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時空隧道,你有月光寶盒嗎?
2歲之後的寶寶,開始變得有點“偏執狂”。
并且我發現,這個年齡的寶寶竟然擁有了讓時光倒流的“超能力”。
“坐着”等爸爸媽媽回來
下班回到家,一開門,寶寶正在擺弄着一些不是玩具的玩具,一見到我們,竟然哭了起來。
我們也詫異,往常看到爸媽下班回家是很高興的啊,今天怎麼哭了?
奶奶也覺得莫名其妙。我們隻好一邊安撫他,一邊問他是什麼事,隐約在他的哭腔中聽到,說要坐着等媽媽回來。
我們好像明白了什麼。
之前我們回來時,通常是一打開門,看到的景象就是奶奶抱着寶寶坐在沙發上,我們會開心地說:回來啦!寶寶就高興地爬下沙發跑過來。
而今天回來時,寶寶恰好沒有坐在沙發上,破壞了規矩!世界亂了!
想到這一層,我們又好笑又好氣,隻好又退出去,關上門,等他在沙發上坐好後,再開門進來一次,假裝剛下班:回來啦!
“不對!不對!”豈料寶寶仍不滿意,還是在哭着說。
奶奶悠悠說了一句:你們沒有用鑰匙開門。
還是奶奶懂得孫子的心思,原來還差了這一步!
于是又退出,關門,假裝用鑰匙開門弄出點聲音,然後再次假裝剛下班:又回來啦!(為什麼要說又……)
寶寶終于破涕為笑,高興地爬下沙發跑了過來。
我們則感覺月光寶盒用了好幾次。
此後,每天下班回家,開門之前,總要先在門外打好招呼:回來啦,坐好了沒有?
便聽到屋裡的寶寶慌張地邊跑動邊叫道:坐着等媽媽……拉奶奶往沙發上坐。等奶奶示意我們說坐好了,才正式開門進去,看到一臉歡笑的寶寶。
寶寶并不是處女座啊,怎麼會突然偏執成這樣?這又是耍的什麼脾氣?
後來知道有個術語叫“秩序感敏感期”。
在0-6歲期間都會有。1-3歲時表現為有強烈的追求外在事物秩序化的欲望,對物品擺設的位置、動作發生的順序、人物的呈現、物品的所有權等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如若遭到挑戰就會感到不安、焦慮,甚至會表現出極端的激烈反應。
這是孩子建立内在秩序、外在秩序、搞清楚世界運作關系的過程。
開鎖,開門,坐在沙發,一步都不能錯。這就是寶寶對我們下班回家建立起的一套固定秩序。
2歲多的寶寶,終于邁入這個“terrible two”時期了。
比如教他刷牙,第一天教了他所有步驟之後,第二天,如何倒水,如何搬椅子,全部要按照之前的來,不能亂,也不要大人幫忙,隻能他自己來。
我的世界,豈能讓你們打亂。
否則,就使出“超能力”讓時光倒流重來一遍,讓宇宙重新開機。
洗完澡隻能“自己”起來
1歲多時,洗澡對寶寶來說還是一件好玩的事情,裝好水後,他就乖乖地過來洗。
再長大點2歲多,開始調皮了,逐漸叫不動他,就是不肯去洗。
專家說,要學會換一種方式,不能直接跟他說是洗澡。
于是,改天就換了個說法,跟寶寶說:我們一起去玩水好不好?
寶寶看着我做劃水狀,欣然答應:“好!”
看來專家的建議是奏效了。
萬萬沒想到,這招的效力有且隻有一次。
第二天又跟寶寶說:我們一起去玩水好不好?
寶寶思考了一會,沒有反應,表示這個主意并沒有吸引到他了,繼續玩他的攪拌機。
專家,你們還有什麼招?
我看着他的攪拌機,靈機一動,想到一個辦法,便跟寶寶說:你跟攪拌機一起去洗好不好?
寶寶略作思考,認為這是個好主意,便欣然同意了,乖乖走向衛生間。
我也長籲一口氣。今天算是應付過去了,明天還能想出什麼新花招呢?實在燒腦。
幾次下來,當所有哄騙的軟方法都沒有用後,隻能來硬的了,強行将他抱起到沖涼房。
但是他豈能這麼輕易被降服,大哭掙紮,還說:自己走!自己走!
隻好放下他,讓他自己走向沖涼房。而且還得必須回到剛才抱起的地方開始走。
秩序感敏感期。洗澡的秩序也不能錯。
哄他去洗澡不容易,洗完後讓他從浴盆裡起來更不容易。
要一直玩水,一直泡着。夏天還沒事,到了冬天就怕他着涼。
多次哄騙還是不肯起來,奶奶就裝着生氣地說:一、二……
孰料寶寶接着說:沒三。
意思是數不到三他就不用起來了。
很會捧哏嘛小朋友!奶奶确實沒法再數下去,看着寶寶在那得意地笑。
有一次實在不能忍了,奶奶強行把他抱起來去穿衣服,大哭不止,衣服都穿好了,仍大哭大鬧,不斷重複着說“自己起來自己起來”。
後來實在安撫不了,哭得聲音都嘶啞了,隻好再次給他脫掉衣服,再把他泡到浴盆裡。
時光再次倒流。
他剛一坐下浴盆,不到兩秒鐘就站起來了,然後停止了哭泣。
這才是他要的“自己起來”。不能别人抱起。
可怕的秩序感敏感期,一個小秩序被打亂了都不行,也決不讓别人代勞。
否則,逆轉未來宇宙重新開機。
一想到這個時期要持續到6歲,月光寶盒可要拿穩了。
#頭條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