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打造C-Pop偶像、吃定中國夢,李秀滿“第二春”在内地?

作者 | 丁茜雯          編輯 | 範志輝

不過兩周,SM娛樂收購戰已進入一天一反轉的白熱化階段,甚至已然無形中波及到中國偶像市場。

2月17日,韓媒Dispath獨家釋出李秀滿在任SM娛樂制作人二十多年期間,總共A錢近約7443億韓元(約39億元人民币),而SM理事李成洙更是于昨日上傳了控告李秀滿的數條“罪行”,指責其涉毒、開設賭場、海外偷稅漏稅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李成洙所指海外偷漏稅的“皮包公司”,則是李秀滿在2019年于中國香港成立的CT Planning Limited(以下簡稱CTP)。

李成洙直言,李秀滿靠這一公司從威神V、Super M、aespa收益中直接抽取所有收益的6%,該公司也并未負責SM娛樂中國市場業務。不過,此前曾有SM員工在Bluid論壇提到,SM理事會反對旗下再出現中國籍練習生與藝人,隻有李秀滿仍然堅持将中國籍藝人作為必要選項,并有意在“限韓令”之後重新開拓中國内地市場,這也被看作是其建立CTP的前提之一。

兩相結合之下,不難猜測,李秀滿的“中國夢”,遠比想象得要盤根錯節。

“吃定”中國市場

李秀滿對中國市場“愛”得深沉,早已不是什麼罕見之事,而SM娛樂也是韓娛“一超三大”中最為依賴中國市場的。

而中國粉絲為SM娛樂所帶來的創收,幾乎可看作是助推旗下藝人成功打入南韓本土市場乃至海外的必要途徑。例如,aespa于去年釋出的迷你二輯《Girls》創下南韓史上第一個初動破百萬的女團記錄,其中60%左右為中國粉絲購買。SM作為最初瞄準中國市場的南韓娛樂公司,在李秀滿的帶領下“第一個吃螃蟹”,打下穩定且死忠的閱聽人市場。

可以說是大量80、90乃至00後的“韓流初心”啟蒙,也就不外乎中國市場尤其是内地,被調侃為“SM的後花園”,對于K-Pop的狂熱綿延至今。

據統計,去年即便因疫情影響,中國仍是K-Pop專輯出口額第二大市場,達到5133萬美元,僅次于日本創下的8574萬美元。這一壯觀的粉絲經濟支援,也反映出目前K-Pop仍在中國市場大受歡迎且有着穩固的閱聽人市場。更不用說,騰訊、新浪、網易雲等平台也同樣側重于K-Pop方面合作,這對于平台流量、數字專輯銷量等皆有輔助。

而中國市場推動老牌藝人創收呈現穩定長尾效應的紅利現實,也同樣極為可觀。不少“過時”的K-Pop藝人,也将中國看作“養老勝地”,比如EXO成員XIUMIN在去年入伍歸來後以Solo歌手活動,其出道專輯近14.6萬張的初動銷量中,有近10萬張左右為中國粉絲購買。

加之限韓令的漸漸放松,李秀滿也自2021年開始正式在中國内地開始打造其新一輪的“中國夢”。

去年12月,北京籁音科文化(即A2O娛樂)發起的名為“桃李訓練生”的選拔招募計劃正式開啟,這一2022年悄然出現的娛樂公司便隸屬李秀滿主導的CTP,主打創新性培養、制作全方位發展藝人,其定位也旨在培養C-Pop偶像,并借此在中國“文化出海”方面有所貢獻。

而今年1月,另一名為“桃李滿元”的内容生态廠牌也釋出了與桃李訓練生相關的一則“Terra特招班錄取通知書”,據推測,這或許将要從練習生時期便建立虛拟的“Terra星球”。

根據天眼查顯示,桃李滿元是桃李年華文化旗下廠牌,而這家2022年成立的公司與CTP在去年成立的北京分部瑟提琵文化以及A2O娛樂,均隸屬于李秀滿百分百控股的CTP,且以上公司法人卻均為南韓人KIM HANKOO。

據悉,KIM HANKOO是曾在2010年代多次參與JYP娛樂在中國市場規劃的知名制作人,尼坤、孟佳等JYP藝人均在其帶領下“闖中”,優酷播出的由徐璐、尼坤、孟佳等參與的中韓合作電視劇《一又二分之一夏天》便是當時成果。

可以預料,這一照搬K-Pop成熟鍊條的選拔、訓練、制作、系統化營運的全球性造星,也有可能對眼下的内娛偶像體系産生一定影響。

A2O娛樂還在公開資訊中提到,将同時以培養中國唱跳藝人偶像與塑造個性化虛拟數字藝人相結合的目标,依托元宇宙、AI來形成多元内容矩陣,目的在于打造具有未來科技世界觀的“娛樂+”事業。

而在桃李滿元釋出的預告雛形中,名為“梁小滴”的人物收到一封由“元長”寄來的信,提到“桃李滿元”為一所“學校”,彙聚來自各個星球喜歡藝術的孩子“學習”;而“Solite”這一星球對無數外來文化有着和平包容的态度。而在桃李滿元賬号互動相關聯中,從事虛拟形象制作、網漫出品等二次元業務的籍火文化赫然在列。

不出意外,這已然與李秀滿目前制作的aespa“曠野”星球的世界觀有所相同,或許也可看作,李秀滿有意在中國打造内地版aespa。

此前,李秀滿曾與廣州奧飛文化、南韓Maro Studio一同合作推出大熱偶像養成動漫《菲夢少女》,面向人群為中國幼少群體,這一動漫也是首部以圍繞K-Pop為核心制作的“子供向”動漫題材。

《菲夢少女》制作部門也與SM一同篩選了近千首旗下藝人曲目,最終也大量漢化少女時代、EXO、Red Velvet等藝人當紅歌曲,比如少女時代的《Gee》便成為動漫形象“美樂蒂”所唱中文歌曲《悄悄話》,這些漢化歌曲也在中國幼少群體中帶來一定流行。此外,衍生換裝手遊《菲凡少女》也同樣使用動漫中所用歌曲,其所産生的版權效益同樣極為可觀。

不難發現,兜兜轉轉仍然專注挖掘中國偶像市場的,或許還是同一批人。

而李秀滿将“第二春”放在大力深耕與元宇宙、WEB 3.0時代挂鈎下的内娛偶像孵化的道路,雖有一定的前瞻性,但其熱衷複刻原有成功案例的套路模式,或也将繼續其被SM高層所拒絕實作的另一重“中國夢”。

“中國夢”不再吃香?

那麼,李秀滿執着在中國市場找尋“偶像預備生”來加強創收與SM高層執意去掉中國“綠卡”之間的沖突,又是否意味着,‘中國夢“對于現在的K-Pop而言,并不是“必需品”了?

回看90年代末到千禧初期,也就是SM的1.0時代,旗下H.O.T的《幸福》《H.O.T》兩張錄音帶專輯正式引進内地,這也是南韓歌謠界首度正式得到官方許可登入中國市場,創下了上市僅一月銷量便超過5萬張的驚人紀錄,成為H.O.T海外發展的裡程碑。

而在2000年,李秀滿力排SM高層衆議,帶領H.O.T在北京勞工體育館開唱,也正式開啟了中國的”韓流“時代。當時,H.O.T在中國市場總計售出約600萬張專輯,而其粉絲後援會人數也達到了800萬人。

此後,李秀滿也加大與漢元素相關投入,不僅東方神起團名由“東方不敗”衍生而來,Super Junior還出現了南韓演藝界第一個出道的中國人韓庚。以此為契機,Super Junior也獲得“大陸姐姐‘鼎力支援,SM投其所好推出Super Junior M中國小分隊,由韓庚帶隊。直至如今,Super Junior雖已集退團、醜聞、入伍等波動影響人氣不再如初,但專輯銷量仍穩定在50%以上為中輸貢獻。

依靠搶先打入内地市場的甜頭,除了2006年在南韓市場推出中國籍女歌手張力尹外,SM也将納入中國成員成為旗下推新傳統。比如f(x)成員宋茜、EXO内地小分隊EXO-M、NCT小分隊威神V等。

除了營收加持,中國籍藝人也帶來了大量“跑路”陰影。

自韓庚開始,鹿晗、吳亦凡、黃子韬等均為SM力捧人選,卻多數與SM産生不同立場的違約糾紛,令組合及活動規劃元氣大傷。而中國市場作為中國成員的後路,也令SM無法依靠合約阻斷演藝生涯,就像限制從東方神起違約退團的金在中、金俊秀、樸有天那樣不得出現在南韓公開活動。

久而久之,來到NCT、aespa兩組SM 2.0時代所誕生的藝人,即便董思成、黃仁俊、甯藝卓等“綠卡”背後所帶來的中國粉絲經濟極為重要,但也不免開始嘗試藝人構成多元化,對中國“綠卡”從主捧退至一定的邊緣化。

随着NCT出道多年仍未扶起到接替EXO壓倒性的創收,“無限擴張”也不得不面向中國市場,2021年,威神V也順勢推出。為适應限韓令,SM也在内地建立了名義上脫離SM的Lable V廠牌,董思成、TEN等NCT的部分中國及華裔成員也退出NCT,以威神V的形式重新出道。不過,随着中國香港成員Lucas的睡粉劈腿醜聞曝光,也令威神V在内地陷入了長期冷滞,直至去年末才正式重新開機。

另外一邊,随着防彈少年團、BLACKPINK等打開及穩固全球市場,歐美、東南亞市場以及早已關注的日本市場潛力,也已然成為K-Pop焦點。韓裔、泰國、日本、華裔乃至越南成員,也在K-Pop中逐漸替代中國“綠卡”的唯一性。

比如近兩年出道的新人組合中,以日本、東南亞外國成員比例急劇上升,IVE、aespa、LE SSERAFIM等均有一至兩位日本成員,即便是樂華娛樂南韓部,也在新人TEMPEST中加入越南籍成員Hanbin。

大勢所趨之下,不管是SM還是K-Pop其他,均有意在增加其他國籍成員比重,這無可厚非。但站在SM 3.0時代來看,混集中日韓成員且中國市場占據營收大頭的aespa、NCT DREAM等勢必要成為挑大梁的存在,起碼對于現下的SM來說,如同李成洙所言,徹底剔除中國綠卡及弱化依賴中國市場是不現實的。比如2022年末發售的周邊台曆這一類中,aespa四位成員中輸便突破了500萬元。

是以,aespa現有李秀滿參與下的成功概念體系如若重新建構,可能也将令李秀滿主導下的“桃李企劃”繼承其原有概念,并進行中國本土化制作。相比之下,紮根中國本土的“桃李企劃”,或也會因近距離、語言互通等優勢,吸收一定的”同款“閱聽人。

除此之外,SM這些舉措或也與中韓沖突的起伏時常波及中韓藝人引發争議有關,比如旗下藝人崔始源、金希澈等涉及港台地區争議言論,令部分中國粉絲拒絕為其消費支援等。

但同樣,作為推出中國藝人最多的南韓娛樂經紀公司,甯藝卓、威神V等綠卡成員的存在某種意義上,也成為了其打出“友好尊重”、維護中國市場粉絲經濟的“免死金牌”。

總的來看,SM的“中國夢”随着李秀滿闆上釘釘的離去,并不會徹底消失殆盡,隻是現階段,李成洙等人需要的是弱化中國市場的依賴性,這也可能關系到aespa的未來發展之路。

内娛偶像,需要“鲶魚”

毫無疑問的是,中國市場仍然是一塊“好餅”。

像是2019年出道的DKZ,在成員樸宰燦因BL劇《語義錯誤》收獲大量中國粉絲後,其銷量一躍而起。去年釋出的單曲七輯首日銷量達到1.6萬張,而1.3張左右為中輸銷量,其也在中國粉絲助力下,曾拿到打歌節目一位。

可以說,對于無中國成員的偶像組合來說,打開了一定的中國銷量市場關注度也意味着有了長情的“養老基地”。因種種因素,内地粉絲相對無法在本土見到偶像,而投入大量金錢的中輸則成了一種“愛”的見證。

諸如去年剛剛出道的新人組合H1-KEY、TripleS均因舞台在内地平台吸引了大量粉絲,創下一半左右銷量為中國粉絲購買。這也促使兩團出道不久便入駐B站、QQ音樂等平台,與内地粉絲互動。可以說,某些機遇下,中國市場仍然是一些南韓偶像的快樂老家。

即便“綠卡”因跑路、醜聞、立場問題等影響南韓經紀公司營運,但中國粉絲特有的“綠卡情結”也愛屋及烏,所帶來的粉絲經濟體量也是不可小觑的。像出身小型企劃社的Dreamcatcher成員韓東、TRI.BE成員林玮希、NATURE成員歐若拉等,均能因“中國成員”身份獲得一定的先天關注和支援。

對此,像是Dreamcatcher也在中國平台投入更多精力營運,其在B站不僅開設面向中國粉絲的中文課堂、中文歌曲翻唱等,除韓東外部分南韓成員也有能夠進行流利對話的中文儲備學習。

另外,比較不同的是,像是防彈少年團、ATEEZ、本月少女等則是少有的未大量依賴中國粉絲經濟的當紅K-Pop偶像,其占比中南韓、日本、歐美粉絲群體占據大頭且難分伯仲。

而随着K-Pop海外進出口愈加友善快捷,全球粉絲購買力已然漸漸持平,這或許也是SM 3.0時代急切想要擴張除中國市場外地區的原因之一。然而,李秀滿卻在仍然堅持守舊的營運政策,想要繼續吃透中國市場,這不得不說是極大的沖突點。

當然,李秀滿在中國市場的這一新企劃雖然還隻是雛形階段,但可以肯定的是,其團隊原有的K-Pop偶像培育經驗,以及将K-Pop推向海外市場的全球化戰略營運,必然會對内娛偶像體系産生一定的沖擊。

對于當下的内地娛樂經紀公司而言,如何在“大招”未覺醒之際找到守住市場和粉絲生态的新路徑,是重中之重。

畢竟,相比K-Pop固有者的經驗,C-Pop的“文化出海”仍缺乏完善的産業鍊條,且如今并未真正落實出效果。這也是因為在K-Pop中,歌曲與藝人的視覺呈現、歌曲概念、主題,以及MV、編舞等都有着互相契合的關系,其一同打造的完整世界觀,也是吸引粉的重要原因。

至于李秀滿又會否以“桃李計劃”帶領内娛走入新紀元,以真人偶像與虛拟偶像的世界觀吸引一定的消費閱聽人,并重新塑造内娛粉絲經濟,目前仍是未知。正如當年,樂華娛樂引入南韓偶像體系、時代峰峻深抓傑尼斯養成系,也是在不斷試錯後,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内娛偶像的生态環境,且影響至今。

換句話說,按照本土化來打造的“因地制宜”,也是需要内娛大環境可提供穩定生長的偶像體系,實作本土偶像工業化,才有望“出海”。李秀滿的“桃李計劃”,或許也将會打亂内娛波瀾不驚的局面,這也未嘗不是好事。

畢竟,也是時候需要一條鲶魚,攪動死氣沉沉的内娛偶像市場了。

繼續閱讀