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牌雲集的南韓片,為何接連拍砸?

時光撰稿人 | 縣豪

在電影院養生的大齡青年

近期,韓劇

《黑暗榮耀》

第二季引發全網熱議,相比之下,南韓電影就遜色許多了。

開年以來幾部頗具看點的韓影,面世後口碑紛紛啞火。

如網飛出品的科幻片

《貞伊》

、國産諜戰巅峰《風聲》的南韓翻拍版《幽靈》、人質解救真實事件改編的《交涉》等。

《貞伊》由延尚昊(《釜山行》)執導,《幽靈》由薛景求、樸素丹(《寄生蟲》)主演,《交涉》由黃政民、玄彬領銜。

隻看陣容,每一部都值得關注,但這些電影的成片品質,實在乏善可陳。

這不禁令人思考一個問題——

南韓類型片到底怎麼了?

大牌雲集的南韓片,為何接連拍砸?

《交涉》

當下的瓶頸

2022至2023年,最好的南韓電影非《分手的決心》莫屬。

這部電影攝影複古、剪輯炫目、情感幽深,維持了一種準大師級的藝術質感,但嚴格來講,《分手的決心》更接近藝術片,而非類型片。

大牌雲集的南韓片,為何接連拍砸?

除開這部電影,去年至今的南韓類型片,可以分三個等級。

第一個等級,娛樂性和思想性都保持了一定品質。

如李政宰導演首作《狩獵》、李星民主演新作《我記得》等。

《狩獵》是李政宰依靠圈内人脈瘋狂展示南韓電影工業的野心之作,情節緊張、視效淩厲之餘,結局處兩位男主角的生死抉擇,還帶了一點《特工》(尹鐘彬導演)朝韓思辨的餘韻。

大牌雲集的南韓片,為何接連拍砸?

《我記得》則将發生在當代都市的連環複仇兇殺,放進人性異變的戰争曆史中去審視,進而使“老人殺手”這種反差感強烈的爽文設定,擁有悲憫的反戰意蘊。

大牌雲集的南韓片,為何接連拍砸?

第二個等級,不見思想性,隻剩娛樂性。

如馬東錫主演的《犯罪都市2》、玄彬主演的《共助2:國際》、柳俊烈主演的《夜枭》等。

《犯罪都市2》在馬東錫、孫錫久這兩個“人間兇器”之間,渲染血腥暴力美學。

《共助2》在玄彬、丹尼爾·海尼、林允兒之間,制造帶有男色凝視味道的動作喜劇。

《夜枭》則通過北韓宮廷中的暗夜反轉,勾勒出封建權勢的肮髒。

大牌雲集的南韓片,為何接連拍砸?

《犯罪都市2》

第三個等級,連娛樂性都缺乏的擺爛之作。

如前文提到的《貞伊》《幽靈》《交涉》。

這三部電影依舊展示着南韓電影工業的成熟,黃政民、薛景求、樸海秀等演員,也見縫插針地獻出好演技,但影片編劇毫無亮點,幾乎沒有沖突與高潮。

大牌雲集的南韓片,為何接連拍砸?

《幽靈》

綜合這三個等級,可以發現,當下的南韓類型片缺少了那種頂破天花闆的鋒銳氣場,而是陷入流水線作業的瓶頸。

相比韓劇編劇仍在積極探索新叙事、新共鳴(如《我的解放日志》《豬猡之王》等),韓影編劇則躺在電影工業的舒适區中,過于依賴題材和演員的力量。

如《交涉》根據2007年塔利班挾持南韓人質事件改編,但影片并未真正帶出原型事件的驚心動魄,非但沒有成為又一部《摩加迪沙》,還讓玄彬飾演的特工淪為了工具人。

大牌雲集的南韓片,為何接連拍砸?

《摩加迪沙》

《幽靈》也放棄了《風聲》的幽閉空間叙事和斑駁的身份懸疑,而是将兩位女演員(李荷妮、樸素丹)放在膚淺的槍戰戲中,原作的家國情懷更蕩然無存。

如今的南韓類型片,早已不複當年品質。

大牌雲集的南韓片,為何接連拍砸?

曾經的輝煌

南韓類型片,經曆過相當輝煌的時代。

《殺人回憶》《恐怖直播》《追擊者》《黃海》《新世界》等,都是國内影迷非常熟悉的經典韓片。

即便是前幾年,南韓類型片逐漸式微,但每年至少都還有一部翹楚之作。

如2018年《特工》、2019年《寄生蟲》、2020年《南山的部長們》。

大牌雲集的南韓片,為何接連拍砸?

《南山的部長們》

這些經典之作在兇殺、恐怖襲擊、間諜、黑幫、偷渡等強有力的類型外殼中,隐藏導演對社會生态、階級、半島沖突、黑白滲透等嚴肅話題的深刻思索,視聽和内蘊都極具沖擊力。

比如《殺人回憶》以華城連環殺人案為故事原型,它追求的,并非對兇案本身的獵奇,而是在令人發冷的影像細節中,鋪開南韓1980至1990年代普通群眾感受到的社會性壓迫。

結尾宋康昊的凝視,不但呼應了16年後他在《寄生蟲》結尾對階級的凝視,而且使影片模糊了故事和現實之間的界限。

大牌雲集的南韓片,為何接連拍砸?
大牌雲集的南韓片,為何接連拍砸?

模糊界限,是南韓類型片增強戲劇張力的又一個奇招。

黃政民主演的間諜片《特工》最後,導演邀請李孝利出鏡,重制2005年她與北韓頂級舞蹈演員趙明愛合作廣告的經典會面。

李孝利演李孝利,使《特工》在朝韓破冰的刻度上,擁有了超越戲劇的意義。

大牌雲集的南韓片,為何接連拍砸?

2021年翻拍自國産《解救吾先生》的韓片《人質》,同樣用了這一招,黃政民演黃政民。

但影片卻因劇本的粗暴,而沒有《殺人回憶》和《特工》那種滲進現實的魅力。

南韓類型片曾經輝煌的最重要原因,其實是一個詞——百無禁忌。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黃海》。

片中,金允石飾演的綿正鶴的斧頭屠殺戲,是韓片全然不懼血腥的标志性段落。

而影片最後河正宇飾演的久南被丢進暗夜黃海,則是韓片慣于掐滅夢幻希望、令人堕入冰冷現實的典型一幕。

大牌雲集的南韓片,為何接連拍砸?

前者不顧觀衆眼睛死活,後者不顧觀衆心靈死活,一切都交給惡之現實。

遺憾的是,盡管南韓政府近幾年強調不幹涉電影創作,為電影人創造完全自由的空間,但南韓電影人依舊不複曾經的極緻創作,而是陷入平庸的中間狀态。

比如楊宇碩導演的《鐵雨》,以極端影像呈現朝核危機,内裡又蘊含對多國博弈狀态的嚴肅思考。

而到了《鐵雨2》,視聽、内蘊全面降級,同一個導演的續集淪為了兒戲。

南韓類型片曾經與現在的距離,就如同《鐵雨》和《鐵雨2》之間的距離。

大牌雲集的南韓片,為何接連拍砸?

《鐵雨》

未來的期待

南韓類型片的流變,有兩個很有意思的規律,這兩個規律都與中國香港電影有關。

其一,韓片似乎一直在“跟尋”港片的步伐。

初期至中期,南韓類型片學習了不少港片的表演、技法和故事手段。

這從張國榮、王祖賢等港星及《英雄本色》等港片在韓的流行即可看出。

對應到具體的電影上,《新世界》和《無間道》之間暧昧的關系便是最佳例證。

大牌雲集的南韓片,為何接連拍砸?

《新世界》

《新世界》是否“翻拍”或“緻敬”了《無間道》,其實并無實質證據,但顯然,《無間道》啟發了《新世界》的創作,而《新世界》也在某種程度上以卓越品質擺脫了《無間道》的影響。

到了現在,韓片也和如今的港片一樣,演員嚴重斷層,劇本流于樣闆。

看到宋康昊、黃政民、河正宇等金牌演員出新作,觀衆往往虎軀一震,但成片一出,又難免罵罵咧咧。

韓片、港片,都到了隻剩演員,而且演員刷臉太過頻繁的吃老本階段。

大牌雲集的南韓片,為何接連拍砸?

《交涉》

其二,此前的南韓類型片深受港片影響,但《寄生蟲》後,這種影響更多來自好萊塢。

《鐵雨2》《釜山行2》等續集大片的失敗,便是因為南韓導演急于模仿好萊塢類型叙事,進而喪失了韓影獨特的地域和社會意味。

盡管南韓影人的創作似乎已走入越來越窄的胡同,但南韓類型片過往的魅力依舊留有強烈餘韻。

大牌雲集的南韓片,為何接連拍砸?

《恐怖直播》

是以,未來待映的部分韓影仍然令人期待。

這些電影,一部分是續集。

如馬東錫《犯罪都市3》、黃政民《老手2》、河正宇《柏林2:觀察者》等。

大牌雲集的南韓片,為何接連拍砸?

《犯罪都市3》

另一部分是獨立新片。

如玄彬《哈爾濱》、車勝元《暴君》、李帝勳《逃脫》等。

無論續集還是獨立新片,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即導演、演員、IP已依靠之前的成功,累積了相當厚實的觀衆緣。

比如《哈爾濱》不但以1909年安重根在中國哈爾濱刺殺伊藤博文的故事,引發東亞觀衆強烈好奇,導演禹民鎬,此前也通過《局内人》《南山的部長們》這兩部作品,奠定了南韓類型片旗手的地位。

大牌雲集的南韓片,為何接連拍砸?

《局内人》

除了禹民鎬,還有柳昇完(《摩加迪沙》)、樸勳政(《魔女》)、羅泓轸(《黃海》)、張宰賢(《娑婆诃》)等導演,它們都将推出新作以挽救南韓類型片的頹勢。

能否成功,時光君拭目以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