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MES管理系統基礎知識

目錄

(一)MES生産管理知識——什麼是離散制造企業

(二)MES生産管理知識——MES系統中的生産計劃管理

(三)MES生産管理知識—什麼是成本管理體系

(四)MES生産管理知識—控制生産進度計劃的措施

(五)MES生産管理知識—PDM的功能特

(六)MES生産管理知識—計算機輔助制定工藝路線系統

(七)MES生産管理知識—如何做好倉儲物資管理工作

MES管理系統:MES管理系統_xinyi_java的部落格-CSDN部落格

(一)MES生産管理知識——什麼是離散制造企業

  • 所謂離散型生産企業主要是指一大類機械加工企業。它們的基本生産特征是機器 ( 機床 ) 對工件外形的加工 , 再将不同的工件組裝成具有某種功能的産品。由于機器和工件都是分立的 , 故稱之為離散型生産方式。如汽車制造、飛機制造、電子企業和服裝企業等。

(二)MES生産管理知識——MES系統中的生産計劃管理

  • 一、MES的生産計劃管理綜述
    • 生産計劃的管理在MES系統中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知道,一般的情況下,企業的生産計劃是由上層管理系統ERP來完成,那麼MES中的生産計劃和ERP的生産計劃的不同點在于:
    • ERP的生産計劃是以訂單為對象的前後排列,考慮到時間因素,以日為排列機關,先後日期依據銷售訂單和銷售預測的時間、制造提前期和原材料采購提前期、庫存等因素MRP的邏輯來計算;是基于訂單的無限産能計劃。
    • MES的生産計劃以生産物料和生産裝置為對象,按照生産單元進行排程;以執行為導向,考慮限制條件,把ERP的生産訂單打散,重新計劃生産排程;是基于時間的有限産能計劃。
    • 我們可以看出,MES的生産計劃管理和ERP的生産計劃管理共同構成了企業整個生産過程的生産計劃管理。為了更好的實作生産,必須将MES生産計劃管理和ERP生産計劃管理有效的結合在一起,使MES與ERP一起構成計劃、控制、回報、調整的完整閉環系統,通過接口進行計劃、指令的傳遞和實績的接收,使生産計劃、控制指令、實績資訊在整個ERP、MES、過程控制系統/基礎自動化的體系中透明、及時、順暢的互動傳遞。
    • MES的生産計劃是ERP的生産計劃不落地的基礎和保證。
    • 通過我們對MES生産計劃的了解,我們在設計MES的生産計劃管理時,必須保證此系統能夠實作以下功能:
      • 1、接收上層管理系統ERP傳遞下來的生産計劃。
      • 2、能夠保證即時的将工廠中的房間生産的實績資訊傳遞給ERP,以使ERP可以了解計劃執行情況,進行倒沖,排産。
      • 3、将ERP制定的生産計劃以生産物料和生産裝置為對象,進行打散,重新排産。
  • 二、生産計劃管理資料組成和傳遞方式
    • 根據上面我們提出的生産計劃管理的設計功能可知,生産計劃管理的資料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 1、ERP傳遞的生産計劃資料;
      • 2、傳遞給ERP的生産實績資料;
      • 3、傳遞給裝置以及生産者的生産資訊;
      • 4、從裝置或者生産者得到的生産資訊。
    • 2.1 ERP傳遞給MES的生産計劃資料
      • 為了保證工廠中的房間生産的需要,ERP需要每天傳遞給MES一周以後的生産計劃資料,也就是順位計劃檔案。在傳遞的順位計劃檔案中應該包含有全部生産工廠中的房間所涉及到的生産資訊。
      • 由于MES系統和ERP系統分别屬于資訊系統的兩個層次,而且通常情況下,ERP系統應用平台為UNIX,MES系統應用平台為Windows,為了保證生産計劃檔案在兩種平台間良好完整的傳遞,我們設計采用FTP方式,即在MES伺服器上建立FTP伺服器,ERP系統每日定時的上傳唯一計劃檔案,計劃檔案采用通用的文本檔案格式。為了避免在上傳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資料完整性問題,在計劃檔案中需要加入辨別行,當MES接收到計劃檔案後,對檔案進行分解,并可以從辨別行擷取計劃檔案的完整性資訊。
      • 其中第一行作為計劃檔案的起始辨別行,最後一行為計劃檔案的結束辨別行,并在結束辨別行末端辨別計劃檔案下達計劃的記錄數。供MES系統比對檔案的完整性。
    • 2.2 MES傳遞給ERP的生産計劃執行資料
      • 為了使MES生産計劃和ERP生産計劃形成閉環,MES生産管理系統需要将計劃執行的實績資訊傳遞給ERP。以保證ERP可以實作如下功能。
        • 1、生産計劃跟蹤:針對每輛車,跟蹤其生産狀态;
        • 2、物料倒沖、成品入庫;
        • 3、生産查詢、統計以多個緯度、角度進行統計。
      • 對于不同的工廠中的房間,傳遞的資訊内容以及數量有着很大的差異,是以,針對焊裝、塗裝、總裝和發動機裝配工廠中的房間生産工藝的不同,應該分别設計MES生産計劃管理傳遞給ERP的資料内容。
        • 2.2.1 焊裝工廠中的房間MES傳遞給ERP的生産資訊
        • 2.2.2 塗裝工廠中的房間MES傳遞給ERP的生産資訊
        • 2.2.3 總裝工廠中的房間MES傳遞給ERP的生産資訊
        • 2.2.4 發動機裝配工廠中的房間MES傳遞給ERP的生産資訊
        • 2.2.5 MES傳遞給ERP實際生産資訊的方式
      • 發動機下線發動機上線、發動機單體下線變速器下線發動機和變速器結合
      • MES系統采集到的生産實績資訊儲存在MES系統的資料庫中,ERP系統直接從MES系統資料庫中擷取,ERP系統需要随時關注MES系統資料庫指定表格中資料的變化,并及時的将生産資訊傳遞給ERP系統,以實作ERP生産計劃管理功能。
    • 2.3 MES傳遞給裝置和生産者計劃資訊
      • 為了執行生産計劃,對生産裝置和生産者指導生産,MES需要傳遞如下資訊。焊裝工廠中的房間:生産車輛系列代碼、車型代碼、車輛VIN代碼;塗裝工廠中的房間:生産車輛車型代碼、顔色代碼、車輛VIN代碼;總裝工廠中的房間:車輛VIN代碼、車型代碼、車身顔色、車身編号、内飾顔色、車身變形、發動機型式、變速器型式、空調系統、座椅、内飾等級、音響系統、制動系統、輪胎;發動機裝配工廠中的房間:發動機型式、變速器型式、發動機和變速器結合資訊。依據不同工廠中的房間傳遞資訊的種類和内容的不同,我們設計的資料傳遞方式也不相同。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 2.3.1 車型顯示闆:
          • 主要用于焊裝工廠中的房間,使用車型顯示闆裝置,将工廠中的房間每個工位代産車輛車型資訊或者零件資訊進行顯示,以此來指導生産者按照生産計劃進行生産。車型顯示闆采用兩位八段碼,顯示内容為數字
        • 2.3.2 觸摸屏
          • 在觸摸屏上顯示計劃生産車輛資訊可以顯示的内容比較多,但是,由于觸摸屏使用面積較小,不适合在生産者距離觸摸屏較遠的情況下使用,是以适合使用在焊裝和發動機工廠中的房間。MES的生産計劃管理将生産計劃資訊傳遞給觸摸屏,并且按照一定的格式進行顯示,以此告知生産者,使完成相對應的生産活動。
        • 2.3.3 LED
          • LED可顯示内容相對較多,并且可視明顯,是以使用最為廣泛,可以應用在所有的生産工廠中的房間,并且可以動态提示生産者執行正确的生産活動。
        • 2.3.4 配置單
          • 配置單是采用計算機列印的方式,将生産資訊列印出來,此種方式可以将列印好的配置單粘貼在待産車輛上,友善生産者了解待産車輛更多的資訊,但是此種方式不适合工作條件相對惡劣的環境,是以在焊裝和塗裝工廠中的房間無法
        • 2.3.5 PLC資料傳遞
          • PLC資料傳遞方式是應用MES系統中PMC系統與生産裝置PLC之間的網絡連接配接,将生産計劃資訊傳遞給生産裝置,指導或者校正生産裝置完成生産。
          • 此種方式适合自動程度較高的工廠中的房間,當操作人員比較少的情況下,生産過程的實作通常是由生産裝置自動進行判斷,是以這種資料傳遞方式可以很好的實作生産計劃的傳遞,通常情況下,塗裝工廠中的房間需要采用此種方式進行資料傳遞。
        • 2.3.6 智能料架
          • 智能料架采用控制帶燈按鈕顯示的方式知道生産者相應的生産活動,在存放生産者用來安裝的零件的物料架上,根據不同種類的零件劃分,在不同的區格内安裝訓示燈,在生産過程中,根據生産計劃的需要,點亮相應零件區格的訓示燈,知道生産者。智能料架适合應用在同一個工位零件種類較多,并且零件體積不大,人工操作的情況下。智能料架設計圖如下:
    • 2.4 MES采集裝置和生産者計劃資訊
      • 為了向ERP傳遞生産實績資訊,MES系統需要從生産裝置和生産者工作過程種采集實績資訊。采集的資料内容即MES傳遞給ERP的資訊資料。MES采集生産裝置和生産者的生産實績資訊主要有兩種方式:
      • 2.4.1 PLC資料采集
        • PLC資料采集是通過MES系統與生産裝置控制器PLC的資料傳遞,實時的将生産裝置的生産工件基礎資訊以及生産狀态資訊進行采集,并通過儲存,經過整理後,即可以用專有格式向ERP傳遞。
      • 2.4.2 生産者輸入
        • 此種方式采用掃碼槍和計算機或者觸摸屏等裝置,提供給生産者固定格式的生産實績資訊輸入界面,生産者通過識别裝置輸入或者手工輸入生産工件的基礎資訊,并将生産狀态資訊輸入到計算機或者觸摸屏上,進而完成MES系統對生産實績資訊的采集。
  • 三、故障處理
    • MES生産計劃管理作為溝通上下層生産過程的橋梁,由于其不僅包含和下層生産裝置的通訊,而且還包括了與上層管理系統ERP的通訊。正常工作狀态下,MES從ERP擷取生産計劃并作相應調整後向下傳遞,指導生産。但是為了保證在ERP系統出現故障的情況下不影響工廠中的房間生産活動的正常進行,需要設計一定的故障處理程式,在ERP無法傳遞生産順位計劃的時候繼續指導生産裝置和生産者進行生産。
    • 我們在生産計劃管理中設計了人工下達生産計劃功能,應用此種功能,生産管理者可以自行手工下達生産計劃。此種功能在ERP系統尚未使用的情況下以及ERP系統出現故障的情況下能起到和ERP産生的生産順位計劃相同的作用。

(三)MES生産管理知識—什麼是成本管理體系

  • 成本管理體系(Cost Management System縮寫CMS)是指在成本方面指揮和控制組織的管理體系 體系(系統)是指互相關聯或互相作用的一組要素或活動。管理體系是指建立方針和目标并實作這些目标的體系。一個組織的管理體系可包括若幹個不同的管理體系,如:品質管理體系、 财務管理體系、安全管理體系和環境管理體系等。成本管理體系是組織所有管理體系中的一個體系。成本管理體系在任何組織中有形或無形都是客觀存在的,隻不過有的組織體系規範一些,而有的組織不規範。
  • 成本管理體系作用在成本方面,其基本職能是指揮和控制,也就是指揮和控制成本的管理體系。那麼,成本管理體系指揮和控制成本的什麼呢?就是指揮和控制建立成本方針和成本目标并實作這些目标。是以,我們說成本管理體系的職能是“指揮和控制”;成本管理體系的任務和使命是“建立成本方針和成本目标并實作這些目标”。
  • 成本管理體系由四個基本要素組成,即組織機構、程式、過程和資源。成本管理體系通常通過這四個基本要素的互相聯系和互相作用來實作上述這些職能和使命。
  • 一個組織所建立的成本管理體系應既滿足本組織的管理的需要,又滿足顧客的需要,但主要目的是滿足本組織的成本管理需要。顧客僅評價組織的成本管理體系中與顧客訂購産品有關的部分,而不是組織成本管理體系的全部。
  • 成本管理體系是一個成本保證體系。組織通過成本管理體系的有效運作可以持續提高以下方面的成本保證能力(見成本管理體系保證圖):
    • a)組織保證
      • 組織在建立、實施和保持成本管理體系的過程中,最高管理者應任命成本管理體系負責人,并授權全權代表最高管理者來上司、組織、指揮和協調組織的整個成本管理體系工作。最高管理者還應建立健全成本管理的組織機構,成立成本管理的歸口管理部門,并規定與成本水準和成本管理有關的部門/機關和人員的成本職責、權限、互相關系和活動接口,使各有關部門/機關和全體人員都能知道并了解自己對成本和成本管理的責任和義務,進而保證成本得到持續的控制和降低。
    • b)立法保證
      • 組織應研究、規劃并實施成本和成本管理立法,策劃、建立和保持成本管理體系檔案,包括:成本管理手冊、程式檔案、規章制度、各種定額、标準成本、全面預算、成本計劃以及作業檔案等成本控制檔案。這些檔案是成本發生過程和成本管理的依據,用來限制、指導和規範成本發生和成本管理的行為、指導成本管理工作和活動。進而保證成本水準得到持續的控制和降低。
    • c)活動保證
      • 組織的成本管理體系要求管理者和成本管理歸口部門應持續、有效地組織開展成本管理活動,包括:成本策劃、成本立法、評審、實施、檢查、内部稽核、成本考核、成本否決、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識别提高成本因素、增産節約或增收節支、合理化建議、員工教育訓練和教育、預防風險、供方管理、持續改進、管理評審等活動。進而保證成本水準得到持續的控制和降低。
    • d)資源保證
      • 資源是成本管理體系的物質基礎。組織的最高管理者應確定為成本管理體系的有效運作提供必要的、适當的資源,包括:人力資源、材料、工具、裝置、設施、技術、方法、資金、資訊等資源。進而保證成本水準得到持續的控制和降低。
    • e)方法保證
      • 成本管理問題要靠相應的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方法去解決。組織的管理者在實施成本管理體系的過程中應不斷地、準确地識别、确定和正确應用成本管理與控制的技術、方法和工具,以提高成本管理體系的有效性和效率。常用的成本管理與控制方法和工具有:ACPP成本的預先策劃和控制計劃、ABC作業成本法、ABCM作業成本管理、TCM全面成本管理、SC标準成本法、TCD全面降低成本法、SCM戰略成本管理、MB職能基礎全面預算、CVP本-量-利分析、CEWS成本預警系統、BSC平衡計分卡、供應鍊成本管理、定額管理、職能基礎成本核算、目标成本法、稅務籌劃、赢利能力分析、敏感性分析、CE成本工程、QE品質工程、VE價值工程、IE工業工程等等。組織通過這些方法和工具的應用進而保證成本水準得到持續的控制和降低。組織隻有建立和實施了一個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體系,才能對這些方法和工具的應用過程、效果和具有的能力向管理者、顧客和相關方提供充分信任。

(四)MES生産管理知識—控制生産進度計劃的措施

  • 企業對于進度控制是十分重視的,在實踐中也形成了一些比較有效的方法,甚至建立了一些規章制度。但就我國企業目前的現狀看,種種控制的方法或措施都是治标不治本,處于一種被動應付的局面。這固然與控制活動本身比較複雜有關,例如,一項好的措施可能會涉及到企業的許多部門的很多的人,給管理帶來難度。另外,也與企業缺乏嚴格的管理制度有關。目前,我國企業采取的進度控制措施主要有以下幾條。
  • 1、以庫存應萬變
    • 影響生産進度計劃的原因歸結到最後都是因為裝置的有效作業時間不足而影響生産進度。例如,按計劃裝置應該正常運轉7.5小時/班,現在因種種原因停産過多,運轉時間不足7.5小時/班,就會欠産。建立足夠的庫存量,當欠産時用庫存不足,是一種最簡單的辦法。就應付欠産而言,這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但企業同時也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一個龐大的庫存系統占用了大量的庫存損耗。
    • 這個辦法不是從産生問題的根本原因上解決問題,而是讓庫存管理部門承擔起進度控制的全部責任是不盡合理的。盡管如此,這仍然是企業對付欠産的主要手段。
  • 2、搶修裝置
    • 裝置故障是許多企業造成欠産的最主要原因,減少裝置故障率,縮短裝置修理時間,也是進度控制中普遍采用的一項措施。建立一套完整的嚴格的裝置檢修保養制度,是降低裝置故障率的行之有效的措施。但是,大多數企業認為裝置發生故障的機率是随機的,不可預料的,往往因為生産任務忙而不重視裝置維護保養工作,制度形同虛設,把注意力放在故障發生後的搶修上。為了縮短搶修時間,采取更換部件的修理方法,這樣就需要建立一個規模不小的備品備件庫。
  • 3、加班
    • 時間資源具有剛性,損失的時間是無法追回的,損失的機時一般隻能通過加班的途徑補回來,這需要支付加班工資。但是,如果裝置是三班運轉,就不存在加班的可能,損失就難以挽回。還存在一種即使可以加班也無法趕上進度計劃的情況,這就是當關鍵裝置發生嚴重故障,修複時間又長于庫存所能維持生産的時候。這是庫存耗盡後,裝置還沒有修複,造成全線停産,即使裝置修複後加班生産也不可能補回全線停産的損失。
  • 4、培養多能工
    • 當關鍵裝置操作工缺勤時,派其它勞工頂上去。隻要企業認真考慮這件事情,一個勞工掌握多種技能是完全有可能的。
    • 從中國目前企業的狀況看,進度控制的首選措施仍是以足夠的庫存對付各種随機幹擾,這種狀況有待進一步改進。改進的思路是:
      • (1)控制影響生産進度的最基本原因,從根本上消除隐患;
      • (2)改進資訊處理手段和及時回報,依照目前生産統計的資訊處理與傳遞方式,會喪失控制時機;
      • (3)由于時間資源的剛性,是以更多地采用事前控制方式,是最主動最積極最有效的;
      • (4)要有系統的整體觀念,追求整體利益的有效控制。
    • 不同生産類型的生産過程差異很大,影響進度的主要因素不盡相同,控制的重點和方法也不一樣。

(五)MES生産管理知識—PDM的功能特點

  • PDM是一項相對較新的技術。盡管類似的概念已經存在很長一段時間了,但真正可用的商業化PDM系統的出現還是80年代初期的事。随着技術的飛速進步,用來定義PDM基本功能的術語也不斷發展。利用優化技術,突破技術難點,提高MES産品的技術内涵。
  • 從表面上看,PDM系統是多種多樣的。但是PDM系統都有一些基本的功能用來支援特定的産品開發需要。這些基本功能可以支援各種應用。
  • PDM系統應該具有的一些功能 :
    • PDM系統是由以下元素組成的:一個電子倉庫或資料倉庫;一組使用者功能; 一組應用功能。
  • PDM系統可以捕獲已存在的及建立立的資訊
    • PDM系統的檔案存取功能可以控制其它電腦程式所産生的資料。這是通過以下手段完成的:在這些應用程式(如CAD、字處理、電子表格、桌面出版等) 中内置PDM指令;将這些應用程式内置到PDM系統中。
  • PDM系統可以存儲和管理文檔的硬拷貝
    • 以往遺留下來的文檔,如紙張或微縮卡片上的圖紙,或其它的硬拷貝可以通過掃描以圖像的形式存儲到電子倉庫中。有些使用者可能還希望用光學字元識别軟體(OCR)将這些圖像轉變為計算機能夠識别的文字。用軟體将一些通過掃描得到的圖紙的光栅圖像轉變為矢量圖形在技術上是可行的,而有些使用者更傾向于用數字化儀來進行圖紙的矢量化。 PDM倉庫儲存了産品資訊和控制資訊PDM系統中的電子倉庫用于存儲所有類型的産品資訊。這一倉庫既存儲了本來就存儲在其中的資料,又通過存取控制的管理對一些外部産生的資料進行了管理。存儲的:資料有兩種各種應用軟體産生的産品資料,如标準規範、CAD模型、CAE資料、維修記錄以及操作手冊等;中繼資料,即有關PDM所控制的資訊的資料。中繼資料存儲在PDM資料庫中,并支援PDM系統所執行的功能。 
  • 使用者功能支援資料存儲與歸檔
    • PDM系統的功能分類兩類:使用者功能和應用功能。使用者功能提供了使用者在使用PDM系統的資料存儲、歸檔和管理功能時的使用界面。不同類型的使用者使用不同的使用者功能的子集。這些功能又分為五類: 資料倉庫和文檔管理,工作流和流程管理,産品結構管理,分類,程式管理。
  • 應用功能提供了PDM的基礎構造
    • 應用功能用于支援PDM系統的應用和前面所提到的使用者功能。操作功能為操作環境提供了界面,并将其功能對使用者進行了屏蔽,進而是系統的操作與使用者的環境一緻。應用功能包括:通訊與通知,資料傳輸,資料轉化,圖像服務,系統管理 。

(六)MES生産管理知識—計算機輔助制定工藝路線系統

  • 生産管理知識—計算機輔助制定工藝路線系統
  • 計算機輔助制定工藝路線系統不僅可以尋找最優工藝路線,而且還可确定一些輔助資訊,例如,所要加工制造零件的形狀、精度和标準時間等。計算機輔助制定工藝路線系統包括四個組成部分:
    • 第一部分是處理幾何形狀。
      • 首先,人機對話方式把原材料的原始形狀資料輸入存儲器,以備需要時在熒光屏上進行檢索。從原始材料最初形狀變成零件最終形狀所要使用的各種單元圖形,以及各種附加資訊,如形狀、精度等,也可以在熒光屏上檢索出來。所需要處理的項目都以“菜單”方式列出,操作人員可以從中選取某些項目,并把既定的資料輸入計算機。計算機在接收到所有的必須資訊後,就可以将各單元圖形拼接在原材料圖形的規定位置上,并将這些部分除掉。與此同時,還要檢查相應工序的工藝可行性。操作人員對處理過的形狀檢查之後,便可為下一次的加工制定單元圖形。重複這一過程,就可以得到零件的最終形狀。
    • 第二部分是決定加工順序(工藝路線)。
      • 在上面的程式中,把形成零件所需的全部單元圖形存入後,就可以自動地确定出最優的加工順序,同時也确定了所要使用的生産裝置。進行工作時,首先按照基本形狀單元的主要工藝路線程式來安排單元圖形,然後再按照附加工藝表面(如鑽孔、切槽、螺紋加工等)的工藝路線程式安排單元圖形。這樣,就會在熒光屏上顯示出零件的加工順序,以及各加工部位和尺寸。操作人員隻需檢驗結構是否合理即可。
    • 第三部分是計算生産時間。
      • 有關切削條件和其他補充加工等資訊,如尺寸測量和加工後的表面檢驗等,在需要時也可存入計算機。存入計算機中的每個工序所需的生産時間,要根據标準時間資料,并考慮到生産裝置、工藝裝備和工件安裝方面的變更情況加以計算。
    • 第四部分是列印輸出。
      • 從上述過程中得到的結果,可作為推薦的加工順序,連同被加工制造零件所需的其他資訊,如形狀、精度、切削條件、生産時間等等,一并列印輸出。

(七)MES生産管理知識—如何做好倉儲物資管理工作

  • 倉儲物資管理是研究社會再生産過程中物資儲運、保管規律的一門經濟管理學科,具體地講,它是研究如何遵循物資倉儲客觀經濟規律的要求,對物資儲運過程中的各要素及其運動過程中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與控制,以達到用最少勞動損耗及資金占用,取得最大經濟效益。
  • 目前,山東黃河職工教育訓練中心倉儲管理工作在許多方面比較落後,存在設施差、人員素質不高、作業效率低、服務意識差、缺乏先進的資訊管理手段等問題,難以滿足客戶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從硬體、軟體兩方面迅速提高管理水準,改變陳舊觀念,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筆者結合山東黃河職工教育訓練中心實際情況,認為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 一、做好物資入庫驗收,抓好數量品質關。
      • 物資入庫驗收,是倉儲管理工作的開始,由于教育訓練中心以接待服務為主,所需物資品種數量多,再加上物資來源不同,是以,物資到庫後,必須經過保管員的嚴格驗收才能入庫。入庫後應做好四項驗收工作:即驗品種,驗規格,驗品質,驗數量。并要求保管員樹立高度的責任心,精心核對,認真檢查。驗收要及時準确并在規定的期限内完成,同時,對物資的配套做全面檢查,為保管保養打好基礎。
    • 二、嚴格物資出庫手續,完善發放制度。
      • 物資出庫、發放是確定教育訓練中心服務品質的需要,也是企業控制成本,獲得利潤的源泉。它的基本要求是:按質按量迅速及時,嚴格檢查領貨手續,防止不合理的領用,嚴格按規章制度辦事。物資出庫要按物資進庫時間的先後,認真執行“先進先出”的原則。發貨時堅持“三檢查”、“三核對”、“五不發”的原則。
    • 三、建帳立卡,做到帳、卡、物三相符。
      • 建立健全倉庫保管卡和料卡,及時正确地反映倉庫物資收、發、存數量動态,這是加強倉儲管理的基礎。
      • 1、帳薄和料卡的設定:按照管理部門的要求,對倉庫物資按類設帳管理。料卡的使用,本着經濟美觀的要求,可根據本倉庫的具體情況自行安排。
      • 2:帳卡的運作:物資驗收完畢,應根據驗收單,将物資名稱、規格型号、驗收數量金額、存放地點、四号定位号碼逐項計入物資明細帳上。驗收的同時,填寫料卡挂在貨位上,正确使用帳卡,做到帳卡相符,是倉儲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
    • 四、物資保管、保養是倉儲管理的核心工作。
      • 物資的保管保養工作要貫徹“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應根據不同物資的性能特點,結合本地自然條件,對物資采取不同的科學保管和保養方法,對物資進行妥善保管,采取有效地維護保養措施。
    • 五、庫容庫貌表明了倉庫管理的程度
      • 反映了一個機關整體物資工作的全貌,是以,庫存物資要做到“四号定位,五五擺放,分區分類,合理 堆放”。
    • 六、全面開展倉儲品質管理。
      • 品質管理包括産品品質管理和工作品質管理。倉庫管理是由驗收、保管保養、出庫記帳等環節組成,隻有各個環節的工作品質提高了,才能使整個物資管理工作品質提高。概括地說,物資管理工作的品質要求是:認真貫徹“品質第一”的方針,充分調動大家的工作積極性,以達到供應好 ,消費低,效益高的要求。
      • 相當一段時間内,有的同志重供應、輕管理的思想特别嚴重,隻要求物資供給上,不管管得好不好,更不講經濟效益,盲目采購,高價購買,突擊搶運,加大儲備,不重視計劃管理,造成嚴重的積壓和浪費。近年來,這種現象有了很大轉變,物資倉儲全面品質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它在治黃事業中的重要性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
      • 是以,在物資管理中,隻有加強倉儲管理工作,才能迅速提高倉儲物資管理水準,保障各項治黃事業的後勤供應,為治黃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