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讓女性看爽的《芭比》,真的有在背刺男性嗎?

讓女性看爽的《芭比》,真的有在背刺男性嗎?

所有主動去影院看《芭比》并保持情緒穩定的男生都值得一朵小紅花!

我是本期《茶餘飯後Talk》的話題發起人包法利小姐,今天的話題是,讓女性看爽的《芭比》,真的有在背刺男性嗎?

評論區一起讨論起來吧!

從上周末到現在,一股粉色風潮席卷電影院。沒錯,它就是難得一見的女性視角大爽片——《芭比》。

讓女性看爽的《芭比》,真的有在背刺男性嗎?

截至7月24日中午,《芭比》在中國的票房已超7000萬元,且保持繼續上升的良好态勢。雖然不是院線片榜首,但口碑出奇地好,豆瓣評分現高達8.6分。

排片有限,滿座率卻極高,很多人還特意将自己打扮得通體粉嫩前去觀影,仿佛在進行一種特别的儀式,慶祝某個小衆而盛大的節日。

讓女性看爽的《芭比》,真的有在背刺男性嗎?

原因無他,主要就是純女性視角的影片實在太太太稀缺了,《芭比》正好填了這個缺,女導演女編劇女演員,以戲谑而輕柔的筆觸戳破了世界對女性的殘酷,描摹着何為平等與幸福,絢爛之間有歎息,诙諧之中有深義。

花短短114分鐘,隔絕權謀戰争,屏蔽超級英雄,接受一次女性主義的洗禮,找到一個發現自我的契機,很值了,恐怕過了這村兒就沒這店兒了。

讓女性看爽的《芭比》,真的有在背刺男性嗎?

不過當然,不是每個人都這麼覺得。

比影片本身更有趣的是,觀影人次的“性别失衡”和映後口碑的兩極分化。

《芭比》的觀衆以女性為主,就筆者看的那場,舉目望去,摻雜其中的男同學不出五個,女性觀衆倒是“形色各異”,姐姐阿姨學生妹全都有,廳内仿佛一個臨時搭建的女兒國,恰如影片中的Barbieland。

豆瓣評價裡不乏全五星好評,但也夾雜着一些理直氣壯又毫無來由的一星——“男的誰看這個呀!”“沒看,直接打一星,咬我啊。”

甚至有人将《芭比》這樣的電影視作西方文化詭計多端的軟性侵略,還由此上升到了大國文化的主體性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關鍵是下面還能有跟帖附和——“得靠祖先積累的東西,現代的完全不行。”

什麼跟什麼呀這都?

讓女性看爽的《芭比》,真的有在背刺男性嗎?

首先,關于女性主義的思考和對平權的推動不分國界,是現代文明發展的必然,無國界之分,可能會有偶爾的激進,但并不代表因循守舊就老光榮、老正确了。

其次,真的看過就會發現,《芭比》也夠溫和夠善良了吧?很多人還覺得力度不夠呢。

所謂男女對立,更多出于一些人先入為主的自行想象,并不是片子想要傳達和強調的東西。

真正抨擊的對象是父權制,而非性别為男的所有人。假設父權制是病毒,病毒攜帶者或許會被拿來當作研究的典型,用來發現問題、尋求解決方案,但無論如何,需要被消滅的,一定是病毒本身,而非感染病毒的個體。

那麼急着和舊制共存亡幹嘛,殉葬啊?

讓女性看爽的《芭比》,真的有在背刺男性嗎?

《芭比》确實是專給女性的大爽片,但對男性性别的探究深度并不亞于女性。片中最重要的女性角色就是Ken了,那是芭比樂園所有男性的統稱,Ken們為襯托芭比而存在。其中,和經典芭比組CP的“一号Ken”是戲份最多的男主角,他的一系列經曆形象生動地表明了——沒有誰是絕對的好與壞、強與弱,女性是一種處境,男性也是一種處境。

最開始,在芭比樂園裡,Ken及其他的男性是絕對的邊緣人物,沒有卓越的才華、充分的話事權,也沒有寬敞的豪宅,圍着芭比轉是他們唯一的日常,作為芭比的鑲邊而存在似乎就是他們唯一的價值。

讓女性看爽的《芭比》,真的有在背刺男性嗎?

顯然,這完全就是現實世界的性轉版——“男人那麼拼幹什麼呀,打扮得漂漂亮亮讓你的女人高興,就是你這輩子最大的成就啦。”

這是詭計多端的消費主義所制造出的極緻幻想,在那裡,無所不能的芭比是一切的核心,男人隻不過是無足輕重的附庸。

後來,芭比帶Ken一起來到現實世界,意味着“兩件産品”集體出逃,公司老總得知後卻隻想迫不及待把芭比捉回盒子,而絲毫不關心Ken會鬧出什麼大麻煩。

因為消費者不關心。

讓女性看爽的《芭比》,真的有在背刺男性嗎?

從誕生之日起,他的宿命就是站在邊邊為芭比鼓掌的隐形人,是這個塑膠烏托邦裡居于其次的“第二性”。這是一種不公平的設定,并非他天生無用。

與此同時,這也是一種比穿高跟鞋、用裝置感受生育痛苦更為切實的“設身處地體會女性不易”的方式。

第二階段,Ken來到現實世界,看到西裝革履擔任要職的男性,看到在健身房舉鐵練肌肉的男性,他突然“血脈覺醒”,在這個由男人主宰的世界嗅到了“農奴翻身把歌唱”的可能性與合理性。

然後他去自信滿滿地找工作,理由簡單粗暴——“我沒學曆沒證書,但我是男性哎”。遭到拒絕他也沒氣餒,而是轉頭傳回芭比樂園,打算将那裡變成父權制的試驗田,幹一番開天辟地的大事業。

從甘為陪襯到稱王稱霸,Ken仿佛是經曆了角色扮演又重回“正軌”的男人,他接受了父權制的規訓,成為了一個信奉唯我獨尊和陽剛之氣的所謂“真男人”。

女性是被塑造的結果,男人,又何嘗不是呢?

讓女性看爽的《芭比》,真的有在背刺男性嗎?

這似乎是一種更有利于他的設定,但事實卻并非如此。

第三階段,披着貂的Ken用父權制把芭比樂園翻了個個兒。在他的感召之下,以前站在邊邊的Ken們紛紛男子氣概大爆發,舉手投足間都是統治世界的壯志淩雲,女總統、女作家、女實體學家卻紛紛被洗腦成了乖巧美麗的啤酒銷售員,自動淪為附庸,放棄了曾經的話事權。

可其實在這個過程中,被父權蠱惑與麻痹的何止女性?

Ken看似獲得了勝利,卻不過是戴上了新的桎梏。

後來,芭比們被喚醒,團結一緻搞起義,所利用的就是Ken們的自我迷失。這也是全片笑點最多的地方,她們扮柔弱、扮愚笨、扮一頭霧水、扮癡情小迷妹,讓男人們的虛榮心和存在感得到極大滿足,讓他們覺得“我可以對你任意擺布”“從此你對我俯首稱臣”。

讓女性看爽的《芭比》,真的有在背刺男性嗎?

然後,在他們幸福的頂點,芭比們轉身奔向其他的Ken,在一瞬間讓他們掉入失落-嫉妒-好勝心大爆發的情緒旋渦,遂企圖通過角鬥證明自己獨一無二的男子氣概和男性魅力。Ken之間的内讧給了芭比們重奪政權的時機。

可見,令Ken們目眩神迷的父權制隻不過是提供了一種單一的價值來源,讓他們一面披上張牙舞爪的铠甲,一面生出狹隘與虛弱的核心,極易被他人的眼光和一時得失所左右。

男人是一種處境,而且不見得是一種好處境。

讓女性看爽的《芭比》,真的有在背刺男性嗎?

“起義”成功後,芭比竟然沒有對Ken進行任何懲罰,還特别善良地安慰他,鼓勵他去尋找自我,不要再做圍着Baibie轉的Ken,也不要再做男子氣概的傀儡,而是成為一個全新的自己。

這是多麼仁慈的女權!都把心靈雞湯端出來了,咋還有人擱那兒破防呢?

女性主義的核心從來都不是搞對立,而是旨在沖破舊制的枷鎖,讓包括男女在内的所有個體都能在一個新的次元裡更好地了解自己、成為自己,不再緻力于成為嵌在某種模子裡的标準品,為了“合格”不惜削掉多餘的血肉。

假使女人不再動不動容貌焦慮,男人不再以沾上很“娘”的一切為恥,大家都可以進退自如,不用時刻處于“如果我不這樣就不是真男人/好女人”的焦慮中,難道不是别人輕松自己也能落得自在的美好願景?

網際網路的争吵無休無止,隻是吵架的主題一直在變而已,今日對《芭比》的争論很快就會被新的熱點所覆寫,隻有真正滲入内心的種子才能免遭淹沒,假以時日,生根發芽,在不經意間讓它的主人更新換代,奔向更廣闊的生活。就像結尾處,芭比決定離開樂園,成為有子宮也更有主動權的真實女人那樣。

讓女性看爽的《芭比》,真的有在背刺男性嗎?

很多人說,《消失的她》和《芭比》一樣都是兩性關系的檢驗石,通過觀影反應,立刻就能确定對方是不是對的人。

我倒覺得大可不必,《消失的她》改編自真實故事,總歸是個别案例,警示作用應大于離間作用,有時候人性之惡反而是在不斷的疑神疑鬼中被激發出來的;

至于《芭比》,嚴肅但有趣,諷刺但溫柔,它睿智地拎出了現代文明下日漸隐蔽的父權,卻并沒有将“父權感染者”置于死地,因為隻要肯覺醒,未來總能有大好時光。這是一堂摘除病竈、奔向幸福的啟蒙課,相比于互相猜忌,達成共識才更重要。

是以,怎麼說是男的就不看呢?男的天生愛受虐,對自由與幸福免疫?

肯定不是嘛!當然可以看喽!

讓女性看爽的《芭比》,真的有在背刺男性嗎?

在此尤其推薦楊洋、張翰領銜的自信到過頭的男性去看,說不定可以從Ken的“逆襲和失勢”裡削減“自我感覺過于良好”的病症,深刻地感覺到,原來不是所有女孩都會在你彈琴唱歌時沉醉不已。

但也可能有反作用,搞不好會開始想要嘗試粉色,覺得自己穿粉色一定巨帥,然後以成倍的油膩繼續嚯嚯廣大觀衆朋友的眼睛……

好吧,放下助人情節,誰想看誰看吧,是以你會是進影院看《芭比》的女孩,or男孩嗎?

讓女性看爽的《芭比》,真的有在背刺男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