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曆史的角度看:漢唐時期的外交方針

作者:史談a
從曆史的角度看:漢唐時期的外交方針
從曆史的角度看:漢唐時期的外交方針

漢唐時期是大陸曆史上一個非常強盛的朝代,這一時期也被譽為“中國古代的黃金時代”,唐朝時期在文化、經濟等方面都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在文化上,唐朝是大陸詩歌發展的一個高峰時期,當時出現了很多著名的詩人。

在經濟方面,唐朝時期的經濟繁榮程度也是曆史上的一個高峰,在當時唐朝的商業是非常發達的,對外貿易也有了很大的發展,是以當時唐朝就被稱為“世界第一大國”。

從曆史的角度看:漢唐時期的外交方針

這一時期還出現了著名的絲綢之路,是大陸古代連接配接歐亞大陸之間最重要、最便捷的交通要道之一,絲綢之路沿途國家衆多,其中就包括了中亞地區、西亞地區以及歐洲地區等,漢唐時期與西域各國交往非常頻繁。

中原王朝與西域的關系

在大陸古代,中原王朝與西域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西域對于中原王朝來說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區,當時的西域就是大陸中原王朝管轄的一個地區,是以中原王朝與西域的關系也是非常密切的。

當時在大陸中原王朝發展最強盛的時期,西域地區也被稱為“天山南北路”,這裡就是指絲綢之路經過的地方。

從曆史的角度看:漢唐時期的外交方針

從漢代開始,大陸中原王朝與西域就有了聯系,到了唐朝時期,随着絲綢之路的不斷發展,這條道路上也出現了很多的小國,唐朝時期與西域各國交往非常頻繁。

當時唐朝有很多著名的詩人都寫過關于西域地區的詩歌作品,在這些詩歌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當時唐朝與西域各國之間深厚的友誼,是以在唐朝時期也有很多關于絲綢之路方面的學術著作。

從曆史的角度看:漢唐時期的外交方針

“絲綢之路”的開通

絲綢之路在唐代時才得以開通,這條路也被人們稱為“長安一日還,海上萬年船”,當時的長安是唐朝的政治、文化中心。

這條路的開通對唐代和西域地區的經濟發展有着極大的推動作用,唐朝時期,除了可以從長安出發到達西域之外,還可以從廣州出發到達西域地區。

從曆史的角度看:漢唐時期的外交方針

由于這條路是從長安通往西域各地的重要交通要道,是以這條路也被稱為“絲綢之路”,這條路也是當時唐朝與西域各國交往的主要管道。

當時這條路開通後,也讓中國和西方國家有了直接的聯系,而且通過這條路也促進了東西方貿易的發展。

據統計,在當時這條路所經過的地區有很多國家都參與了貿易活動中,在唐朝時期,就有很多著名的商人和使者通過這條路前往西方地區。

從曆史的角度看:漢唐時期的外交方針

在唐朝時期,胡商和使者通過絲綢之路來到中國的有很多,其中就包括了當時著名的商人和使節,據史書記載,在唐代時期,每年都有大量的胡商到中國進行貿易活動,這些胡商和使者也促進了當時東西方貿易的發展。

除了商人和使者之外,當時還有很多人通過這條路來到中國進行貿易活動,例如當時有一位叫張骞的人就是通過這條路來到中國進行貿易活動的,當時張骞作為漢朝時期使者來到中國,主要是為了尋找一些西域地區的寶物。

在張骞到達中原後,他通過對中原地區的考察發現,中原地區和西域地區相比起來發展是非常落後的,是以他就想着去尋找一些西域地區的寶物。

從曆史的角度看:漢唐時期的外交方針

“和親”政策

漢唐時期,由于當時中原地區的生産力水準遠遠落後于周邊地區,是以中原地區的農業和手工業生産水準都比較落後。

這也就導緻了中原王朝的經濟實力非常弱小,是以中原王朝的統治者為了能夠更好地統治周邊的一些小國,就采取了“和親”政策,這種政策也是一種無奈之舉。

但是與周邊國家進行“和親”政策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如果中原王朝采取強硬的手段的話,那麼很有可能會與周邊的一些國家發生戰争,甚至還會影響到中原王朝在周邊國家中的形象。

從曆史的角度看:漢唐時期的外交方針

但是如果采用“和親”政策的話,那麼中原王朝和周邊的一些國家就會建立友好的關系,這樣也有利于中原王朝對于周邊一些小國進行管理。

是以說“和親”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促進了中原王朝和周邊國家之間的友好關系,在漢朝時期,由于當時的經濟實力并不是非常強大,是以中原王朝就采用了“和親”政策,将自己的公主嫁給周邊一些小國的統治者,這樣中原王朝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統治周邊的小國。

從曆史的角度看:漢唐時期的外交方針

其實這種“和親”政策還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因為中原王朝之是以和周邊的一些小國進行“和親”,是為了能夠增強自身的實力,并不是說中原王朝就是想要通過這種方式來統治周邊一些小國。

由于中原王朝與周邊國家進行“和親”之後,中原王朝會給予這些小國一定的經濟援助,這也就使得這些國家對中原王朝産生了一定的依賴性,中原王朝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可以對這些國家進行有效地管理。

從曆史的角度看:漢唐時期的外交方針

“羁縻”政策

“羁縻”政策是指在當地設立行政機構,而不直接統治,對當地的少數民族進行管理,但是“羁縻”并不是不進行直接管理,而是把少數民族進行分散的管理,對他們進行差別對待,唐朝時期為了使邊疆地區穩定,便采取了這種政策。

“羁縻”政策也是唐朝統治者的一種國策,當時唐朝的統治者就采取了以夷制夷的政策,由于中原地區和西域地區經濟發展水準不同,是以在對待少數民族的态度上也有所不同,唐朝統治者認為隻有通過懷柔政策才能更好地管理少數民族地區。

從曆史的角度看:漢唐時期的外交方針

這種“羁縻”政策能夠使邊疆地區穩定,促進當地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但是後來也出現了一些弊端,這種“羁縻”政策也是封建社會中少數民族地區進行民族壓迫的一種手段。

當時在唐朝的統治下,中原地區和西域地區的經濟、文化等都是有很大差異的,是以很多少數民族都對唐朝産生了很大的偏見,雖然唐朝統治者采取了“羁縻”政策,但是卻沒有有效地去控制他們。

從曆史的角度看:漢唐時期的外交方針

“羁縻”政策是在唐朝中後期才出現的,此時的唐朝已經進入到了五代十國時期,在這種情況下,中原地區和西域地區都處于混亂之中,再加上當時藩鎮割據現象非常嚴重,是以很多少數民族都對中原地區産生了很大的敵意。

但是由于唐朝統治者采取了“羁縻”政策,是以這一時期中原地區和西域地區之間的交往是非常頻繁的,雙方在政治、文化等方面也進行了廣泛的交流。

羁縻制度和羁縻政策的特點

唐朝時期,通過羁縻政策和羁縻制度對西域地區進行管理,這一時期的羁縻政策和羁縻制度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唐朝政府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西域地區的局勢,使得西域地區形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局面,這樣也有利于維護漢朝在西域地區的統治。

第二,唐朝政府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地保證漢朝在西域地區的統治,當時漢朝在西域地區建立了一系列的管理機構,其中就包括了西域都護府以及安西都護府等。

當時唐朝政府采取羁縻政策和羁縻制度是為了加強對西域地區的管理,促進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以達到維護政治穩定的目的。

第三,唐朝政府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地鞏固漢朝在西域地區的統治。當時西域地區出現了很多大小不一的政權,其中就包括了西域都護府管轄下的小國。

從曆史的角度看:漢唐時期的外交方針

第四,唐朝政府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促進西域地區的文化交流,促進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唐朝政府采取羁縻政策和羁縻制度也是為了加強對西域地區的管理,促進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以達到維護政治穩定的目的,是以當時唐朝政府采取羁縻政策和羁縻制度是為了加強對西域地區的管理。

唐朝在西域地區的政治與經濟活動

從曆史的角度看:漢唐時期的外交方針

唐朝在西域地區設立了安西都護府來管轄,負責西域地區的統治,這一地區就相當于今天的新疆,而安西都護府又在安西都護府的基礎上設立了北庭都護府。

在唐朝時期,西域地區一直都是大唐王朝的附屬國,但是自從唐玄宗時期以後,中原王朝開始逐漸走向衰弱,到了安史之亂後,中原王朝已經失去了對西域的統治,這一時期的西域地區基本上都被回鹘所控制。

唐朝在西域地區的政治活動主要是在經濟方面,當時唐朝采取了“以夷制夷”的政策,在與西域地區的一些國家進行貿易往來的時候,主要還是以經濟利益為主,而且唐朝還鼓勵西域各國之間進行互市貿易,促進了西域地區貿易發展。

從曆史的角度看:漢唐時期的外交方針

唐朝在西域地區還推行了“安西四鎮”,這一地區就相當于今天的新疆地區,主要負責軍事防禦和屯田等方面的職能,唐朝在這一地區設定了安西都護府,以及安西四鎮,這些都是由大唐王朝直接控制的。

在安西四鎮設立後,唐朝在西域地區的政治活動主要就是在軍事方面,當時大唐王朝先後從中原地區招募了很多軍隊駐守在安西四鎮。

而且唐朝還建立了強大的軍事防禦體系,比如說在唐朝時期,為了防止吐蕃對西域地區發動進攻,唐朝還設立了“三關”來守衛西域地區,這些都是為了防止吐蕃對西域地區發動進攻而采取的措施,防止吐蕃從陸路進攻西域。

從曆史的角度看:漢唐時期的外交方針

總結

漢唐時期是大陸曆史上一個非常強盛的朝代,在經濟、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發展,當時絲綢之路的開通讓中原和西域地區之間的往來更加密切,也促進了商貿和文化交流。

在經濟方面,漢唐時期雖然國力強盛,但是依舊沒有擺脫傳統的農業社會思想,是以這一時期的經濟還是以小農經濟為主,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發展模式使得這一時期的社會制度比較穩定。

在文化方面,這一時期也是大陸文學發展的一個高峰期,出現了很多著名的詩人團體。在藝術方面也有很多傑出人物。

這些傑出人物在政治、軍事、文化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這也是這一時期國家繁榮昌盛的一個重要原因。

從曆史的角度看:漢唐時期的外交方針

參考文獻

  1.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四版),中華書局,1975年版。
  2.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趙翼著,中華書局,2005年版。
  3. 《中國古代史》,周谷城著,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