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塵封十三載》和《他是誰》的異同點,淺談《塵封十三載》的成功之處!

從《塵封十三載》和《他是誰》的異同點,淺談《塵封十三載》的成功之處!

最近連續看了兩部刑偵破案題材的網劇,一部是張譯主演的《他是誰》,一部是陳建斌、陳曉主演的《塵封十三載》,兩部劇從題材,到内容,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從評分來看,《他是誰》在某瓣最高的評分曾達到8.2分,如今已經降到6.0,屬于典型的高開低走、爛尾;而《塵封十三載》最高達到8.1,而且目前劇集剛剛播完,還維持在8.1的高分。

兩部這麼像的劇集,最終的評分為什麼差距如此之大,下面藍雨星城就簡單的盤點一下兩部劇的異同點,首先是相同點:

1、題材:未解懸案+刑偵推理+連環兇殺

從《塵封十三載》和《他是誰》的異同點,淺談《塵封十三載》的成功之處!

兩部劇都是我喜歡的題材,刑偵戲,破案片,都涉及到連環殺人,都是多年無法破解的懸案,都要用到“推理”,還有犯罪心理學、刑偵學等方面的專業知識。

2、内容:主打的就是一個追兇,時間跨度較長

從《塵封十三載》和《他是誰》的異同點,淺談《塵封十三載》的成功之處!

兩部劇的兇手都是連環變态殺人犯,手段殘忍,連續作案,時間跨度長。《他是誰》的時間跨度是8年,《塵封十三載》則是13年。兩部劇都迷霧重重,懸念疊起,嫌疑人一個接一個出現,卻又一個又一個被排除。

3、主題:在讴歌公安幹警的同時,也在展現大陸刑事偵查方面的發展變化

在偵破懸案的過程中,兩部劇都涉及到一些大陸刑事偵查領域的發展變化,比如《他是誰》中,提到了“無罪推定”的理念,DNA技術的運用;《塵封十三載》中,DNA檢測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兩部劇通過對公安幹警群像的描繪,也在頌揚他們伸張正義、懲奸除惡,不辭辛勞、不計得失的職業精神!

4、其他:

從《塵封十三載》和《他是誰》的異同點,淺談《塵封十三載》的成功之處!

兩部劇的兇手都是平時看起來人畜無害、平和溫順甚至有點窩窩囊囊的“普通人”。

兩部劇的主體受害人都是女性。

兩部劇的男主都姓衛,一個叫衛國平,一個叫衛峥嵘。

《他是誰》的故事發生在1988——1996,《塵封十三載》的故事發生在1997——2010。

感覺像是一個連續劇,時代在發展,公安戰線的故事一直在延續。

其次是不同點,通過對不同點的梳理,也能看出《塵封十三載》的優勝所在!

1、人設:孤膽英雄VS雙男主

從《塵封十三載》和《他是誰》的異同點,淺談《塵封十三載》的成功之處!

《他是誰》其實很像是個群像戲,除了張譯飾演的衛國平,整個警局從顧局長,到衛國平的“競争對手”兼戰友宋處長,再到衛國平本隊内的兄弟們,包括刑偵專家,大家都在追查這個案件,但要說到絕對男主角,那肯定隻有一個,即衛國平,他為這個案子付出太多,甚至犧牲了自己的身體健康、愛情家庭,他對于案件的追查,已經到了有點魔怔的程度,确實有點“孤膽英雄”那味兒。而且由于此前《狂飙》中張譯飾演的刑警安欣太過深入人心,導緻大家對他形成了固有印象,而在這部劇中,由于都是偏執型的警察,是以突破不大,缺乏新鮮感。

《塵封十三載》則是雙男主、“師徒搭檔”的設定:陳建斌飾演的師傅衛峥嵘,陳曉飾演的徒弟陸行知。兩個人确實比一個人更有份量,而且更為全面的展現了刑偵人員、公安幹警的辛苦磨難;包括群像戲的刻畫,《塵封十三載》也比《他是誰》更為生動。

從《塵封十三載》和《他是誰》的異同點,淺談《塵封十三載》的成功之處!

《他是誰》中,除了衛國平一根筋的形象比較突出,其他角色基本上都是陪襯,臉譜化比較明顯,比如局長、處長,包括衛國平隊裡的那些戰友,工具人的嫌疑較大;再看《塵封十三載》,除了雙男主令人印象深刻,其他像喜歡念詩、經常被下屬臭罵怒怼的局長,因為自己一時疏忽導緻搭檔被撞、然後就各種哭唧唧的老朱,還有看起來憨憨的、但總有靈光乍現、不願被叫“小明”的小明……這些人物設計的很有特點,而且非常接地氣,也讓我們更為全面的感受到“警察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從《塵封十三載》和《他是誰》的異同點,淺談《塵封十三載》的成功之處!

兩位男主角的形象塑造的也非常成功:13年前,老衛脾氣大,陸行知初出茅廬,帶有一點書卷氣;13年後,老衛經曆很多事情之後變得從容随和,陸行知反倒成了當年的老衛,暴脾氣點火就着,雷厲風行殺伐果斷。而導演恰恰用這對師徒前後13年的人物變化,凸顯出警察這份職業的不容易!

2、叙事結構:單時空叙事VS雙時空叙事

從《塵封十三載》和《他是誰》的異同點,淺談《塵封十三載》的成功之處!

兩部劇雖然講的都是公安幹警多年追兇的故事,但很明顯,《他是誰》屬于單時空叙事,線性正叙直述,從1988年寫到1996年,中間雖然也有閃回性時空倒回,但更多的還是講“現在進行時”的故事;而《塵封十三載》則是典型的雙時空叙事,1997年、2010年,兩個年份、兩個時空來回切換,這就讓整個故事和案件更加豐滿,很多線索、人物、懸念設計也形成了較好的呼應與互文;這一形式在此前優酷播出的《膽小鬼》中也曾使用,但相比之下,《塵封十三載》的年代轉換更為巧妙自然,整體故事叙述得也更為順暢,導演技法相對成熟。

3、懸念戲:高開低走VS漸入佳境

從終極懸念——兇手到底是誰這個角度來看,《他是誰》前半段節奏快、驚悚度高,但後面這個“他”過于明顯,又加入了一些與主線關聯不大的感情戲,令懸疑性大打折扣;而《塵封十三載》,屬于“漸入佳境”的模式,懸念層層鋪設,真相撥雲見日,最後謎底揭開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令人大呼過瘾,從頭到尾的貫徹了“他是誰”的懸念?是以兩部劇相比,《塵封十三載》反倒更像正版“他是誰?”

從《塵封十三載》和《他是誰》的異同點,淺談《塵封十三載》的成功之處!

PS:非常喜歡本片的結尾,讓人十分感慨和震撼——有一個美滿的家庭、幸福的童年多麼重要!

4、愛情戲:尴尬VS點到為止

從《塵封十三載》和《他是誰》的異同點,淺談《塵封十三載》的成功之處!

兩部劇除了展現公安幹警的無私奉獻以及彼此之間的兄弟情誼之外,也都對男主角的個人愛情、家庭有所觸及。個人感覺,《塵封十三載》處理的比較平實,無論是師傅衛峥嵘在遭遇各種人生變故後的回歸家庭,還是徒弟陸行知更為年輕美好的“理想愛情”,包括衛峥嵘與白曉芙的初戀情愫,也是點到為止,沒有過度的渲染,而且兩個家庭最終都是大團圓結尾,會讓觀衆覺得很欣慰很溫暖;但相比之下,《他是誰》則比較戲劇化,非“逼着”一根筋警察和黑社會老大的妹妹談戀愛,尤其到了後幾集,男主角衛國平和聶小雨的愛情戲甚至有點喧賓奪主了,動不動就“老頭兒”、“站住”……看的這叫一個尴尬。聶小雨失蹤之後,衛國平像失了魂一樣的天天出去尋找,案子的事一點也不管了,也讓人覺得有點違和。

作者:藍雨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