元648年太白星在白天屢次出現,預示王者疾病、臣誅其父、天下大亂等等,是大兇之兆。李世民非常緊張,因為有關部門告訴他,太白晝所展現的上天意志是“女主昌”。根據當時民間流傳的“秘記”,大唐在三代皇帝之後,會有一位女主武王奪取李唐的天下。
當時宴請的軍事将領中,有一位叫李君羨的自稱小名為五娘,并被李世民發現他是武安人,官職、職守、爵位、封地、籍貫樣樣都帶着“武”字。李世民對他起了疑心,後來把李君羨調到華州擔任地方長官,并給他安了個“勾結妖人,圖謀不軌”的罪名把他殺了。
如果這個記載是真實的,那麼我們可以看出,為了維護自身的權力,李世民的手段确實非常殘酷。而關于“秘記”中所預言的女主武王,則是後來的曆史中并沒有呈現出來的情況。
公元691年,也就是武則天天授二年的時候,武則天平反李君羨,恢複了他的所有官職、爵位和待遇。但實際上,這樣的行為是為了炒作天命,讓人們相信她是合法的女皇,而不是違法篡位者。
在成為女皇之前,武則天是李唐王朝的皇後是後宮内的頭号人物。她在高宗李治的默許下執掌朝政,但在取代李唐成為天下之主時,就要證明自己有合法性。于是她運用天命之說,打造自己的合法性,以此證明自己的地位。
天命之說不止在李君羨事件中得以展現,還包括很多其他事件。比如在《舊唐書》列傳四十一中,曾提到算命大師袁天罡預言武則天會成為天下之主。
但事實上,李世民并不喜歡強勢的女性,而這也是武則天失寵的真正原因。她天天待在李世民的身邊,他早已看出了武則天強勢的性格。而李世民需要的是柔弱的女子,而不是強悍的女子,這也是為什麼武則天無法得到李世民的寵信的原因。
然而,武則天卻得到了李世民之子,高宗李治的支援。高宗李治的性格與其父親的截然不同,是一個非常柔弱的男子。或許是因為異性相吸的緣故吧,武則天因為其強勢而吸引了李治,逐漸掌握了唐朝的大權,并最終登頂成為了大陸曆史上唯一的女皇。
是以,雖然李君羨事件為武則天炒作天命提供了成功的案例,但真正讓她成為女皇的原因是她強勢的性格和高宗李治的垂青。雖然現在的人們已經不再相信天命之說,但武則天在唐朝的政治鬥争中所做所為,卻不可磨滅地留下了曆史的印記。
(圖源網絡,侵權聯系删)關注我(知足常樂hY)一起去回味!
#曆史開講##頭條創作挑戰賽##從今天起記錄我的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