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隻分高不出圈,短劇周更劇仍在隐秘的角落

作者|張雲

《狂飙》大爆之後,還能在豆瓣拿下8分,優酷短劇《立功·東北舊事》實力不俗。

遺憾的是,這個高分是在《立功·東北舊事》收官那天才獲得的。猝不及防的好口碑,已經來不及挽救這部12集短劇。 

本來,這是一部頗有科恩犯罪風格的黑色幽默,接地氣的東北90年代圖鑒,又有中國地方奇談的元素,是近期不可多得的佳作。 

圖源:豆瓣

2023年以來,《回來的女兒》《平原上的摩西》《顯微鏡下的大明》等短劇集相繼上線,即便品質不差,但都沒成為爆款。

除了短劇集,國産劇另一種播出形式:周更劇,也鮮有能在閱聽人形成讨論熱潮的,比如正在芒果季風劇場播出的《今生也是第一次》,話題敏感、直指女性生育,本可以有制造話題的瘋狂勢頭,為何卻播得悄無聲息?

  短劇集、周更劇,不能為市場認可的問題究竟出在哪兒?

給注水劇脫水

 追溯中國電視劇的發展,劇集長短似乎經曆了一個輪回。 

最初因為制作水準受限,劇作平均不到10集,到了90年代,萬人空巷的《渴望》一播就是50集,中國電視劇井噴式發展,再到後來,電視劇為了長而長,“連續劇”就這麼被觀衆叫出來了。 

其中的原因,當然是資本推動——電視台買劇按集算,導緻注水劇大批出現,八九十集的作品屢見不鮮,除了屈指可數的精品,相當多長劇讓人頭大。 

這也是為什麼,當視訊網站可以倍速觀看時,很多觀衆毫不猶豫就點選了倍速。2021年,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釋出的《2021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近四成00後有倍速觀看網絡視訊的習慣,其中原因,包括劇情節奏拖沓、避開不喜歡橋段等。

圖源:川視新聞 編輯

值得注意的是,爆款如《狂飙》,能完整整看完劇集的觀衆數量也值得考究。相當多觀衆坦承,自己要麼是在熱搜上看完了《狂飙》,要麼就在辦公室摸魚倍速get劇情。 

沒必要的注水劣質劇,當然要毫不留情地脫水!      

2009年,時任廣電總局副局長胡占凡,曾在年會表示限制電視劇長度的規定即将出爐:“以後電視劇如果超過三十集,搞不好就播不出去了。”       

但現實情況是,瘦身令隻停留在口頭,并沒有作為強制政策。 

風口浪尖上,個别電視劇進行了臨時縮減,但大部分片方不為所動。      

2020年2月,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電視劇網絡劇創作生産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明文規定,提倡電視劇以及網絡劇的拍攝制作不超過40集,鼓勵30集以内的短劇制作。 

短劇終于被官方“正名”,由此,視訊網站也大刀闊斧各自展開布局。 

2020年5月,愛奇藝将“奇懸疑劇場”更新為“迷霧劇場”,上線《十日遊戲》。沒到兩個月,《隐秘的角落》就成為爆款。      

短短12集,不過兩周,卻掀起了當年的造梗狂歡。      

之後,優酷同步力推懸疑劇場;在細分的微短劇賽道,騰訊視訊也釋出了品牌“十分劇場”。 

可以說,“劇場”代表了一種全新的營運模式和招商手段,最典型的是通過話題營銷,帶動讨論。而據2021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上新的網絡劇中,單部集數30集以内的占比達83%,這是相當值得關注的數字。 

周更劇并不新鮮  

國産周播劇出現的時間更早。2011年底,湖南衛視就推出了周播劇場。 

囿于審查制度,跟國外邊拍邊播的模式不同,國内的周播劇,都是已經拍攝完成的成品劇。這種按日播模式制作的本質上是一種“僞周播劇”。 

但購劇方對于電視劇剪輯卻擁有最終決定權,為了提高收視率,大結局能專門剪出一集,前情回顧湊半集,任性剪輯曾導緻觀衆強烈吐槽。 

盡管如此,湖南衛視對于周播劇場的經營,可謂不遺餘力。雖然名稱有過變更,第一周播劇場、青春星期天、鑽石獨播劇場、青春進行時…… 

但卻也打造過爆款劇目:《花千骨》《軒轅劍之天之痕》 《旋風少女》《楚喬傳》《古劍奇譚》 ,都出現在符合年青觀衆審美趣味的暑期檔,恰逢其時地推動了口碑造勢。

與此相較,曾嘗試進行周播劇編排的上海東方、北京衛視、江蘇衛視,播出劇目幾乎沒有動靜,寂寂無名,有幾個劇場甚至于2020年左右停止。 

2021年,芒果TV引入“季風計劃”,采用每周2集、單集70分鐘,共12集的周播模式。招商會給出的季風劇場定位相當霸氣:通過關照現實、先鋒視角的題材,引發觀衆的深度共鳴。力圖以電影級短劇樹立起行業标杆,撬動行業格局。 

季風劇場首部作品,是秦昊出演的《獵狼者》,本想借着“張東升”的勢頭,看秦昊打破自己、創造新的收視奇迹,但因為劇作本身BUG太多,秦昊飾演的護林員猶如有了不死之身的主角光環,即便攝影畫面再好看,都有點讓人難以帶入。 

接下來餘男主演的《謊言真探》有類似的毛病,好演員也架不住浮誇的故事建構。 

到了季風第三部,《我在他鄉挺好的》終于出圈。憑着對北漂生活段子式地聚焦情緒,這部劇着實火了一把。觀衆一邊吐槽劇情不符合現實,一邊又在劇作中尋求打勞工的共鳴,罵着看着,12集,38天播出周期,給本片打出8.1的高分,正片有效播放市占率一直在第10-30名之間,算是圈層小爆款。 

有血有肉的現實題材似乎更容易讓觀衆忽略,周更兩集的煎熬。2022年9月,哔哩哔哩播放的《三悅有了新工作》,由一個悲觀的女孩,串起了豐富多元、充滿悲歡的不同人生,溫情的人世間伴着可無限截屏的雞湯台詞,迅速出圈。 

突圍之路道阻且艱  

一方面,倡導創作短劇集的初衷,是為了提高電視劇品質化。      

另一方面,短劇集、周更劇兩種形式,是中國電視劇向國際接軌的方式。      

衆所周知,在全球獲得好口碑的劇集,都是短平快,像《最後生還者》《紙牌屋》《權力的遊戲》等英美劇,平均每部10集。 

根據北美Deadline報道,流媒體奈飛信仰自己的短劇理論,認為劇集超過30集,成本就會變得昂貴。“集數越短,越容易吸引觀衆。” 

吊詭的是,國内觀衆可以接受快節奏的歐美劇集,分析着劇情等周更。但對于國産的短劇集和周更,似乎沒有什麼耐心。 

因為國産劇盜版管道太豐富,導緻很多觀衆,抱着“養肥了”再看的态度。 

一些短劇集,即便制作精良,但如果沒在播放時間發酵出好口碑,它就會與觀衆失之交臂。 

短劇集和周更劇,要想抓住觀衆,首先自身品質必須過硬。 

值得注意的是,在影視題材中,懸疑類囿于類型技巧更精準、影像風格更具特色、輻射人群VIP比例高,天然在各劇種中脫穎而出。 

反轉、高潮疊起、細節表演、氛圍營造、懸念設定……好劇應該讓人願意N刷細思極恐。 

《無證之罪》《白夜追兇》《隐秘的角落》等,就通過豐富的視聽語言、美學建構為角色演繹加持。而短劇集《白色月光》《回廊亭》等,則在劇作本身出現問題, BUG太多無法自圓。 

如果劇作線索太多,就要考慮是否出現重複剪輯,比如周播劇《消失的孩子》《今生也是第一次》,雖然形式創新,用了多角度叙事,但重複出現的片段和畫面,極為考驗觀衆的耐心。 

在短劇集和周更劇中,劇作的任何瑕疵都會被放大。這反而提高了對劇作的要求。 

同一個制作團隊,《隐秘的角落》當年的投入,是《無證之罪》的三倍,光找孩子角色的人選,就花了6個月。 

另一方面,視訊網站在品牌化精準營運上,一定要打持久戰。 

好劇作和優質廠牌能形成良好的助推關系,萬年影業的《隐秘的角落》幫愛奇藝迷霧劇場打開知名度,《沉默的證人》等劇作的後續編排,也加深了觀衆的印象。《立功·東北舊事》靠着高口碑,幾位創作者理應有更好的後續發展,而元素疊加的邏輯則應該繼續推進。 

當入圍柏林電影節的《平原上的摩西》出現在迷霧劇場,觀衆對于這部文藝氣息濃厚的生活流懸疑片差點不買賬,因為它的氣質實在太獨特了。

但《立功·東北舊事》《平原上的摩西》都有播完後,觀看人數和評分還在看漲的現象,這也從某種程度上引發思考:短劇集、周更劇營運平台,應該如何推廣。

尤其對于短劇集來說,劇播完了,并不意味着營銷的結束。 

愛奇藝進階副總裁陳潇曾對娛樂資本論表示:短的内容在市場上傳播宣傳,時效性就會低,如果說隻做一部,别人都在宣傳五十集的劇,我宣傳一部十集的劇,但是我投入的宣傳資金是别人的兩倍,别人才有動力。這個模式讓大家不敢去做精品短劇。現在我們為迷霧劇場宣傳,我們用六七部的資金來宣傳迷霧劇場,聲量就更大了。 

比如說,《立功·東北舊事》能否像《少年歌行》那樣,弄個《少年特别企劃》之類的産品,以劇集+生活番(或短綜藝)的形式交錯更新? 

對于短劇集、周更劇難爆,國内行業大環境明顯還在一個提升期,創作環境、觀念認知、市場營銷方式上仍有更多的更新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