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杜琪峰3部電影難産,強捧向佐遭市場抛棄,電影節言論惹争議

2月17日,杜琪峰出席第73屆柏林影展,并和評審主席及其他評審一同會見傳媒。

期間,杜琪峰發表了一些言論,引起輿論一片嘩然。

杜琪峰3部電影難産,強捧向佐遭市場抛棄,電影節言論惹争議

剛開始,他隻是分享自己對全球電影的看法,言語還算正常,在進行第二幕答記者問時語出驚人,可能是感覺自己的發言有些不當,趕緊采取補救措施。

當時記者是這樣發問的:“能否告訴我們,為何電影對我們如此重要,觀衆坐在漆黑的房間,透過大銀幕看電影,或者依照你們的見解,是什麼令電影變得如此獨特?讓電影能夠長存下去?”

杜琪峰3部電影難産,強捧向佐遭市場抛棄,電影節言論惹争議

可能是受伊朗電影人在評委會發言的影響,又或者是受鳳凰傳奇《自由飛翔》的影響,杜琪峰開始語驚四座起來了。

大緻的意思是說,如果想要治理某個地方,首當其沖便是電影,停止其固有電影文化,因為電影離公衆很近,可直接從電影院下手。

杜琪峰3部電影難産,強捧向佐遭市場抛棄,電影節言論惹争議

談着談着,怎麼話鋒急轉,直接轉到他的故土上面去了,其中一句就是:“我覺得香港……不,抱歉。”

杜琪峰3部電影難産,強捧向佐遭市場抛棄,電影節言論惹争議

杜琪峰此番言論一出,内地娛樂圈迅速炸開了鍋,還沒怎麼發酵呢,其個人社交平台賬号“杜琪峰bot”直接就沒了。

搜尋顯示:使用者不存在。

這種情況,不是自己登出的,那就是很多網民一起舉報,直接封掉了。

這些言論是否對杜琪峰後續電影公映帶來影響,目前還不得知。

杜琪峰3部電影難産,強捧向佐遭市場抛棄,電影節言論惹争議

啡哥分析,杜琪峰電影節這段言論惹争議,共有三層意思:

其一,關于“自由”的了解,這裡我們不便談論過多;

其二,自己執導的電影遲遲不能公映,而郁郁不得志;

其三,香港電影業受到影響。

在這上面,我們内地無論如何都沒有去做任何的幹涉和影響。

但從杜琪峰語境中感覺“香港電影落寞”和我們有着莫大關系一樣。

我們别的不說,就拿現在香港電影票房做個比較,看看内地電影在香港的影響力到底能有多大?

2月18日,香港實時票房排行榜,前十強中有兩部内地電影,分别是《流浪地球2》和《滿江紅》優先點映場次。

對比票房看看,《流浪地球2》被漫威電影《蟻人3》,香港本土電影《毒舌律師》和《風再起時》,以及台灣電影《想見你》吊打。

這不僅僅是當天,從《流浪地球2》2月9日在香港大規模上映之後,一直存在的情況,即使劉德華出面拼命宣發,電影的排片和票房始終起不來。

杜琪峰3部電影難産,強捧向佐遭市場抛棄,電影節言論惹争議

在内地票房大賣38億的《流浪地球2》到了香港就開始水土不服了,對比卡梅隆的《阿凡達2》1.43億港元,《流浪地球2》就顯得有點杯水車薪了,能否沖擊1000萬港元,目前來看還是個謎。

從這點來看,香港電影市場很自由,内地電影在香港市場很小,根本翻不起來任何浪花,更沒有影響香港電影業這一說法。

香港電影落寞是其自身電影業發展與整體市場架構出現背離現象。

大量電影人北上内地,像劉德華、周星馳、劉青雲、古天樂、郭富城、梁朝偉、周潤發等一大批港星進軍内地,香港年輕一代演員匮乏,加上編劇不給力,是以不能把觀衆拉進院線。

DVD時代被網絡藍光代替,就像BB機時代迅速被手機代替一樣,電影制作成本攀升,而周邊收益大量減少,電影制作入不敷出,長此以往,香港電影就會被市場洗盤,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

最後,杜琪峰在談到電影創造和藝術價值,不能用投資比例來說明。

原話是這樣說的:“我覺得電影不是用錢來衡量,我自己拍過幾部電影,成本不多于兩百萬港元,而我拍得好開心,好舒服,我覺得電影最重要是講激情和願景,如果沒有了這兩個,所有藝術家都做不了他們應該做的事,就算給你一百億,你沒有就是沒有,你有就是有。”

杜琪峰3部電影難産,強捧向佐遭市場抛棄,電影節言論惹争議

其實這段話說得是沒問題的,很多得到學院派頒獎季青睐的影片,投資大都很低,如奧斯卡絕大部分獲獎影片,幾乎都是如此。

但這段話從側面說明了一個問題:杜琪峰得不到内地電影資本的青睐,故無法打開内地電影圈,加上香港電影落寞,曾經高産的他,變得無片可拍了。

再看看王晶,在内地和三大流媒體平台深度合作,他90年代那套編導手法,在内地還是很吃香的,不上院線沒關系,自然會有大量的普通觀衆線上點播,分賬票房也能賺到手軟。

這不,甄子丹就是他帶出來的,《天龍八部之喬峰傳》直接網絡播放,吸引了一大批流量。

杜琪峰3部電影難産,強捧向佐遭市場抛棄,電影節言論惹争議

随着《美人魚》《西遊降魔篇》《湄公河行動》《智取威虎山》《狄仁傑》《紅海行動》《長津湖》和《中國醫生》等一大批影片票房大爆。

周星馳、林超賢、徐克和劉偉強等香港導演得到内地資本的認可。

博納影業、華誼兄弟等電影制片公司給他們的電影預算成本都是重磅級别的,其商業票房每每重新整理中國影史票房排行榜。

杜琪峰3部電影難産,強捧向佐遭市場抛棄,電影節言論惹争議

隻要制作的電影在内地有市場,觀衆願意說“欠他一張電影票”,最新作品自然會不斷問世,而杜琪峰呢?

1996年,他和韋家輝等電影人共同創辦了銀河映像,與劉德華、劉青雲、黃子華、鄭秀文、任達華等港星合作,在千禧年左右,拍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佳片。

如《瘦身男女》《槍火》《暗戰》《暗花》等佳作,每年至少能拿出三部電影,但從2012年《毒戰》之後,作品開始逐年下降,近幾年更是達到幾年才能出一部的樣子。

杜琪峰3部電影難産,強捧向佐遭市場抛棄,電影節言論惹争議

其中3部電影難産程度超乎想象:

一部是2016年立項的《萬王之王》,這部講述“黃帝大戰蚩尤”的古裝奇幻電影,7年時間豆瓣資訊隻顯示導演杜琪峰、編劇韋家輝,主演資訊一個都查不到;

杜琪峰3部電影難産,強捧向佐遭市場抛棄,電影節言論惹争議

另外一部是《黑3》,該片立項時間是2013年,因主演啟用有争議演員,故十年時間,始終處于無限期延長狀态,這可能就是杜琪峰吐槽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杜琪峰3部電影難産,強捧向佐遭市場抛棄,電影節言論惹争議

還有一部是《捉妖天師》,影片于2015年立項,向華強的中國星帶資入場,劉德華、鞏俐和向佐主演,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大塊頭有大智慧2》。

是不是很熟悉,沒錯,就是劉德華那部大胖子電影,第一部女主角是張柏芝,而第二部卻拍了8年時間,也沒有辦法公映,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稀奇古怪的事情呢?

杜琪峰3部電影難産,強捧向佐遭市場抛棄,電影節言論惹争議

從之前高産程度能與王晶媲美的杜琪峰,再到現在3部電影難産比拟周星馳可以看出,杜琪峰已經逐漸被市場抛棄。

因為他沒有學到王晶的精髓,也沒有拿出擁抱内地的胸懷,那更沒辦法取得和周星馳、林超賢、徐克、劉鎮偉一樣的内地海量電影資源。

杜琪峰3部電影難産,強捧向佐遭市場抛棄,電影節言論惹争議

這樣下去,你不就隻能拍投資拍200萬港元投資的小制作電影嘛。

追溯杜琪峰上一部電影,還是2019年《我的拳王男友》。

該片是杜琪峰導演,向佐和王可如主演的《我的拳王男友》被市場所遺棄,總票房拿到2450萬,片方分賬票房隻拿到885萬,而該片預算成本3000萬左右,制作方血本無歸。

杜琪峰3部電影難産,強捧向佐遭市場抛棄,電影節言論惹争議

《我的拳王男友》背後的東家就是向華強的中國星影業,顯而易見,電影并不是奔着票房而來的,這就是老爸花錢給兒子玩票用的,和之前李連傑主演的《封神傳奇》一個樣。

一個沒有經過科班演技訓練的演員,加上題材無法吸引觀衆,強捧向佐的後果使得杜琪峰作品票房号召力盡失。

杜琪峰3部電影難産,強捧向佐遭市場抛棄,電影節言論惹争議

之前杜琪峰的《三人行》票房隻有1億,和周潤發合作的《華麗上班族》票房僅收4742萬,再加上強捧向佐的《我的拳王男友》,

杜琪峰順利實作票房“三連撲”,口碑也屢破新低,後期作品中唯一的一部口碑較好的《樹大招風》受題材和内容因素影響,内地無法公映。

杜琪峰還有一個外号叫“杜大炮”,當年他炮轟程度同馮小剛不相上下,再加上他恃才傲物,口無遮攔的性格。

這次柏林電影節言論惹争議,恐怕真的要被市場抛棄啊。

對于杜琪峰此番言論您有話說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